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政治、经济、教育……新加坡或许还有不知道的一面

2023年08月02日   •   3078次阅读

历史、政治、经济、教育……新加坡或许还有不知道的一面

作者跟新加坡是比较早就有渊源的。97年北大毕业,年底人生第一次坐飞机就是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来留学读硕士,一直待到2000年夏天离开新加坡到美国去读博士。2006年博士毕业以后,又选择回到新加坡,在新加坡管理大学商学院当教授,到现在已经17年了。加上之前的两年半,在新加坡已经快20年了。所以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新加坡。

新加坡的基本情况

先从新加坡的基本情况说起。新加坡在马来半岛的南端,北纬1度,所以基本上是在赤道上,东经多少度记不清了,跟咱们北京是同一个时区的,所以和中国大多数地方没有时差。

很多人知道,新加坡扼守着马六甲海峡,这对东亚这边的国家来说,是海上一个咽喉通道。新加坡的北边是马来西亚,马来半岛非常狭长。马来西亚在我们中国人眼里看来只是个小国家而已,但对新加坡人来说,那就是个非常巨大的国家,所以在新加坡他们都叫它“大马”。世界上的许多事情都是需要一较高下才能体现价值。

新加坡靠近赤道,所以天气是比较炎热的,常年处于25-35度之间。作者现在在杭州,像杭州这样的新火炉城市,夏天有几个星期是非常难熬的。跟国内大多数地方的夏天比起来,新加坡的夏天还相对是舒适的。但是也经不住一年四季同一个气候,再加上热带雨林气候比较潮湿,所以即使30度,感受跟国内比较干的地方比如北方的30度,是非常不一样的。总的来说是又湿又热的一个地方,虽然不至于熬不住。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很小,新加坡人也经常以自己是“小红点”自居,到底有多小呢?有时候国内朋友问,是不是一两个小时就能走一圈?走是走不了的,开车大概两个多小时真能开一圈。具体来说,新加坡是一个菱形的小岛,大概有730平方公里,东西50公里左右,南北大概26公里。这个是最大的一个岛,大概占了总国土面积的80%多。周围零零星星还有60多个小岛也是属于新加坡的。

新加坡地势比较平坦。我们经常讲双城记,拿香港跟新加坡比,香港有很多山,非常适合爬山。新加坡最高的山Bukit Timah Summit只有163米,有时候叫它无极芝麻山,要是跑得快一点,大概半个小时就能登顶了。地势平坦的好处是,可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比如造房子建厂房等。香港就得面对土地极度稀缺的问题,房子普遍造的比新加坡要高很多,小不少。

新加坡目前居住的人口有570万,但是只有350万60%左右是新加坡公民,还有50万永久居民(PR,permanent resident),加起来大概400万,属于新加坡居民。政府把永久居民也定义为新加坡居民,男孩满18岁是要服兵役的。另外有170万左右是外国人,占到30%左右,所以是个非常国际化的城市。

人种方面,华人是最多的,新加坡是唯一的一个海外华人占主体的国家。华人到底有多少,统计数据是74%左右,这几年有下降的趋势,因为华人的人口出生率比较低。现在下降没有那么快,主要是政府在不停的引进外来华人,主要还是来自中国,不然的话会下降的更快。马来人占13.5%左右,印度人占9%左右,剩下3%-4%是其他人种包括一些西方人。

新加坡的自然资源比较匮乏,这么小的一个岛也没什么矿产,甚至连赖以生存的淡水都非常的缺乏,不能自给自足。新加坡的淡水很大一部分是由马来西亚那边通过管道输送过来的,他们当初达成了一个长期的供水协议。后来两国关系不好的时候时有传出马来西亚要断水这样的威胁,新加坡政府为了解决水自给自足的问题,也费尽心力,长期把水资源能自给自足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来抓,有点像我们中国强调耕地红线,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一样。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新加坡政府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尽量地回收所有的用过的水,包括洗澡厨用后的,但不包括厕所的,他们管这个叫“新生水”。还在有限而宝贵的土地上,建了很多的蓄水池,下雨时尽量的多存一点水。去过新加坡的同学可能知道,在有鱼尾狮的滨海湾外面有一个大坝,主要功能是为了把里面的水净化,稀释成淡水,那它是怎么稀释的呢?

既然叫滨海湾,那它必然连着海,毗邻的新加坡河也不是天然形成的,其实是沿着海挖进来的运河。如果没有这个大坝,海上的潮汐变化就会影响到河水,因为它跟海直接相通,河水跟海水是连在一起的。政府在那里建了一个大坝,潮水退下去的时候,让里面的水出去,但涨潮的时候,大坝不让外面的海水进到里面来。

在平常下雨的时候,雨水下来就把大坝里面水的盐分稀释了,然后下次退潮的时候,把坝打开,让水流出去,通过这样循环往复的做,坝里面的水就慢慢的变成了淡水资源,稍微净化一下就可以饮用,比直接净化海水成本要低很多。所以滨海湾虽然看起来它是连着海的,但实际上它里面的水很大程度上是淡水资源。

说回到水资源,新加坡政府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李光耀水资源研究奖”,针对全世界对净化水,回收水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每年颁发一次,据说奖金比诺贝尔奖还要高,专门颁给对利用水资源方面有突出贡献创新的科学家。

从这件小事上你可以看出,新加坡政府对于他们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对于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很有一些计划和具体手段来解决它。这点我们国家还有其他国家都需要学习。

新加坡的经济

作者在商学院教金融,关注经济金融问题比较多一些,下面谈一点新加坡的经济。大家对新加坡的一个普遍印象是一个虽然小但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大家想到它的经济,可能想到金融服务、旅游、贸易、航运,因为它处在马六甲海峡,这些其实都是对的。但是新加坡发达的不只有这些,还在半导体、电子、石油、化工,最近几年还有生物制药、精密机械等方面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现。

可能大家不知道,新加坡政府有一条工业红线,就像中国有一条农业耕地红线,新加坡的红线是工业制造业要占到总GDP的20%以上。新加坡受限于土地资源,没法搞农业,但是他们知道不能只搞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还是需要制造业来解决很多劳动就业问题的。这点或许值得美国认真反思,我们知道美国近年来产业空心化,大家都想去华尔街,没人想去工厂了。电子行业在新加坡的制造业里面占到46%的比重,包括生产先进半导体,存储芯片等,还有消费电子。

新加坡的石油化工也很不错,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很难想像这么小一个国家是如何做到的吧?炼油是重度污染的,需要把厂建在海边,也方便原油进来。大家来新加坡可能都没看到什么工厂,烟囱,因为他们把重度污染的工业都建在旁边的离岛上。刚才说新加坡有6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新加坡在离岛上建炼化厂,从中东买来原油直接在外面炼化了。

精密机械方面我举几个例子,一个是做飞机发动机的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就在新加坡设有一个制造工厂。新加坡也造船,生产一些石油钻井平台,甚至还生产武器出口。新加坡生产一种轻型坦克,很难想像这么小的弹丸国家,它都基本用不着坦克,但它生产的轻型坦克还被美军采用。在阿富汗战争的时候,美国人买了新加坡的轻型坦克。

生物医药方面,新加坡政府近年来希望向知识型经济转型,决定大力扶持的其中一个新产业是生物医药。这里举两个例子,国内的同学可能都知道迈瑞医疗,做医疗器械的,老板叫李西廷,前两年移民新加坡了,去年立马跃升为新加坡的首富。国内还有一家药明康德,做化学、生物制药的,是北大化学系校友夫妻创办的。药明康德要在新加坡设立了研发中心,政府给批了很大的一块地。他们的计划是在六七年内建立起一个科技研发园,将来在新加坡招募研发人员,要三四千人都要求博士学历的。

当然作为一个发达的小国家,新加坡的第三产业必然得是一个重要的支柱。和制造业比起来,服务业占到更大的比重。服务业里面主要是金融服务,商业、贸易服务,还有旅游、餐饮、酒店等等,贸易主要是转口贸易。

以作者比较熟悉的金融业来讲,在新加坡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有三千多家金融机构。其中银行有200多家,不是指不同的分行,是200多家不同的银行。比如说花旗银行在新加坡可能不止一家分行,但是花旗银行只算一家。所以基本上全世界各地的主要银行在新加坡都能看到,中国工农中建都有新加坡分行。另外还有100多家证券公司,300多家保险公司,600多家财富管理中心。新加坡确实当得起一个亚洲金融中心。

咱们刚才讲到双城记,香港也是亚洲的金融中心,新加坡还是跟香港有一些区别。香港的优势在发行债券,融资上市,有点像纽约伦敦。公司都很愿意到香港去上市,却不太愿意到新加坡来上市。新加坡比香港做得好的是财富管理。新加坡以前经常说要做东方的瑞士,这两年不太说了,因为瑞士的银行出了些问题,新加坡似乎不屑于叫东方的瑞士了。

来新加坡旅游

2019年疫情前的时候,新加坡接待了2000多万人次的外国游客,要知道新加坡的人口才500多万,也就是说每年有接近4倍于新加坡人口的游客来这里访问、旅游。中国游客还是最多的,占了20%。新加坡在热带,如果喜欢热带风情这种气候的,可以考虑过来玩玩。但在中国比较冷的季节,比如冬天到新加坡来,感受会更加好一些。

但是如果来新加坡,期待的是白白的沙滩,穿着比基尼在海边游个泳,会失望的。新加坡的海岸外沿基本上是繁忙的马六甲海峡,到处是货柜货船。只有圣淘沙岛上有一个小小的海滩,可以在海边游个泳,感受一下。如果喜欢沙滩的话,还是建议去泰国、马来西亚的一些小岛,或者更远一点比如马尔代夫。

那来新加坡有什么可以玩的呢?根据大多数中国游客的喜好,提几个建议。

新加坡有两个赌场,如果你喜欢稍微玩一玩,可以考虑。曾经有人说,新加坡虽然只有两个赌场,但是这两个赌场创造的收入比澳门六七个最大的赌场加起来还要多,作者没有核实过,是有点怀疑,有待考证。新加坡赌场有个独特的规定–“歧视”本国居民,如果是新加坡公民或者永久居民,进赌场需要150新币入场券,而外国人进去不需要花钱。这当然是精明的新加坡政府想出来保护他们居民的好办法。还没赌先输了钱了,还玩不玩?

其他打卡的景点就是滨海湾,那里有一些新加坡的标志性建筑,比如说喷水的鱼尾狮,榴梿壳的剧场,水上浮动大舞台,楼上有无边泳池的金沙酒店,也能远眺看风景的大摩天轮,浮在水上的苹果、LV旗舰店,还有矗立的摩天大楼金融区等等。新加坡河边两侧还有不少饭馆酒吧,各有特色。

带孩子来玩的话,我建议一定要去南边的圣淘沙岛,圣淘沙岛上有一个环球影城,各种过山车,有个水公园,可以玩各种水上项目,还有蹦极,模拟飞行(i-fly),山坡滑轮车(Luge),孩子可能比较喜欢。还有动物园、植物园(里面有个兰花园),还有个飞禽公园,水族馆都不错。动物园和飞禽公园建议关注一下表演时间,如果赶上,非常精彩。

博物馆建议还是算了,虽然新加坡也有国家博物馆,亚洲文明博物馆,还有艺术博物馆等等。但是咱也知道,新加坡短短的历史决定了,这个地方文化底蕴不可能跟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大中华或者巴黎伦敦甚至纽约等相比。外面建筑还是不错的,所以你可以看看建筑,拍个照片打卡一下,不一定要进去。

总的来说,带着孩子过来玩个三五天还是有地方去的。

20年前新加坡比较注重工业出口,不太注重旅游带来的收入。大家如果还记得,国内经常有旅游团新马泰几日游,虽然新放在最前面,他们在新加坡常常只待一天,有的时候甚至还不在新加坡过夜,因为新加坡的酒店相对马来西亚、泰国要贵一些。旅游团在马来西亚睡醒了,大巴车过来到新加坡,鱼尾狮那里打个卡,下午或者晚上就飞到泰国去了。新加坡发现这样好像没赚到什么钱,所以他们努力创造出了很多的公园,景点,还有赌场,希望游客能在这里住下来几天。

现在来新加坡,在这里住三五天甚至一个礼拜,还是可以每天做一些不同的活动,虽然可能价格贵一点,但是受到的服务、感受大家普遍还是比较满意的。酒店餐厅的生意也好了很多。

作为一个华人为主体的社会,又处于东西方交汇的一个码头,新加坡的饮食文化是中西荟萃,基本上能吃到非常正宗的各种中国菜,也能吃到非常好的、各种各样的西餐。还有东南亚风味的,比如说本地的娘惹菜,叻沙,海南鸡饭、辣椒螃蟹等等,还有本人比较喜欢的泰国菜,当然日韩料理那就更不用说了。

新加坡的历史和政治

说点新加坡的历史,新加坡地处南洋,最早并不是华人占主体,新加坡这边的华人很多是晚清时期过来的,早期的移民很多从福建、广东、海南等南方省份来的,包括李光耀祖籍也是广东的,最多的还是来自福建南部,所以闽南话可以说在这边是最大的一种方言。华人早期还是属于外来人,最早的人口多数是马来人。

19世纪初,新加坡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国政府派驻新加坡第一任总督叫来福士,新加坡有个来福士广场,来福士购物城,还有个来福士酒店。以来福士命名的,在新加坡代表了一种品质,你也可以说它是殖民地特色。现在新加坡嘉德置地在国内开发了不少来福士城,都是比较高档的购物场所,通常还有酒店。

1/2
下一页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