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陈奇峯
身障医师,外号“黑白郎君”,白天“披白袍”医病救人,晚上“变黑手”帮忙搬运辅具、准备器材或修理手摇自行车。这位简朴的医师从事社会公益服务25年,十多万户残疾家庭受惠:办理计算机研习营、为特殊教育学生开办音乐治疗、捐款助残疾家庭免费健检、巡回主讲障碍者的健康照护、捐赠手摇车,启动全球首创无障碍自行车公益服务系统;每周开办科技手摇车疗育、无障碍水适能、运动旅游、生态走读、志工培育及改善无障碍运动休闲环境。

中国香港:
(6)康典
2001年香港慈善机构桂馨基金会创办人、2008年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发起人。自上世纪90年代起,资助家境贫困的乡村孩子求学。借助公益慈善的力量改善乡村儿童教育环境,实现教育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先后捐赠、募款逾一亿元人民币,建书屋、电教室、助学金和教师奖励,帮助乡村老师和学生实现人生梦想。在内地中西部79个县,实施972个项目,惠及250多万师生。有9565人次志愿者贡献130万个小时志愿服务,使公益项目的质量和成果得到保证,并可持续发展。

(7)蒋丽萍
自小受父亲——香港慈善工业家蒋震博士积极为善及爱国情怀熏陶,于2013年创立“爱基金”,负责筹募善款、资助及策划工作。亲身走访内地十八省市,与农村单位合作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及老人服务;支持培训内地过万名义工,服务困境家庭;每年提供逾千名助学金给内地贫困学生;帮助百间农村小学建“爱学坊”多功能活动室;与香港三十多间中小学合作,提供学生领袖优质课程;给1600户香港基层学生家庭发放疫情失业支持金,每户港币三千元及免费亲子辅导课程。

海外地区
(8) 卓顺发
2009年,投入856万港元成立新加坡罗敏娜基金。他服务的善济医社,发扬华人互助精神,在新加坡提供低廉或免费的中医就诊服务。2019年获《福布斯亚洲》杂志评选为亚洲慈善英雄。
他曾经在汶川地震时,与好友筹办“温情无国界,让爱川流不息”筹款活动,募集5,710万港元,交由四川当地政府作为儿童教育与福利建设基金。其后三年穿梭灾区,筹建七所“中新友谊小学”及一座桥梁。他将个人阅历与知识、人生感悟、处世哲学等写成八本书,借由文字的能量传播慈善理念、延续善知识光明正能量,让读者关注了解和参与慈善,回馈社会。卓顺发说,慈善无国界,慈善是一种大爱,不分你我,不分种族,共襄善举。


本届8位爱心奖的获得者,修齐治平,勇于担当,以智慧与奉献回馈社会,从而铸就高质量发展的宏大格局。以他们的卓越品行,引领民族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潮流,确实为华人善行的楷模!得奖人都是名闻遐迩、众望所归的大慈善家。本奖历届得奖人投入更多资源、开展更多元化的公益项目,让各相关弱势族群获得更广泛援助。
卓顺发太平绅士 BBM(L),PVPA
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


《第17届·2022爱心奖颁奖典礼》将于12月24日(周六) 晚上22:00,凤凰卫视中文台、欧洲台、美洲台、凤凰网、凤凰秀以及海内外平台凤凰官方账号同步首播; 12月25日(周日) 晚上20:00,凤凰卫视香港台播出。
(图文由善济医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