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办公室,作为财富管理行业的核心,正在成为全球财富管理中心竞争的关键领域,特别是在亚洲,新加坡和香港之间的“家办之争”愈发激烈。

家族办公室成为全球超高净值人士的“财富避风港”
当前,地缘政治因素已取代通货膨胀,成为影响家办投资决策的首要问题,国际关系、全球冲突和外交发展之间的复杂互动,正在塑造全球家办的战略和优先事项,促使超富家族通过重组或建立家办来寻找“安全港”。
新加坡逐渐巩固了其作为全球超高净值人士“财富避风港”的地位,新加坡的家办逐渐兴起,成为其私人财富格局中日益突出的特征。
2024年3月6日,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Lawrence Wong)表示:
截至2023年底,新加坡约有1400家单一家办(SFO)获得了税收优惠,这一数字较2022年底增长了27%,当时有1100家SFO获得了激励措施。这一数字反映出超级富豪们对新加坡的偏好以及家办行业的繁荣。
新加坡在吸引家办方面取得了先机。在全球疫情前后,新加坡敏锐地抓住了时间窗口,于2019年2月出台了针对基金的税收激励措施,并在2022年4月宣布了家办直接管理的资金符合第13O条和第13U条税收豁免计划的更新条款。
以下是具体的更新内容:
◎最低资产管理规模:
13O计划下,基金的最低资产管理规模从原先的1000万新元提高到2000万新元;
13U计划的门槛仍为5000万新元。
◎本地投资:
基金公司需要在任何时间点将其资产管理规模的至少10%或新币1000万(以较低者为准)投资于新加坡的“本地投资”;
如果在申请时无法达到这个条件,基金公司将有一年的宽限期来满足该要求。
◎专业投资者数量:
13O计划的专业投资人数量变为至少2名;
13U计划要求雇佣至少3名专业投资人,其中至少1名专业投资人为非家族成员。
◎分级式总年度业务开支:
13O计划的最低总业务支出标准为新币20万;
13U计划的最低总业务支出标准为50万。
这些更新旨在进一步促进新加坡作为家办中心的发展,并为超级富豪们提供更灵活的选择。
新加坡为家族办公室提供的激励措施使其成为留下来的诱人选择:“自从疫情开始以来,来自全球各地的亿万富翁在新加坡的逗留时间越来越长,包括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和美国的亿万富翁。”

基于这些税收豁免政策,新加坡在2022年前九个月吸引了全球2600名高净值人士(至少拥有135万新元净资产)移居,家办数量从2020年的400家增加到2022年的1000家左右。
据报道,众多著名亿万富翁选择在新加坡建立他们的家族办公室,包括谷歌的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印度的亿万富翁穆克什·安巴尼、美国对冲基金经理雷·达里奥以及戴森公司的创始人詹姆斯·戴森等。
新加坡的家办行业数据也说明了一切:
新加坡目前有1400家单一家办,占亚洲家办总数的59%;
作为一个城市,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五富有的城市,拥有41名亿万富翁;
预计到2025年,新加坡将拥有437,000名百万富翁;
预计到2030年,新加坡550万人口中超过13%(约70万)将成为百万富翁,成为亚洲的百万富翁之都。
设立家办的三类群体

目前,计划在新加坡建立家族办公室的超级富豪家族主要分为三个群体:
实现企业国际化:为了扩展家族企业,一些超级富豪家族希望利用新加坡作为进入东南亚市场的跳板,并实现国际化发展,因此他们倾向于在新加坡设立家办。
满足国际教育:考虑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一些超级富豪家族为了获得新加坡的居住身份,选择在新加坡建立家办。
更安全的资产配置:鉴于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和资产分散化的需求,一些超级富豪家族也选择在新加坡建立家办。
新加坡的新财富来源除了印度和中国之外,还包括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家,同时,美国的超级富豪家族也发现新加坡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根据近期的调查研究,家族办公室正在审视并调整其投资策略,以便更好地适应经济环境的不断演变。这种策略调整是由多种因素驱动的,包括利率变动、通货膨胀、资产价值波动(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以及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前景等。
与其他地区的同行一样,新加坡的家族办公室也持有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包括公共股票、固定收益产品,以及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对冲基金和房地产等替代投资。
鉴于最近公开股票市场表现普遍“不佳”,私人和私募投资交易对新加坡的富裕阶层来说显得更加有吸引力,在这些家族办公室探索新的投资机会时,科技行业仍然是一个受欢迎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