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长王乙康:新加坡肥胖率回到10年前!40万人患有糖尿病

2021年11月16日   •   8037次阅读

新加坡的疫情持续近两年,人们对病毒恐惧,造成长时间不外出导致发胖,肥胖导致的慢性疾病又更加可怕!

造成一个恶性循环!

疫情期间发胖并非是成年人的"专利",青少年也会变胖。过度肥胖与新冠肺炎的重症率成正比关系,随着冠病成为地方性疾病,糖尿病人感染病毒后重症的风险越来越严重。

本地肥胖率 回到10年之前!

新加坡的肥胖率历经前两年的下降之后,又再次回升。

以上图源:KKNEWS

本地在2016年向糖尿病“宣战”,曾有初步成效:

数据显示:

2017年-2019年,本地人口糖尿病发病率稳定,保持在比8%略低的水平。

2017年-2020年之间,本地肥胖率从8.6%增长到10.5%,又再次回到2010年的水平。

2018年-2019年,新加坡营养调查显示:本地人均每天摄取12茶匙的糖分,远超维持正常营养所需分量。

卫生部长也指出:这样的情况,很可能会导致对抗糖尿病的进程受到阻碍,之前的客观成果成果也会前功尽弃。

在家时,交感神经刺激比在外活动时要少,造成对饥饿的注意力有所增加,适当的运动会使脑内啡增加,降低饥饿感。

每天攀升的感染和死亡人数和无法避免的经济衰退,增加了心理压力,压力也会引起肥胖。

每天攀升的感染和死亡人数和无法避免的经济衰退,增加了心理压力,压力也会引起肥胖。

以上图源:sports sina

就是因为以下这些问题,造成在家的人们更容易饥饿感增强,暴饮暴食,运动总量减少,体内脂肪堆积。

世界糖尿病日 关注本地人口健康

图源:Ong Ye Kung facebook

前天是世界糖尿病日,卫生部长王乙康在新加坡配合世界糖尿病日举办的活动上致辞时,他说:

“新加坡人普遍摄取的糖分仍过高,肥胖和体力活动量不足也是威胁健康的根本原因。”

事实也的确如此: 当你问起新加坡上班族今天在哪里吃饭,十有八九会回答你是在食阁。

本地食阁基本都是固定的菜品:酿豆腐,鱼片汤,广式烧腊,虾面,福建炒面,炒粿条,椰浆饭,鸡饭,杂菜饭,肉骨茶,再加上买糖水和饮料的店铺等。

仔细看看这些食物,就会发现:这里的食物一般都是大量的主食加上一些肉类,蔬菜搭配很少,甚至是两三片黄瓜或几根豆芽,就是一餐。

以上图源:8 world

因为天气炎热,食材为了保鲜,很多烹饪手法以油炸煎炒为主;为了照顾绝大多数人的口味,菜品味道也比较重口味。

夏日炎炎,每人再点上一杯碳酸饮料或含糖较高的甘蔗汁、奶茶、咖啡...

一天下来摄取的高热量和含糖食物可想而知,更不要算上人人都爱的水果和释放压力的甜点。

想想都后怕!

而疫情期间,更多人会选择打包或者外卖在家里吃。

本来还可以出门走一圈,释放掉一些热量,现在可好,有了外卖更可以坐享其成。吃得开心,体重也蹭蹭蹭,往上直冒!

如何才能有效控制饮食和 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呢?

卫生部长在Facebook上也与我们一起分享心得:

王部长说: 前天是是世界糖尿病日。他也见到了励志的例子。

今年的新加坡糖尿病奖的获奖者是一位一直守护女儿的好妈妈。

她一直站在女儿身边与糖尿病作斗争。她女儿很小的时候就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

多年来,这位女士一直陪在她女儿身边 ,接受治疗并作出了很多生活方式的改变。

今天她已经可以不用口服任何糖尿病药物或胰岛素进行治疗了。

就是说只需要配合自己的合理食谱和运动来正常生活了。

这样的实例,证明有效的家庭护理可以转变性的积极影响 ,可以让所爱之人可以接近正常的生活。

新加坡有三分之一的人面临糖尿病威胁,抗击糖尿病之路还在继续,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定期锻炼和均衡的饮食使身体更好的恢复。

本地网友也表示:对抗糖尿病还需要有更多的糖尿病疾病筛检,让更多的人尽早了解。

本地超过 400,000 人患有糖尿病。在邱德拔医院和国家综合诊疗所发现, 竟然有高达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这种可怕的疾病。

而另外三分之一的人病情控制也不好。超过一半的人还表示自己并不知道需要定期筛查糖尿病。

新加坡还应在各种检查点进行糖尿病筛查,比如:应征入伍前、入职前体检。让这项检查尽早完成,千万不要等到为时已晚再后悔!

更有网友感谢卫生部长的健康提醒:

感谢不断的关心,我已经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跟不健康的食物说不!

椰子也建议更多方法来预防糖尿病:

饮食选购更多健康食品 比如:参加职总平价合作社的“吃吃喝喝买买·活出健康”活动,尽量平均购买“较健康选择标签”食品。

控制每日必须的糖分摄取 新加坡糖尿病协会主席卡佩娜博士说,每日的糖分摄取,不应超过人体总热量摄入的10%。

也就是说:本地女性或男性,每日糖分摄取分别不超出9茶匙和11茶匙。

糖分摄取过高,即便有定期运动,肥胖率仍会回升。

及早接受糖尿病检测 定期接受糖尿病检测,能够更好的及时了解身体情况,尽早进行药物和饮食干预,可有效避免或拖延糖尿病重症的形成,保护肾脏功能不会受到更多的伤害。

增加运动量 各年龄段的人都有必要定期做运动。中年人每周至少有四到五次有氧运动,两年内就能促进心脏健康。

以上图源:news feminine

运动不怕迟,就算从来没有运动习惯,只要从现在开始有氧运动,就能逐步增加身体的健康指数。

在目前的冠病疫情下,对抗糖尿病更重要。糖尿病患者一旦感染冠病,患上重症概率更高。

糖尿病后期的严重并发症会导致:神经病变、脑血栓、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性眼疾、糖尿病足、酮症酸中毒等等,病情严重不可逆。糖尿病后死亡原因,大部分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可怕的糖尿病并发症。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8892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8550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7695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182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5301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513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4617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2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