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冷知识:这九个地区原来都以动植物命名

2022年07月24日   •   6840次阅读

(黎晓昕制图)

作者 黎晓昕

果说新加坡有个地区,兔子、松鼠和孔雀满街乱跳,蚁粉们知道这是新加坡的什么地方吗?

红蚂蚁从小到大只在卡通片看过这样的情景,想不到最近到乌节路一带跑步减肥时,还真的碰上了这些动物们在那里“齐聚一堂”。

其实,这些都是地名:

“兔子”路(Jalan Arnap)

“蝙蝠”路(Jalan Kelawar)

“孔雀”弯( Lengkok Merak)

如果红蚂蚁生活在1830年代,然后也选择在这几条街上大批出没,说不定现在也有条“红蚂蚁路”。

新加坡地名真的非常丰富有趣,每个地名不仅承载着岛国发展演变的历史,更体现了岛国多元种族的文化特征。“新加坡地名印记”的第一篇,就带大家一起去见识哪些地名源自动物或植物。

(黎晓昕制图)

以动物命名的地点 一、实龙岗(Serangoon)—— 源自鹭鸶或敲锣赶老虎 坊间有一种说法是,实龙岗河本来有许多鹭鸶(Ranggong)栖息,Serangoon是由一种鹭鸶的马来名称“Sa Ranggong”以讹传讹而来”。据说这种鸟类体型小,一身黑白色羽毛,它究竟长什么样子已无从查证。

另一种说法则是,当地居民敲锣打鼓驱赶老虎。马来语“Serang dengan gong”的意思就是“敲锣来吓跑”的意思,说快一些听起来就是“Serangoon”。 实龙岗路最早于1828年出现在地图上,是新加坡最早的马路之一。实龙岗路将实龙岗河、梧槽河与加冷河连接起来,是南下北上的一条必经之路。实龙岗的一端是印度人聚集处,另一端则是潮州人的村落。二战结束后,实龙岗路上段一带成了潮州人和天主教徒的聚居地。

照片摄于实龙岗路上段。20世纪初,新加坡共有六条电车轨道,其中一条连接实龙岗路和加冷路。其他包括直落布兰雅路至吉宝路、丹戎巴葛路至芽笼路、安森路至约翰斯顿码头、勿拉士峇沙路至实龙岗路,以及谐街至登路。(Wordpress)

二、巴弗罗路(Buffalo Road)—— 源自水牛

巴弗罗路就位于我们熟悉的小印度。 小印度早期有个牛只交易场,因此这一带有不少马路的名称都与牛有关。巴弗罗路(Buffalo Road)顾名思义,就是源自英语的Buffalo(水牛)。另外,这里还有加宝路(Kerbau Road)和伦布路(Lembu Road)也与牛只有关。马来语“Kerbau”指的是水牛,Lembu则指的是牛。

牛只和水牛是新加坡最早的交通工具。18至19世纪期间,无论是载人、载货或载水,全都得靠它们。(Roots.sg)

三、惹兰安纳 Jalan Arnap —— 源自兔子

马来话“Arnap”指的是兔子。这个地方就位于乌节路一带格兰芝路(Granges Road)附近。 毗邻的街道都以动物命名:惹兰克拉哇(Jalan Kelawar,“蝙蝠”路)、惹兰都派(Jalan Tupai,“松鼠”路)、麟谷安沙(Lengkok Angsa,“鹅”弯),还有麟谷美叻( Lengkok Merak,“孔雀”弯)等。

估计这一带早期是不少动物们的快乐天堂,毕竟乌节路(英语指的就是“果园”)附近有许多果园,盛产可供动物们大快朵颐的美味果实。

惹兰安纳 (Jalan Arnap)、惹兰克拉哇(Jalan Kelawar)、惹兰都派(Jalan Tupai)、麟谷安沙(Lengkok Angsa)和麟谷美叻( Lengkok Merak)都在毗邻。(Street directory)

以植物命名的地点 一、樟宜(Changi)—— 源自樟宜树

“樟宜”是一种树的名字。这一带早期栽种了大量的樟宜树,其中一棵高达76米的百年樟宜树,成了当时的地标,也成了该地区的名字。

整整一世纪,这棵参天大树都被标注在地图上,直到二战期间,由于担心被日军炮兵用来作为测距的参照物,英军就赶紧把树给砍了。

当年位于樟宜一带的百年樟宜树的高度非常具有辨识度,周围的屋子和树木(右图)与之相比,都显得渺小。(habitatnews)

二、淡滨尼(Tampines)—— 源自铁树

“Tampines”源自马来语的“Tempinis”,指的是强硬耐久的长叶子鹊肾树,俗称为铁树。

在20世纪初,这里原本是一大片长叶鹊肾树树林,这种树在马来半岛属于最优质的木材之一。由于广泛被砍伐使用,到了1960年代时,这片鹊肾树树林全被砍伐干净了。

淡滨尼树的植物学名为“Strebulus Elongate”,叶长、树干和树叶破损后会渗出奶白色液体。(联合早报)

三、甘榜格南(Kampong Glam)—— 源自格南树

马来语“kampong”指的是村庄、“Glam”(又写为Gelam)则是格南树。这一带早期种满了这类长叶千层白树,因此莱佛士将这里取名为甘榜格南。格南树用途广,居民常用它的木头来造船、用叶子来制成药油,果子晒干碾碎后,可以制成黑胡椒粉。

格南树的叶子具抗菌、抗炎和镇痛的特性,可治烧伤、感冒、消化不良、流感和疼痛。(国家公园局)

四、武吉知马(Bukit Timah)—— 源自雨林树或锡山

马来语“Bukit Timah”指的是锡山,但这个地方其实没有锡。至于以往是不是产量不多瞬间被挖光,则无从查证考究。另一个较为可信的说法,则是“Timah”其实是“Temak”的音误,而“Pokok Temak”刚好就是这一带常见的高大雨林树。

“Temak”的学名叫Shorea Curtisii,这种雨林树最高可长到20层楼高,是实惠的木材树。(国家公园局)

五、万礼(Mandai)—— 源自一种树或人们洗澡的河流

万礼的名称可追溯到1828年由殖民地政府官员富兰克林和杰克逊所设计的新加坡发展计划(Franklin and Jackson Plan of Singapore)。

当时在他们所绘制的地图上,已有标注“万礼河”(R. Mandi)。在这之前的旧地图里,这一带则被标注为“万礼山”(Bt. Mandai)。

据说这里的地名源自“Pokok Mandai”这种树,不过也有可能是人们将“Mandi”误称为“Mandai”。马来语“Mandi”指的是洗澡,意味着当时的村民可能将这里的河流当成“公共澡堂”。

万礼公园连道环境清幽。(维基百科)

六、三巴旺(Sembawang)—— 源自三巴旺树

三巴旺树的植物学名为“Mesua Ferruginea”,一般生长在溪流边,最高能生长至30米。这一带早期有许多三巴旺树,因而得名。

1830年,殖民政府委任菲利普·杰克逊中尉(Lieutenant Philip Jackson)开发这一区。他在绘制的地图上将这里的河流标为“双溪三巴旺”(River Tambuwang), 现被写成“Sungei Sembawang”,相信就是因为这里种有三巴旺树。

到了20世纪初,三巴旺地区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橡胶种植园。1928年,英殖民政府在三巴旺兴建海军基地后,这里就成了禁区。

据说现在到三巴旺公园停车场还能看到一棵三巴旺树。(互联网)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5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