最近新加坡正走在疫情后经济迅速复苏的路上。
各种各样的好消息接踵而至!

上周中国科技企业三巨头——腾讯、阿里、字节跳动都不约而同传出投资或者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的好消息。
重磅新闻又刷屏了朋友圈
新加坡蝉联
全球最智能城市榜首!
全球唯一
AAA等级的智能城市!

此项评选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举办,已经是第二届了,也是新加坡第二次拿第一!


(前40名城市,点击看大图)
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
新加坡
芬兰的赫尔辛基
瑞士的苏黎世
新西兰的奥克兰
挪威的奥斯陆
对于“智能城市”这个头衔,有些人可能感到不屑。
新加坡最经常被怼手机支付还在路上,网速不够快等等。
但是,智能城市这个定义的范围,远远比这些要宽泛、深刻得多。

评选中,“智能城市”定义:
为能在政策和日常生活中有效采用科技,为居民带来诸多利益,同时减少城市化带来的弊端。
简单来说,就是科技让你在城市中感到舒服。

在新加坡,“生活得舒服”是一种主观感受。
但细想之下,这样的感受是城市的种种配置所带来的。

我们爱带孩子去商场逛,其实是因为设施到位了,逛的舒服。

我们爱开车出门,因为路上不怎么堵车,道路规划顺畅。

我们爱上了去图书馆,因为借书还书方便之极。
新加坡公共设施好不好,电子政务快不快,应用科技的场合有多少,大家心里都有数。
充满关怀的科技 Singapore 新加坡的城市科技可能不是最尖端的,也不是最酷炫的,但一定是充满人文关怀的。
在城市科技发展下,老人、孩子、弱势群体不会被遗忘。

现在几乎所有的公交车,都有可以供残疾人轮椅停靠的地方。
新加坡的所有组屋HDB,不管是70年代还是80年代的,看起来非常陈旧的组屋,陆续也全部配备了电梯。

哪怕只有3层高的楼,考虑到老人孩子的出行方便,一样有电梯。
有人吐槽新加坡的地铁修得慢,但是慢工出细活。
对于残疾人、盲人来说,独自搭乘地铁没有任何问题,升降电梯、盲道 、列车上的相关设施一应俱全。


路边贴心的人行设施,让老人孩子放心过马路。


新加坡新建的老年社区、居民联络所,从来都不吝啬于花钱配备科技设施。

细节见功夫
Singapore 新加坡的科技从来都不是拿来卖弄或者炫耀,是真真实实服务每一个市民。
在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都有科技。
都说洗手间是一个城市的文明象征。在洗手间的科技配置上,新加坡是绝对舍得花钱的。

最近新开的商场或者翻新的商场,我们发现科技感满满!
感应水龙头是名牌的,洗手间的干手机已经配置上了而且很多还是戴森。

对,就是那个吹风机卖到几千块钱的戴森。风力超强,吹一下就干了不知道省了多少纸。
商场的马桶几乎都用上了感应冲水,再也不担心忘记。
更不用说新商场里面全都有母婴室和配备自动门的残疾人专用洗手间。

在一些公交车站,等车的时候还有习习凉风吹来。

在巴士上手机没电了,充电口就在身边。
让老人家也跟上脚步
Singapore 老人家,是如今智能社会最容易被遗忘的人。
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些年轻人看起来轻而易举的事情,对老年人来说并不容易。

新加坡在迈入智能城市的时候,“银发族”是重点培训对象。
为帮助老年人掌握数字技能,新加坡政府专门成立数字转型办公室,并宣布招募1000名“数字大使”。

这些“数字大使”走进小贩中心、咖啡店与菜市场等,向摊贩和年长顾客推广电子支付。
目标是在一年内让全国约1.8万名摊贩开通二维码支付。

还有政府补贴的,各种大大小小专门为老年人培训数码技能的课程。
其实新加坡政府早在2007年就推出“银发族资讯通信计划”,帮助老年人学习新科技。
保证智能城市实现的时候,谁也不被落下。

机器人为你服务
Singapore 新加坡除了接地气的科技设施,也有看起来很炫的机器人。
疫情期间,新加坡居民在碧山宏茂桥公园进行健身锻炼的时候,看到亮黄色的波士顿动力机器狗。

自信地走在公园路上,反复播放要居民保持适当社交距离的提醒信息。
一些商场里面也用上了机器人售卖机。

去年妆艺大游行的时候,警察局的机器人出动维持秩序。

餐厅,食阁,偶尔可以见到收盘子的“萌娃”。

科技让城市更美观
Singapore 新加坡的智能、科技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不但有人文关怀,使我们生活出行更方便,还让城市变得更美观。
全岛的郁郁葱葱,因为自动洒水设施遍布。

滨海湾花园很美,把种满世界各地花卉的花园搬进室内,温控、湿度都要恰到好处,是不是科技感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