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8月,在日本人占领新加坡一周年时,新加坡的华侨协会还与日本人一起,庆祝昭南市成立一周年,说明日本人和新加坡人的矛盾并不是很大。

图为 庆祝昭南市成立一周年的欢乐喜庆场面
特别是《告市民书》要求:“全体人民应当与新政府(英军)合作,不许制造麻烦。”说明英军回新加坡,日本人是配合的,英国人并没有受到激烈的抵制。
机构特别少
日本人在昭南市的管理部门特别少,整个昭南市只设 5个部!据《日治时期》的一书中介绍:日本人在昭南市 的管理机构设一个市长,下设五个部门,分别为:总务部、民生部、经济部、事业部、警察部。

一个部下面最多的设6个科,如总务部,下设秘书科、管财科、出纳科、税务科、经理科、敌产管理科。最少的只设3个科,如经济部,下设商工科、食品科、农林科。专门管社会治安的属于警察部,也只有4个科,分别为:警务科、保安科、刑事科和特高科。
日本人大达茂雄是昭南市政府的第一任市长,任期自1942年2月至1943年7月。大达市长的接班人是内藤宽一,任期至1943年6月至日治时期结束为止。像大岛这类民事部门的官员,大多采取比较温和的政策,而军政部门的渡边派系则坚持执行强硬政策。
治安特别好
一般人都会认为,一个中等城市只有5个部,就这么几个人,怎么能管好昭南市?
据 《日治时期》一书介绍:日治时期的昭南市罪案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最琐碎的罪案的罪犯,也会遭到极其严酷的惩罚。新加坡沦陷后,日军在诸如多美歌及加冷桥等等地方,以抢劫者的人头示众,确实将许多人吓到,纷纷屈服。据一位当时的人记载:当日本人进来的时候,在最初的两个星期内,他们把8个人斩首,然后把他们的头颅放进铁笼里,旁边的布告写着:这8个人是因为他们胆敢违反了皇军的法律。他们被控抢掠、品行不良与不同的私会党。布告上也写明了,要是任何人犯上以上的罪名,都将会得到同样的处罚。
李光耀在他的回忆录中,也记载了当时的情况:一次他到书店的路途中,在国泰戏院的大门口附近,围着一群人,于是我走过去,原来他们正在看一个华人的头颅,头颅放在一块杆子上头的小木板上,旁边有一张用华文书写的告示,我当时还看不懂华文,有个懂华文的人对我说,告示上写的是,任何人都不准抢劫,否则将会落得同样的下场。那个人就是因为抢劫被抓而砍头的。我离开时,对日本人充满恐惧感。

对一些不文明礼貌的行为,日本兵也不和你讲什么道理,上去就是一个打耳光。有的连不向日本兵敬礼或者看不惯你,也上去打一个耳光,说一声:八嘎牙路!
一位马来西亚人,开始以为日本人要比英国人好一些,后来才发现,日本人比英国人更坏。他们不管你是华人还是马来西亚人,走在马路上,,要是你没有向他们鞠躬,或者不能回答他们的问题,他们就会上去打你一个耳光。
对新加坡人来说,不管是英国人还是日本人,只要能够给人民带来安定的生活就是好人。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13岁曾赴夏威夷生活、读书,因而选择在夏威夷申请出生证明,成为美国公民。孙中山的美国国籍,这并不影响他领导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也没有人因为孙中山的美国国籍说孙中山是“汉奸” 。
很少强奸“花姑娘”
二战时期,日本人在中国实行的是“三光”政策,日本兵到处杀人犯火强奸,一见到“花姑娘”就强奸。而在新加坡,日本兵强奸的现象却比较少见,李光耀在回忆录中说明了原因。
李光耀写道:日本兵把市区经纬禧路一带的房屋用木板隔起来,我骑脚踏车经过时,只见日本兵排著长长的队伍,延著围墙外蜿蜒而行。我听附近的居民说,里面有许多日本和朝鲜的妇女。她们随军南来,以便在战斗间歇时间伺候日本兵。这里有一个告示牌,上面写了几个汉字。
邻居们说,写的是“慰安所”。在本地,除了这一所外,至少还有四所。我记得有一次,我路过丹戎加东路时,看到好大的一所,里面有二、三十房子,用木板围着。 我认为,日军军方对这类问题,采取的是实事求是和现实的手法,日军司令部承认士兵有性要求,便给他们提供慰安妇,结果,强奸的事情就不经常发生了。
“慰安妇”的来源,主要来自日本及朝鲜的妇女,著名影片《望乡》就是记录日本妓女在南洋的经历。玩火者必自焚!日本发动战争,受害最大的却是本国国民,有多少日本男的成了“炮灰”;女的成为妓女,国家在战后成为“一片废墟”。
三个月学会日文
李光耀在看到日本人残杀华人这一幕后,他决定学习华文,希望有一天能够看懂这类告示。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新的统治者下,我的英文已经没有价值了。 如果在今后的几年中,日本人将继续留在新加坡,成为我的主人了,为了避免麻烦和便于谋生我不得不学习日文。
1942年5月,李光耀到日本当局办的日本语学校报名,成为第一批学生,课程为3个月。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其中有些来自中学,有些像我一样的来自学院,其他都是20多岁的年轻工人。三个月后,我考试及格,获得文凭。
1942年8月2日星期天,日本皇历是2602年。日文班举行毕业典礼,李光耀与其他学生一起,朝东京日本皇宫的方向深深鞠躬,并且唱日本国歌《君之代》。接着,日本教师神保上台讲话,他说:日本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目前还有很多无知的人,仰慕英国文化,你们应该设法引导这些人,让他们熟悉日本的伟大历史,同时背弃英国的文化。有些人妄想英国人和美国人有一天会攻打昭南岛(新加坡),并且重新占领这个地方,他们是因为无知,才会产生这种幻想,日本绝对不会退出这个地方...
李光耀觉得,学日文比学华文容易得多,因为它没有四声(与华文比较),但是在变音和文法方面,日文显得更加复杂。学会日文后,也为今后找工作提供许多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李光耀很具有语言天赋,他在竞选议员前,不会是客家话,为了争取福建、广东籍的华人,他下决心恶补客家话,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用流利的客家话参加演说并且与选民交流 ,客家话在李光耀的竞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帮助他争取了许多华人选民。
给日本人打工
现烧热卖,李光耀学会日语后,很快就用得上了 。1942年7月,李光耀祖父病重,李光耀在日文班毕业后三个星期,他祖父就去世了。
祖父去世使李光耀很难过,祖父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样子古怪的日本人能够打败英国人?
英国统治新加坡100多年,仅仅在十几天就被日本人赶跑了。11万日军,不仅打败了比他们数量多得多的英军, 而且俘虏了13万英军,真的令人不可思议。
李光耀的祖父在新加坡有一个日本朋友下田,祖父去世前几天,李光耀的父亲曾经登门拜访过他,他帮助父亲在日本军部找了一份工作,负责管理石油供应。下田也为李光耀找了一份差事,在下田公司担任书记,日常工作是抄写内部文件,并且用复写纸留下书信的副本。不久下田公司关闭了,李光耀也就“失业”了。
后来,李光耀做过许多事情,如贩卖小商品、贩卖农具,与朋友一起加工制作胶水并且出售等等。
1943年末,李光耀看到日本“报道部”招聘,这是日本人的电信媒体部门,主要从事电报编译工作。李光耀去应聘,他的工作是处理同盟国通讯社发的电讯,包括路透社、合众社、美联社、塔斯社和中央社的电讯,我把各个战线发来的电报分别整理成新闻稿,把英文翻译成日文,再经过他们修改后送去广播。工作时间是东京时间晚上7点开始,一直到次日天亮。李光耀写道,这项工作从1943年末开始,到1944年底为止,前后工作约15个月。
秩序在法律之先
日本占领新加坡只是短短三年多的时间 ,而这个时期却是李光耀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李光耀从一个学生走向了社会,学会了怎么做生意,后来又为日本人工作等等。从日本人如何治理国家中他学到了许多东西。
李光耀在回忆录里写道:“三年零六个月的日治时期,让我学到的东西,比任何大学所教的东西都多。关于谁说了算,甚至改变效忠对象的争论,是由日本的枪炮、日本军刀和日军暴行解决的。”
中国有句古话:知罚不知恩。李光耀认为:秩序在法律之先。首先是社会秩序,其次才是法律,稳定压倒一切。 管理国家必须要有“高压手段、铁腕政治。 所以又有人说他是:独裁者、政治强人、太上皇等等。
李光耀反对殖民主义,但是又学习英国的管理制度。他反对日本的侵略,但是又学习日本的管理方法。
在日占时期,有多方政治力量,英国、马共及日本人。在反对日本侵略的问题上,李光耀与英国、马共是站在同一条战线的。
日本投降后,李光耀既与英国站在同一条战线反对马共;同时又与马共站在同一条战线,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人民行动党的创始期间,有多名人员有共产主义思想。他们属于“亲共”,而李光耀属于“非共”,与马共既合作、又斗争。在“反对殖民”这个问题上“合作”,大家都希望赶走英国殖民者,实现自主独立;在谁来执政的问题上却存在“斗争”。
英国人当时也想让新加坡独立,但是害怕政权落到共产党人的手里。
李光耀说:“英国人回来后,却再也无法重建过去的威望和帝国统治,他们于是到处寻找一群有能力接管,却又不会让共产主义取代的人们,我们就是这样进入(政治)的。我和我的许多同僚都经历了同样的经历。因此,我们没有寻找政治,而是政治找上了我们。”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6日,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3天后,又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 日本在8月15日无条件投降了,英国反攻马来西亚的的计划也没有实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躲过了一场“解放”战争。

图为1949年9月12日,由板垣征四郎带领的日本代表团,在新加坡市政厅内,正式向盟军最高统帅蒙巴登元帅投降。
日本投降后,向各个国家进行了赔款,几乎所有的东盟国家都获得了战争赔偿,就连没有参加战争的泰国也获得了战争赔偿。
具体赔偿如下:
菲律宾 8亿美元;
缅甸 2亿美元;
越南 3900万美元;
老挝 278万美元;
柬埔寨 417万美元;
印度尼西亚 8亿美元;
泰国 150亿日元;
马来西亚 2500万美元;
新加坡 2500万美元。
1966年10月25日,日本外相椎名悦三郎访问新加坡,在与新加坡外交部长拉惹勒南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就战争赔偿一事达致协议,日本决定交付新加坡5千万美元,其中2千5百万是“赠款”,另外2千5百万元是“贷款”。
在日本向各国战争赔款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属于非战胜国赔款,中国等7个国家放弃要日本赔款。

图片:日本战后向各国赔款一览
“向前看”就是“向钱看”。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冤家宜解不宜结。李光耀对日本的态度,就是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立场上的。他认为日本人侵略新加坡所犯下的罪行是历史问题,应该“ 向前看”。“向前看”就是“向钱看”!“ 为了“ 向钱看”,必须“ 向前看”;只有 “ 向前看”才能“ 向钱看!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钞票“不来事”。 新加坡的外国投资中,约四成来自美国,三成多来自欧洲,近两成来自日本。日本人最实在“道歉”就是给新加坡“送钱”,来新加坡投资,因为新加坡的发展离不开日本等西方国家的投资。 如果一边请日本请来投资,一边又在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岂不是一只手在端着人家的饭碗,一只手在砸人家的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