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疫情爆發,普通人應該如何選擇保險

2021年09月20日   •   6156次閱讀

引 言

9月17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新增確診病例935起,累計75783起。自4月16日的145天以來,除零星幾天外,新加坡每天均出現本土病例, 近幾天更是馬上突破一千大關。

那麼,在與疫情「共存」的時代,身在新加坡的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一、新加坡最新防疫政策

01.政府目前不會收緊或重啟阻斷措施

衛生部部長王乙康9月10日在抗疫跨部門小組記者會上指出,根據目前的走勢來看,未來的新增病例可能會每十天就翻一倍。目前,確診病例的數量已經翻了四倍,9月17日更是高達935起。根據預測,確診病例的數量有可能還會再進一步翻五至六倍,一直到每天3200起左右,才會開始下降。目前,抗疫小組認為最首要的任務便是壓平峰值。

新加坡衛生部部長王乙康

抗疫跨部門小組表示,接下來的一個月非常關鍵。政府將會更加密切地觀察重症患者的情況,同時加強檢測能力。衛生部長王乙康在記者會上表示,病例激增在意料之中,卻沒想到比預想更快發生。針對目前的情況,政府目前並不會收緊或重啟阻斷措施,而是會在接下來的2-4周內密切觀察重症和死亡人數。

02.密切接觸者隔離期將從14天減少至10天

衛生部醫藥總監麥錫威在記者會上表示,由於德爾塔變異病毒株的潛伏期較短, 感染者一般在接觸病毒的4天後就會發病 ,讓社區病例變得難以控制。這也意味著,病患通常會在接觸病毒的4天後,就能在體內檢測到病毒。因此,王乙康宣布從下周起,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期將從14天減少至10天 。不過,即使是結束了10天的隔離,密接者也必須繼續每天進行抗原快速檢測,直到滿14天。需要注意的是,這條新規定並不適用於客工宿舍,因為這些宿舍中仍有較大的感染風險。

德爾塔變異毒株

03.擴大居家康復計劃

居家康復計劃是指從上個月30日起,新加坡政府開始試行讓一些已完成接種並且症狀輕微或無症狀的病患在留醫數日後,回家繼續隔離養病至康復的計劃。這些病患都必須已完成疫苗接種,且病情穩定,他們在確診後的首兩三天須入住醫療設施,以接受觀察和評估,看是否適合居家康復。衛生部說:「這些病患一旦獲准居家康復,衛生部將密切監督他們的健康,包括定期與他們通電話了解情況。我們也將為他們提供包括溫度計、血氧儀、口罩和搓手液。病患和他們的家人也會獲得全天候遠程醫療服務。」

新加坡居家康復計劃

已完成接種的確診病患大多是無症狀或出現輕微症狀,因此當局將於9月15日擴大居家康復計劃,更多符合條件的病患將在家養病。條件是:

1. 出院病人病情沒有惡化風險

2. 住處必須具備隔離條件,養病者不能與其他住戶有接觸

3. 所有住戶必須完成疫苗接種

4. 任何住戶不能是年長者、免疫力低下者、孕婦等高風險群體

5. 結束隔離之前必須通過PCR檢測,確保不具備傳染性

04.新加坡疫情階段2的一些具體舉措

餐飲場所

所有人都接種了疫苗:

每組最多5人。

未接種疫苗:

沒有PET(Pre-Event Test)不得就餐。

食閣/檔口

無論接種疫苗與否,最多兩人。

社交聚會

公共場所:

每組最多5人,每天最多1次聚會。

家庭訪問

每天最多 5 個獨立訪客。

(訪客人數上限不適用於由祖父母照顧的孫子孫女。)

電影院

所有人都接種了疫苗:

1,000 人,餐飲可為最多5人為一組提供。

未接種疫苗:

50 人(沒有PET)

此規定同樣適用於兒童。

戶外運動

戴口罩或不戴口罩:

無論疫苗接種狀態如何,每組 5 人。

購物中心/展廳

每 10 平方米最多 1 人。

工作場所

多達 50% 的員工被允許返回工作場所。

但是禁止社交聚會。

學校/課後班

面對面的補習和提高班:

每班最多50人,最多5人為一組。

二、 如果確診新冠該怎麼辦?

你應採取下列防範措施,以保護他人免受感染:

1. 你應立即戴上口罩,單獨使用一間房,最好是附帶廁所,以減少與其他同住成員(尤其是年長者)的互動。如果你與他人共用廁所,每次使用後,你應用消毒液或漂白劑把觸碰過的表面擦拭乾凈。

2.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包括經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3. 避免與他人共享食物、餐具、器皿及其他個人衛生用品 ;

4. 繼續留意自己的體溫和症狀。如果症狀惡化,請聯繫醫療人員。若出現緊急情況,如胸部疼痛、心悸和呼吸困難,請撥995呼叫救護車及通知接線員你的新冠檢測結果呈陽性。

衛生部將聯繫你和確認你的住址並安排交通載送你到醫療服務設施,以接受進一步治療。在專用交通抵達之前,請繼續自我隔離。

醫療服務設施是根據你的身份信息,隔離地點的空閒程度以及你的症狀來安排的。主要分為三類:當地醫院,酒店以及隔離中心(類似於中國的方艙醫院)。

新加坡隔離中心

三、 新冠治療費用誰負責?

新冠治療費用

如果不幸感染新冠,主要會有兩部分的治療費用:

1) 治療期間所產生的住院、手術、ICU等費用

2) 後續治療及後遺症、併發症等治療費用

身份/准證不同的區別

在新加坡,針對新冠,根據身份的不同,大家都會有相應的醫療保障:

1) 學生黨:學校的學生保險

2) 上班族:公司的員工保險

3) 新加坡公民/PR:Medishield Life

4) 所有人:個人醫療保險

政府負責的新冠治療費用

根據新加坡人力部的最新政策,政府會負責特定情況下的新冠治療費用,總結如下:

1) 本地傳播感染者:目前新加坡政府會負責治療費用。

2) 海外回坡14天內感染者:政府不負責任何治療費用,由個人及其保險負責。

3) 後遺症、併發症等:目前政府不負責此類相關費用,由個人及其保險負責。

四、個人醫療保險的好處

不難發現,政府的保障僅限本地確診住院期間的治療費用。而對於那些有出國需求並渴望得到保障及希望報銷後遺症等治療費用的小夥伴來說,僅靠政府保險是不夠的,還需要依靠個人醫療保險。

假如確診新冠,不管是從海外返坡14天內感染的治療費用,還是痊癒後的後遺症、併發症治療費用,個人醫保都能夠進行報銷。

雖然政府考慮的是為了經濟和民生,總體上要控制重症率,但是站在我們每個人自己的立場考慮的話,我們還是應該儘量做到以下兩點:

接種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疫苗可以成功降低風險但卻沒辦法完全消除風險。

購買個人醫療保險

通過購買個人醫保,我們可以把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來獲取一份保障。

結 語

以上就是本期關於新加坡疫情常態化之後的最新政策以及確診新冠後我們應該如何保證自己的健康安全和自身的權益的分享啦。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