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爆料】

2018年11月05日   •   1万次阅读

报道称,美中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已经围绕贸易争端展开了一场关税大战,美国对价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则对价值11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目前尚不清楚美国商务部的行动将对福建晋华的运营产生何种影响。

报道称,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这家中国公司的新工厂可能得益于“原产美国的科技”,而该公司增产将威胁到美国芯片制造商的长期生存能力。

“当外国公司从事与我们的国家安全利益相悖的活动时,我们将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国家安全。”罗斯表示,“将晋华列入实体名单将限制其威胁我们军事系统关键部件供应链的能力。”

报道指出,根据“出口管理条例”,对晋华所有商品、软件和技术的出口、再出口及转让都需要取得许可证。美国商务部表示,此类许可申请的评估将适用拒绝推定。

报道称,美国企业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德里克·西塞斯(Derek Scissors)指出,晋华是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潜在全国冠军之一,并与其主要竞争对手美光科技存在争议。

他认为,虽然这个决定在短期内主要有利于美光,但特朗普政府的意图是从长远开创如何对待中国国有企业的先例。

而《日本经济新闻》10月30日的报道指出,此前,美国半导体企业美光科技起诉晋华集成电路侵犯其知识产权。在中美围绕高科技领域的技术主导权之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估计此事将成为新的火种。

报道称,美国商务部规定向晋华集成电路出口半导体制造设备等美国产品之际,需事先获得批准,不少观点认为向晋华集成电路销售产品在事实上将变得十分困难。关于实施制裁的原因,美国商务部指出晋华集成电路使用源自美国的技术生产DRAM存储器,对面向美军系统供应半导体的美国企业的经营产生了影响。

据报道,围绕晋华集成电路侵犯知识产权,此前已经打响了法庭大战。美光2017年以台湾半导体厂商联华电子(UMC)窃取其企业机密,并交给晋华集成电路为由,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法院发起诉讼。一方面,联华电子也于2018年1月起诉美光。中国的法院7月向美光发出临时禁售令,禁止美光在华销售产品。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30日也关注到该事件,并指出,美商务部将福建晋华公司列入受限名单。如此,美国对这家中国公司的产品、软件和技术出口、再出口和供应,只有在提供美颁发许可证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而一般情况下申请许可都会遭拒。

报道称,美国早前对一系列中国电讯设备制造商进行了制裁,并限制中国公司在美国销售电信设备。

小编点评:美国指责多家中国公司涉嫌窃取技术、倾销、以中国政府名义秘密偷窥用户个人信息,尽管美国官方并没有证实中国公司偷窥用户信息的说法,但媒体报道经常提及。

一周杂谈

完成了一次次谢幕后

金庸这次真的退出江湖了

香港媒体30日报道称,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镛)于2018年10月30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金庸儿子查传倜以一句“下午走了,很安详!”向媒体证实。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金庸的侄孙女、艺人查家雯回应称:“感谢大家的关心,金庸大师会永恒流传于我们心中。”

台湾团体“原子邦妮”的主唱查家雯是金庸的侄孙女。查家雯接受媒体采访时正在录音还没接到消息,直到数小时过后,她才表示:“谢谢大家关心,感谢金庸大师的作品,及所有栩栩如生人物,自青少年时期陪伴我,激发我对文字文学的热爱,也深深影响着如我一般的读者们,一起重新审视了待人处事的方法甚至是价值思维。相信他的精神将会穿越时空限制,永恒流传于我们心中。”

据成都商报客户端援引香港作家陶杰消息称:金庸去世时并没有留下什么遗言,据了解,他今年身体一直不太好,“年龄逐渐增大,出现器官衰竭的情况。说话也不太清晰。”目前成都商报记者能够了解到的情况是,金庸先生的后事应该会对公众公布,但葬礼会小规模举行,不会对公众开放。但接下来会安排一次公众的追思会。

一部百年武侠小说史,自还珠楼主以下,名家辈出,惟金庸名头最盛、享誉最长,横扫华人世界。他以汪洋恣肆的想像力,十余年间写下15部作品。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联中的14个字,正是他14部武侠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还一部不在其中的,便是《越女剑》。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金庸开始武侠小说的创作,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

1955年,《大公报》下一个晚报有个武侠小说写得很成功的年轻人,和金庸是同事,他名叫梁羽生。那年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即将完结,而他的创作又到了疲惫期,于是,报纸总编辑邀请金庸将武侠小说继续写下去。

虽然此前从未写过小说,但凭借他对武侠小说的了解与喜爱,金庸还是答应接替梁羽生的任务。他把自己名字中的镛字拆开,做了一个笔名,《书剑恩仇录》正是他的第一部武侠作品,作品一炮而红。

此书成功之后,金庸又在短短的几年内创作了《碧血剑》《雪山飞狐》和《射雕英雄传》等作品,一时间风靡全港。十余年间,他写下15部洋洋大作。

80年代初,广州一家杂志开始连载《射雕英雄传》,金庸的武侠小说正式进入内地。时至今日,即便你始终不曾看过他的原著,但其作品在两岸三地不断被改编成的影视剧,可能也是陪伴你成长的一个标志。

翁美玲 1983《射雕英雄传》饰黄蓉。来源:金鹰网

李若彤 1995《神雕侠侣》饰小龙女;1997《天龙八部》饰王语嫣。

虽然作家王朔曾批评金庸小说是现代社会四大俗之一(还包括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和四大天王),但金庸倒不觉得这是一个坏的批评,他说俗就是接近很多人,或者很多人喜欢它。

确实如此,金庸的武侠小说受到了社会各阶层读者的欢迎,他曾获得了两岸三地最高领导人的接见,也被普通的男女老少所喜爱。1972年,《鹿鼎记》连载结束,金庸宣布封笔时,不少读者为之遗憾。

1924年,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宁的一个书香世家。海宁查氏是世家望族,康熙年间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进入近现代,查家还出现过实业家查济民,教育家查良钊,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诗人查良铮(穆旦)。

而金庸族谱旁系姻亲关系中,也有很多大家熟悉名字,比如:

徐志摩——金庸的表哥(金庸母亲徐禄是徐志摩的堂姑妈);

蒋百里——金庸的姑父(著名军事家蒋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是金庸的同族姑母);

钱学森——金庸的表姐夫(蒋百里的女儿蒋英是“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的妻子)

琼瑶——金庸的表外甥女(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了琼瑶的三舅袁行云)

……

在书香环境的熏陶下,金庸度过了安逸的童年时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3岁的金庸随学校南下,开始了千里跋涉的流亡之旅。由安至危、由富到困,但金庸没有在战乱的颠簸流离中颓丧。

15岁的时候,金庸和两位同学一起合作,编了一本《献给投考初中者》,根据招考的题目,做些模范答案给学生看,大概相当于今天《五年模拟三年高考》这类的参考书。这个书做得很成功,让他们赚了很多的钱。

有人说,金庸是最会赚钱的文人侠客,这一点,金庸在中学时候就已颇显锋芒。而看起来温和宽厚的金庸,年少时性格也有十分狷狂的一面。

在上学时,因不满学校的某些行为,他写文讽刺过训导主任,也在大学时与训导长争辩过,结果便是遭遇了两次被学校开除的命运。最惨的是第二次被开除后,因为没有钱,他衣食都没了着落。金庸向一位蒋姓表哥求助,才解决了生计问题。

求学期间的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想成为一个外交官。但因历史原因,他还是跟外交官的梦想擦肩而过。后来,金庸在另一所学校念起了国际法,而这段法学知识背景以及他后来的经历与声望,为他谋得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1985年他被聘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作为武侠小说大家,这个身份或许是他享誉最盛的。而另一个在金庸一生中不可磨灭的标签,便是报人,一个杰出的报人。

1947年,他进入上海《大公报》,从三千名投考者脱颖而出。第二年,《大公报》香港版创刊,金庸被派入香港,那年他24岁。当时的香港与上海相比,并不发达,但金庸说,“我一生很喜欢冒险,过一点新奇的生活。”

作家李敖曾在节目中批评金庸武侠小说“那写得什么玩意”,他说侠义部分金庸自己没一样做得到,“不讲真话、不做真事”。不过,作为报人金庸,他似乎并不是李敖所说的那般。

1959年,35岁的金庸创办《明报》。他说:“我办《明报》的时候,就是希望能够主持公正,把事实真相告诉给读者。”

他的社评文章,高峰期每日一篇,他的武侠小说,几乎也是以日更的节奏推进,数十年间无间断。

在这般工作状态下,还有个颇有趣的故事。当年《天龙八部》在《明报》连载时,金庸曾数次离港外游。小说连载不能断,他便请好友倪匡代笔。在小说第89回中,阿紫的双眼被丁春秋戳瞎,这个情节其实是倪匡写的。后来,金庸则以换眼治疗手段让阿紫复明了。

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评,奠定此生基业,30年时间,金庸将《明报》塑造成香港极具影响力的报纸。

而这份报纸开办之初,只有六千份的发行量。在困难的时候,所有职员的的薪水都打了八折。金庸说,“是大家和我一起捱了下来。”

金庸一生经历极其丰富,获颁荣衔甚多,他是著名的武侠小说家、是一代杰出报人、是学者、是华人文化界的重要的人物之一等等,见证了上世纪中国无数重大历史事件。

1972年,金庸封笔;1989年,《明报》创刊三十周年的日子,金庸卸任社长职务;90年代,金庸将《明报》集团卖给商人,退出商界;2007年,金庸辞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职务……

作家李敖曾在节目中批评金庸武侠小说“那写得什么玩意”,他说侠义部分金庸自己没一样做得到,“不讲真话、不做真事”。不过,作为报人金庸,他似乎并不是李敖所说的那般。

在完成了一次次谢幕后这次,他真的退出江湖了。

小编点评:儿女情长今犹在,江湖侠骨已无多。再见,金庸;再见,江湖。

看完一周爆料

小伙伴们有何独到见解

欢迎点击右下角与我们留言分享哦~

上一页
2/2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379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7695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