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疫情爆发,普通人应该如何选择保险

2021年09月20日   •   6156次阅读

引 言

9月17日,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新增确诊病例935起,累计75783起。自4月16日的145天以来,除零星几天外,新加坡每天均出现本土病例, 近几天更是马上突破一千大关。

那么,在与疫情“共存”的时代,身在新加坡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新加坡最新防疫政策

01.政府目前不会收紧或重启阻断措施

卫生部部长王乙康9月10日在抗疫跨部门小组记者会上指出,根据目前的走势来看,未来的新增病例可能会每十天就翻一倍。目前,确诊病例的数量已经翻了四倍,9月17日更是高达935起。根据预测,确诊病例的数量有可能还会再进一步翻五至六倍,一直到每天3200起左右,才会开始下降。目前,抗疫小组认为最首要的任务便是压平峰值。

新加坡卫生部部长王乙康

抗疫跨部门小组表示,接下来的一个月非常关键。政府将会更加密切地观察重症患者的情况,同时加强检测能力。卫生部长王乙康在记者会上表示,病例激增在意料之中,却没想到比预想更快发生。针对目前的情况,政府目前并不会收紧或重启阻断措施,而是会在接下来的2-4周内密切观察重症和死亡人数。

02.密切接触者隔离期将从14天减少至10天

卫生部医药总监麦锡威在记者会上表示,由于德尔塔变异病毒株的潜伏期较短, 感染者一般在接触病毒的4天后就会发病 ,让社区病例变得难以控制。这也意味着,病患通常会在接触病毒的4天后,就能在体内检测到病毒。因此,王乙康宣布从下周起,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期将从14天减少至10天 。不过,即使是结束了10天的隔离,密接者也必须继续每天进行抗原快速检测,直到满14天。需要注意的是,这条新规定并不适用于客工宿舍,因为这些宿舍中仍有较大的感染风险。

德尔塔变异毒株

03.扩大居家康复计划

居家康复计划是指从上个月30日起,新加坡政府开始试行让一些已完成接种并且症状轻微或无症状的病患在留医数日后,回家继续隔离养病至康复的计划。这些病患都必须已完成疫苗接种,且病情稳定,他们在确诊后的首两三天须入住医疗设施,以接受观察和评估,看是否适合居家康复。卫生部说:“这些病患一旦获准居家康复,卫生部将密切监督他们的健康,包括定期与他们通电话了解情况。我们也将为他们提供包括温度计、血氧仪、口罩和搓手液。病患和他们的家人也会获得全天候远程医疗服务。”

新加坡居家康复计划

已完成接种的确诊病患大多是无症状或出现轻微症状,因此当局将于9月15日扩大居家康复计划,更多符合条件的病患将在家养病。条件是:

1. 出院病人病情没有恶化风险

2. 住处必须具备隔离条件,养病者不能与其他住户有接触

3. 所有住户必须完成疫苗接种

4. 任何住户不能是年长者、免疫力低下者、孕妇等高风险群体

5. 结束隔离之前必须通过PCR检测,确保不具备传染性

04.新加坡疫情阶段2的一些具体举措

餐饮场所

所有人都接种了疫苗:

每组最多5人。

未接种疫苗:

没有PET(Pre-Event Test)不得就餐。

食阁/档口

无论接种疫苗与否,最多两人。

社交聚会

公共场所:

每组最多5人,每天最多1次聚会。

家庭访问

每天最多 5 个独立访客。

(访客人数上限不适用于由祖父母照顾的孙子孙女。)

电影院

所有人都接种了疫苗:

1,000 人,餐饮可为最多5人为一组提供。

未接种疫苗:

50 人(没有PET)

此规定同样适用于儿童。

户外运动

戴口罩或不戴口罩:

无论疫苗接种状态如何,每组 5 人。

购物中心/展厅

每 10 平方米最多 1 人。

工作场所

多达 50% 的员工被允许返回工作场所。

但是禁止社交聚会。

学校/课后班

面对面的补习和提高班:

每班最多50人,最多5人为一组。

二、 如果确诊新冠该怎么办?

你应采取下列防范措施,以保护他人免受感染:

1. 你应立即戴上口罩,单独使用一间房,最好是附带厕所,以减少与其他同住成员(尤其是年长者)的互动。如果你与他人共用厕所,每次使用后,你应用消毒液或漂白剂把触碰过的表面擦拭干净。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3. 避免与他人共享食物、餐具、器皿及其他个人卫生用品 ;

4. 继续留意自己的体温和症状。如果症状恶化,请联系医疗人员。若出现紧急情况,如胸部疼痛、心悸和呼吸困难,请拨995呼叫救护车及通知接线员你的新冠检测结果呈阳性。

卫生部将联系你和确认你的住址并安排交通载送你到医疗服务设施,以接受进一步治疗。在专用交通抵达之前,请继续自我隔离。

医疗服务设施是根据你的身份信息,隔离地点的空闲程度以及你的症状来安排的。主要分为三类:当地医院,酒店以及隔离中心(类似于中国的方舱医院)。

新加坡隔离中心

三、 新冠治疗费用谁负责?

新冠治疗费用

如果不幸感染新冠,主要会有两部分的治疗费用:

1) 治疗期间所产生的住院、手术、ICU等费用

2) 后续治疗及后遗症、并发症等治疗费用

身份/准证不同的区别

在新加坡,针对新冠,根据身份的不同,大家都会有相应的医疗保障:

1) 学生党:学校的学生保险

2) 上班族:公司的员工保险

3) 新加坡公民/PR:Medishield Life

4) 所有人:个人医疗保险

政府负责的新冠治疗费用

根据新加坡人力部的最新政策,政府会负责特定情况下的新冠治疗费用,总结如下:

1) 本地传播感染者:目前新加坡政府会负责治疗费用。

2) 海外回坡14天内感染者:政府不负责任何治疗费用,由个人及其保险负责。

3) 后遗症、并发症等:目前政府不负责此类相关费用,由个人及其保险负责。

四、个人医疗保险的好处

不难发现,政府的保障仅限本地确诊住院期间的治疗费用。而对于那些有出国需求并渴望得到保障及希望报销后遗症等治疗费用的小伙伴来说,仅靠政府保险是不够的,还需要依靠个人医疗保险。

假如确诊新冠,不管是从海外返坡14天内感染的治疗费用,还是痊愈后的后遗症、并发症治疗费用,个人医保都能够进行报销。

虽然政府考虑的是为了经济和民生,总体上要控制重症率,但是站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立场考虑的话,我们还是应该尽量做到以下两点:

接种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疫苗可以成功降低风险但却没办法完全消除风险。

购买个人医疗保险

通过购买个人医保,我们可以把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来获取一份保障。

结 语

以上就是本期关于新加坡疫情常态化之后的最新政策以及确诊新冠后我们应该如何保证自己的健康安全和自身的权益的分享啦。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8892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8208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7695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182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5130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495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4446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2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