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爆料】

2018年11月05日   •   1萬次閱讀

報道稱,美中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已經圍繞貿易爭端展開了一場關稅大戰,美國對價值2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中國則對價值11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

目前尚不清楚美國商務部的行動將對福建晉華的運營產生何種影響。

報道稱,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在一份聲明中指出,這家中國公司的新工廠可能得益於「原產美國的科技」,而該公司增產將威脅到美國晶片製造商的長期生存能力。

「當外國公司從事與我們的國家安全利益相悖的活動時,我們將採取強有力的行動來保護我們的國家安全。」羅斯表示,「將晉華列入實體名單將限制其威脅我們軍事系統關鍵部件供應鏈的能力。」

報道指出,根據「出口管理條例」,對晉華所有商品、軟體和技術的出口、再出口及轉讓都需要取得許可證。美國商務部表示,此類許可申請的評估將適用拒絕推定。

報道稱,美國企業研究所中國問題專家德里克·西塞斯(Derek Scissors)指出,晉華是中國半導體行業的潛在全國冠軍之一,並與其主要競爭對手美光科技存在爭議。

他認為,雖然這個決定在短期內主要有利於美光,但特朗普政府的意圖是從長遠開創如何對待中國國有企業的先例。

而《日本經濟新聞》10月30日的報道指出,此前,美國半導體企業美光科技起訴晉華集成電路侵犯其智慧財產權。在中美圍繞高科技領域的技術主導權之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估計此事將成為新的火種。

報道稱,美國商務部規定向晉華集成電路出口半導體製造設備等美國產品之際,需事先獲得批准,不少觀點認為向晉華集成電路銷售產品在事實上將變得十分困難。關於實施制裁的原因,美國商務部指出晉華集成電路使用源自美國的技術生產DRAM存儲器,對面向美軍系統供應半導體的美國企業的經營產生了影響。

據報道,圍繞晉華集成電路侵犯智慧財產權,此前已經打響了法庭大戰。美光2017年以台灣半導體廠商聯華電子(UMC)竊取其企業機密,並交給晉華集成電路為由,向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法院發起訴訟。一方面,聯華電子也於2018年1月起訴美光。中國的法院7月向美光發出臨時禁售令,禁止美光在華銷售產品。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30日也關注到該事件,並指出,美商務部將福建晉華公司列入受限名單。如此,美國對這家中國公司的產品、軟體和技術出口、再出口和供應,只有在提供美頒發許可證的情況下才能實現,而一般情況下申請許可都會遭拒。

報道稱,美國早前對一系列中國電訊設備製造商進行了制裁,並限制中國公司在美國銷售電信設備。

小編點評:美國指責多家中國公司涉嫌竊取技術、傾銷、以中國政府名義秘密偷窺用戶個人信息,儘管美國官方並沒有證實中國公司偷窺用戶信息的說法,但媒體報道經常提及。

一周雜談

完成了一次次謝幕後

金庸這次真的退出江湖了

香港媒體30日報道稱,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鏞)於2018年10月30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金庸兒子查傳倜以一句「下午走了,很安詳!」向媒體證實。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報道,金庸的侄孫女、藝人查家雯回應稱:「感謝大家的關心,金庸大師會永恆流傳於我們心中。」

台灣團體「原子邦妮」的主唱查家雯是金庸的侄孫女。查家雯接受媒體採訪時正在錄音還沒接到消息,直到數小時過後,她才表示:「謝謝大家關心,感謝金庸大師的作品,及所有栩栩如生人物,自青少年時期陪伴我,激發我對文字文學的熱愛,也深深影響著如我一般的讀者們,一起重新審視了待人處事的方法甚至是價值思維。相信他的精神將會穿越時空限制,永恆流傳於我們心中。」

據成都商報客戶端援引香港作家陶傑消息稱:金庸去世時並沒有留下什麼遺言,據了解,他今年身體一直不太好,「年齡逐漸增大,出現器官衰竭的情況。說話也不太清晰。」目前成都商報記者能夠了解到的情況是,金庸先生的後事應該會對公眾公布,但葬禮會小規模舉行,不會對公眾開放。但接下來會安排一次公眾的追思會。

一部百年武俠小說史,自還珠樓主以下,名家輩出,惟金庸名頭最盛、享譽最長,橫掃華人世界。他以汪洋恣肆的想像力,十餘年間寫下15部作品。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聯中的14個字,正是他14部武俠小說書名的第一個字。還一部不在其中的,便是《越女劍》。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金庸開始武俠小說的創作,是一次很偶然的機會。

1955年,《大公報》下一個晚報有個武俠小說寫得很成功的年輕人,和金庸是同事,他名叫梁羽生。那年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即將完結,而他的創作又到了疲憊期,於是,報紙總編輯邀請金庸將武俠小說繼續寫下去。

雖然此前從未寫過小說,但憑藉他對武俠小說的了解與喜愛,金庸還是答應接替梁羽生的任務。他把自己名字中的鏞字拆開,做了一個筆名,《書劍恩仇錄》正是他的第一部武俠作品,作品一炮而紅。

此書成功之後,金庸又在短短的幾年內創作了《碧血劍》《雪山飛狐》和《射鵰英雄傳》等作品,一時間風靡全港。十餘年間,他寫下15部洋洋大作。

80年代初,廣州一家雜誌開始連載《射鵰英雄傳》,金庸的武俠小說正式進入內地。時至今日,即便你始終不曾看過他的原著,但其作品在兩岸三地不斷被改編成的影視劇,可能也是陪伴你成長的一個標誌。

翁美玲 1983《射鵰英雄傳》飾黃蓉。來源:金鷹網

李若彤 1995《神鵰俠侶》飾小龍女;1997《天龍八部》飾王語嫣。

雖然作家王朔曾批評金庸小說是現代社會四大俗之一(還包括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和四大天王),但金庸倒不覺得這是一個壞的批評,他說俗就是接近很多人,或者很多人喜歡它。

確實如此,金庸的武俠小說受到了社會各階層讀者的歡迎,他曾獲得了兩岸三地最高領導人的接見,也被普通的男女老少所喜愛。1972年,《鹿鼎記》連載結束,金庸宣布封筆時,不少讀者為之遺憾。

1924年,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寧的一個書香世家。海寧查氏是世家望族,康熙年間創造了「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的科舉神話。進入近現代,查家還出現過實業家查濟民,教育家查良釗,九葉派代表詩人、翻譯家詩人查良錚(穆旦)。

而金庸族譜旁系姻親關係中,也有很多大家熟悉名字,比如:

徐志摩——金庸的表哥(金庸母親徐祿是徐志摩的堂姑媽);

蔣百里——金庸的姑父(著名軍事家蔣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是金庸的同族姑母);

錢學森——金庸的表姐夫(蔣百里的女兒蔣英是「航天之父」「兩彈一星」功勳錢學森的妻子)

瓊瑤——金庸的表外甥女(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了瓊瑤的三舅袁行雲)

……

在書香環境的薰陶下,金庸度過了安逸的童年時光。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13歲的金庸隨學校南下,開始了千里跋涉的流亡之旅。由安至危、由富到困,但金庸沒有在戰亂的顛簸流離中頹喪。

15歲的時候,金庸和兩位同學一起合作,編了一本《獻給投考初中者》,根據招考的題目,做些模範答案給學生看,大概相當於今天《五年模擬三年高考》這類的參考書。這個書做得很成功,讓他們賺了很多的錢。

有人說,金庸是最會賺錢的文人俠客,這一點,金庸在中學時候就已頗顯鋒芒。而看起來溫和寬厚的金庸,年少時性格也有十分狷狂的一面。

在上學時,因不滿學校的某些行為,他寫文諷刺過訓導主任,也在大學時與訓導長爭辯過,結果便是遭遇了兩次被學校開除的命運。最慘的是第二次被開除後,因為沒有錢,他衣食都沒了著落。金庸向一位蔣姓表哥求助,才解決了生計問題。

求學期間的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想成為一個外交官。但因歷史原因,他還是跟外交官的夢想擦肩而過。後來,金庸在另一所學校念起了國際法,而這段法學知識背景以及他後來的經歷與聲望,為他謀得另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1985年他被聘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作為武俠小說大家,這個身份或許是他享譽最盛的。而另一個在金庸一生中不可磨滅的標籤,便是報人,一個傑出的報人。

1947年,他進入上海《大公報》,從三千名投考者脫穎而出。第二年,《大公報》香港版創刊,金庸被派入香港,那年他24歲。當時的香港與上海相比,並不發達,但金庸說,「我一生很喜歡冒險,過一點新奇的生活。」

作家李敖曾在節目中批評金庸武俠小說「那寫得什麼玩意」,他說俠義部分金庸自己沒一樣做得到,「不講真話、不做真事」。不過,作為報人金庸,他似乎並不是李敖所說的那般。

1959年,35歲的金庸創辦《明報》。他說:「我辦《明報》的時候,就是希望能夠主持公正,把事實真相告訴給讀者。」

他的社評文章,高峰期每日一篇,他的武俠小說,幾乎也是以日更的節奏推進,數十年間無間斷。

在這般工作狀態下,還有個頗有趣的故事。當年《天龍八部》在《明報》連載時,金庸曾數次離港外游。小說連載不能斷,他便請好友倪匡代筆。在小說第89回中,阿紫的雙眼被丁春秋戳瞎,這個情節其實是倪匡寫的。後來,金庸則以換眼治療手段讓阿紫復明了。

一手寫武俠,一手寫社評,奠定此生基業,30年時間,金庸將《明報》塑造成香港極具影響力的報紙。

而這份報紙開辦之初,只有六千份的發行量。在困難的時候,所有職員的的薪水都打了八折。金庸說,「是大家和我一起捱了下來。」

金庸一生經歷極其豐富,獲頒榮銜甚多,他是著名的武俠小說家、是一代傑出報人、是學者、是華人文化界的重要的人物之一等等,見證了上世紀中國無數重大歷史事件。

1972年,金庸封筆;1989年,《明報》創刊三十周年的日子,金庸卸任社長職務;90年代,金庸將《明報》集團賣給商人,退出商界;2007年,金庸辭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職務……

作家李敖曾在節目中批評金庸武俠小說「那寫得什麼玩意」,他說俠義部分金庸自己沒一樣做得到,「不講真話、不做真事」。不過,作為報人金庸,他似乎並不是李敖所說的那般。

在完成了一次次謝幕後這次,他真的退出江湖了。

小編點評:兒女情長今猶在,江湖俠骨已無多。再見,金庸;再見,江湖。

看完一周爆料

小夥伴們有何獨到見解

歡迎點擊右下角與我們留言分享哦~

上一頁
2/2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