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经济陷寒冬、裁员大潮暗流汹涌,我们该何去何从

2020年03月02日   •   8万次阅读

推开隔离门--疫情之下我们如何面对生活

引言:人性在灾难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我在2003年出版了《推开隔离门》一书,里面收集了几篇有关SARS 非典型肺炎的文章,时隔16年历史的车轮重蹈覆辙, 2019年岁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再度卷土重来。

当年的SARS 非典,是指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冠状病毒,于2002年在广东省顺德市首次爆发后,并引发各界恐慌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传染病流行致人于死的事件,并扩散至全球的一次全球传染病疫潮。

当年的疫情造成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774个病人死亡。直至2003年7月16日,疫情逐渐因天气原因逐渐被消灭,同年9月2日所有病人出院康复。

2019年岁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每个人、家庭、企业和社会,都蒙上了一层生活中的阴影。

有些人和家庭成员患病了;有些人成为疑似病例、有些机构和组织成为病毒传播处;或被隔离,待诊断,愁云惨雾,整个世界乌云密布,大地充满着黑暗,似乎看不到阳光。

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担忧、恐惧、焦虑、愤怒等情绪纷至沓来,包括对于当下,和未来的不确定,人民措手不及,十分悲观、无奈, 甚至不知如何是好,不知何去何从?

企业界方面,每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是要经历各种磨难的;越是在至暗时刻,越考验一个企业家的格局与境界。

在这当中,让我们再次看到人性在灾难面前,如此不堪一击。面对灾难和不幸,特别是瞬间迸发的意外,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与调整。

今天我想从个人的修行、家庭的教育和企业的治理三方面来探讨。希望能帮助大家释放压力,解决问题!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天灾人祸的到来,可以让我们深深意识到:唯有当个体平和,才会给世界带来平安。

看似外在发生的事情,其实可以内向探索,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为什么发生、如何应对和克服困难 。

暂时被孤立、被隔离,对某些人来说未必是坏事。借这个机会禅修,开启生命和智慧的能量;静坐、内观、禅修,静思与封闭的时空,也是人生的一种筛选,我们可以借闭关修习的 机会,淘洗、过滤和抛开那些浪费生命的东西、人事与关系。

美好与轻快的感觉,其实更多时候来自割舍、放下和清空,就像我们常说的断舍离。

有一首唐朝的禅悟诗《黄檗禅师》这样写道: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是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真的想把烦恼除掉,此事非比寻常,对自己的心念的看管,要象放牛的,人拉牛鼻子一样不放松,免得牛吃庄稼,这样收心专注的刻苦参禅;若不是体验过一次寒风透澈入骨,寒冷到极端痛苦的经历,怎么会品味到梅花香气直冲鼻子的特殊感受呢?

面对疫情时,个人不同的认知模式

1. 黑天鹅出现的危机

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强调人的镇定、稳定、不慌张作用,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强调企业自身的能力,而非环境的约束。

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与不确定性相处,与动荡的世界相处。

2019年岁末出现的这只黑天鹅危机,给所有的行业都会带来很大的冲击!特别是旅游业、餐饮业、航空业、电影娱乐事业、线下教育培训事业等。

例如2020年的春节档电影娱乐事业,由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中国多地影院宣布春节期间停业,大年初一全国所有票房,收获只有181万元,而去年大年初一的票房则有14.58亿元,约为去年的千分之一。这完全是不可预测的,而且对院线以及中国电影行业带来沉重的打击!

这就是新冠病毒这个黑天鹅的影响!

2. 认知的颠覆与崩溃:蝴蝶效应

17世纪之前,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忽然有一天,人们看到了第一只黑天鹅,随着这个黑天鹅的出现,人们认知彻底崩塌,一切秩序都面临着推倒重建。

黑天鹅寓意著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完全在意料之外,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

最可怕的是:“黑天鹅事件”之后,紧接着的往往是“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指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乃至于巨大的连锁反应。

3. 疫情下的不确定性,会持续发生,所以我们所需要的,不仅是直面它的勇气,更需要有认知它的能力,与它共处的能力。如何做到这一点?

3、1、核心是改变自己,与时俱进。

亦即我们需要开始要求自己,接受疫情下的不确定性,把现实的不确定性变为经营背景。

3、2、我们已经不在一个,原有的、熟悉的经营环境下展开经营活动,而是要用新的方式,和认知,去理解当下的情况。

3、3、我们要知道终局在哪,由终局开始思考。觉察、自我修养,哲学中的理学、心学都如是;另外一类是严肃性的知识,它是要去改变自己,包括自己的组织和团队。我们要学得很深,并且要落地实践。

家庭与社会方面

有些人在灾难面前,喜欢隐瞒真相,有些人喜欢制造谣言,这两者又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完全用眼睛去看信息,还需要用脑去思考信息。在家里修行、隔离,心平气和地体验著无所事事的闲静。

越是关键时刻,越是需要独立理性思考。难得所有人都宅在家里, 利用这段时间,宅出精气神,读书、做运动、对疫情做思 考、对2020年经济做形势的预判......

历史上的庚子年出现过几次大灾难:1960的大饥荒;1900的庚子拳乱,庚子赔款;1840: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780的大飓风;1720的马赛大瘟疫 ...

从历史到现实,启发我们思考:以人为本,这对家庭与企业到底意味着什么?对每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病毒是全世界的挑战。比尔·盖茨说,如果有什么东西在未来几十年里可以杀掉上千万人,最大可能是某个高度传染的病毒,因为我们在防止疫情的系统上投资很少,我们还没有准备好预防一场大疫情的发生。

1854年,英国小说家狄更斯在《家常话》创刊号,向经济学家发出了人性化的呼吁——“没有一点人性的勃勃生机和人性的温暖,政治经济学就只是一具骷髅”。

狄更斯呼吁的背景是,英国正在遭遇19世纪以来的第三次霍乱,伦敦10天就有500人死亡。

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是当时英国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

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但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惊人扩张中,不注重城市规划,在狭小空间里造了尽可能多的住宅,拥挤、潮湿,没有采光和通风系统,加剧了公共卫生的恶化。

城市缺乏完善的供水管道、排水、排污系统,大众生活区粪便堆积,脏物污水肆意排放,伦敦绝大多数居民的饮用水来源是被严重污染的泰晤士河。

恶化的公共卫生状况和大规模传染病、流行病的爆发,以及政府应对疫情的无效,使社会强烈认识到公共卫生改革的必要性。

以查德威克为代表的改革团体认为,改革需要建立系统的卫生计划,仰仗一批有专业技术的管理人员,在一个由法律保障的行政框架中实施,还要解决地方卫生职责划分不清、地域分管不明、缺乏整体规划、效率低下等问题。

在查德威克等推动下,英国议会1848年通过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也称《查德威克法案》;1875年又通过了一部法案,表明政府下决心承担卫生责任。

地方获得了更多的权力,也被赋予了更广的责任,包括排污、食品监察、垃圾集中、传染性疾病、医院、街道清洁、住房管理等所有公共卫生领域。

公共卫生管理的能动性正式由国家立法认可转至地方当局,地方第一次有了充分的管理系统,有效地处理公共卫生问题。

英国的这场改革,建立了凸显国家责任的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基本模型,也奠定了英国福利国家制度的基础。

要体现一个社会的善良,各级医院就是其面孔;要体现一个社会的良知,让人民群众病有所医、及时善治,就是其镜子。

要从习惯上变革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小心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这次疫情给人们带来生活习惯上的改变,保守的估计也得持续三个月,而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

21 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 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而如果一个人呆在家里,每天都用手机 APP 买菜、买肉、买米、买水果、买零食,试想一下 21 天之后,他可以出门去逛商场超市了,但是很多人依然会选择用手机买菜、买肉、买米、买水果、买零食,因为习惯了。

1/2
下一页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