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陳奇峯
身障醫師,外號「黑白郎君」,白天「披白袍」醫病救人,晚上「變黑手」幫忙搬運輔具、準備器材或修理手搖自行車。這位簡樸的醫師從事社會公益服務25年,十多萬戶殘疾家庭受惠:辦理計算機研習營、為特殊教育學生開辦音樂治療、捐款助殘疾家庭免費健檢、巡迴主講障礙者的健康照護、捐贈手搖車,啟動全球首創無障礙自行車公益服務系統;每周開辦科技手搖車療育、無障礙水適能、運動旅遊、生態走讀、志工培育及改善無障礙運動休閒環境。

中國香港:
(6)康典
2001年香港慈善機構桂馨基金會創辦人、2008年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發起人。自上世紀90年代起,資助家境貧困的鄉村孩子求學。藉助公益慈善的力量改善鄉村兒童教育環境,實現教育公平和可持續發展。
先後捐贈、募款逾一億元人民幣,建書屋、電教室、助學金和教師獎勵,幫助鄉村老師和學生實現人生夢想。在內地中西部79個縣,實施972個項目,惠及250多萬師生。有9565人次志願者貢獻130萬個小時志願服務,使公益項目的質量和成果得到保證,並可持續發展。

(7)蔣麗萍
自小受父親——香港慈善工業家蔣震博士積極為善及愛國情懷薰陶,於2013年創立「愛基金」,負責籌募善款、資助及策劃工作。親身走訪內地十八省市,與農村單位合作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及老人服務;支持培訓內地過萬名義工,服務困境家庭;每年提供逾千名助學金給內地貧困學生;幫助百間農村小學建「愛學坊」多功能活動室;與香港三十多間中小學合作,提供學生領袖優質課程;給1600戶香港基層學生家庭發放疫情失業支持金,每戶港幣三千元及免費親子輔導課程。

海外地區
(8) 卓順發
2009年,投入856萬港元成立新加坡羅敏娜基金。他服務的善濟醫社,發揚華人互助精神,在新加坡提供低廉或免費的中醫就診服務。2019年獲《福布斯亞洲》雜誌評選為亞洲慈善英雄。
他曾經在汶川地震時,與好友籌辦「溫情無國界,讓愛川流不息」籌款活動,募集5,710萬港元,交由四川當地政府作為兒童教育與福利建設基金。其後三年穿梭災區,籌建七所「中新友誼小學」及一座橋樑。他將個人閱歷與知識、人生感悟、處世哲學等寫成八本書,藉由文字的能量傳播慈善理念、延續善知識光明正能量,讓讀者關注了解和參與慈善,回饋社會。卓順發說,慈善無國界,慈善是一種大愛,不分你我,不分種族,共襄善舉。


本屆8位愛心獎的獲得者,修齊治平,勇於擔當,以智慧與奉獻回饋社會,從而鑄就高質量發展的宏大格局。以他們的卓越品行,引領民族復興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潮流,確實為華人善行的楷模!得獎人都是名聞遐邇、眾望所歸的大慈善家。本獎歷屆得獎人投入更多資源、開展更多元化的公益項目,讓各相關弱勢族群獲得更廣泛援助。
卓順發太平紳士 BBM(L),PVPA
善濟醫社義務執行主席


《第17屆·2022愛心獎頒獎典禮》將於12月24日(周六) 晚上22:00,鳳凰衛視中文台、歐洲台、美洲台、鳳凰網、鳳凰秀以及海內外平台鳳凰官方帳號同步首播; 12月25日(周日) 晚上20:00,鳳凰衛視香港台播出。
(圖文由善濟醫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