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也和政府的一系列“亲和民意”的政策相关,比如EP的门槛就从10年前的月薪2K+一路提高到了目前的近4K,而且会在2020年底增加到5K

和一系列减少外劳的行动:

可以看出新加坡2011年大选之后明显缩减了外劳人口,并且在2013年人口白皮书引发争议之后数字直接腰斩甚至减到负数。
那么按照当初预测2030年总人口6.5M-6.9M来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主力人口的增加预测居然也都是外国人,要比现在增加600K-800K。

难怪这个白皮书当年公布就引起了新加坡本地人的聚集抗议。

我们再来看目前1.68M外国人的构成:

41%是WP,17%是SC/PR/EP等的DP家属,15%是女佣,12%是SP,11%是EP,4%是学生。
其中WP的工作本地人肯定是不会做的:

SC/PR/准证的家属先不提,15%比例的女佣会不会引起本地人的反感?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樟宜机场主席告女佣事件,感受下堂堂总统功绩奖章获得者、凯德集团创始主席家里的女佣待遇:

那么偏偏占据本地外国人口第四、五位的SP/EP族群,引起了国会大讨论呢?
网友挺直白的:

讽刺的是,这些SP/EP恰恰是最有希望(至少是新加坡政府希望引进的)拿到PR/SC并扎根新加坡的人群。
政府也在国会苦口婆心的表明立场

还要面对反对党的作秀,连“须由新加坡人担任总裁”这种话题也能拿到国会讨论:

看来当权者任重而道远。
总结下本文提到的新加坡面临的人口危机:
1. 人口中位数年龄不断增长,老龄化严重
2. 本地劳动力人口总数不断下降
3. 出生率持续下降并且没有减缓趋势
4. 如果不引进外来人口,居民总人口可能会在5-10年后下降
5. 养老金、公积金制度和经济增长面临重大压力
和政府在人口问题上的长期重要解决之道和我的一些看法:
1. 保持每年引进2w+的新公民SC,维持公民总人口稳定
2. 保持每年增加3w+的永久居民PR,维持本地劳动力人口稳定
3. PR人口稳定在50w+并且是新公民人口的主要来源
4. SP/EP人口目前38w+并且是PR人口的主要来源,如何调整这个群体的总数和比例是政府的重点工作
5. 如果要在2030年如期增加SC人口到3.6m-3.8m以抵消部分老龄化的影响,那么势必每年还要净增加1w公民,也就是引进3w+,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6. PR人口近10年都没有超过55w,并且近5年都维持在52w+,在SP/EP收紧的影响下,政府短期可能“挤压”这个族群,但长期每年引进3w左右的底线不能动,因为要确保政府有“挑挑拣拣”的余地,这点早报写的挺明确的

7. 政府可能会逐步淘汰掉一些“僵尸”PR,也就是拿到PR后离开新加坡的,保留高质量的PR。本人身边最近不少回国PR被取消的例子
8. 从人口比例来说,SP/EP成为PR,要比PR成为SC容易得多,所以想留下来的尽管大胆尝试申请吧,特别是从小就在本地上学的学生SP和高薪EP
9. 另一个2013人口白皮书的细节我们看到,PR是要到60w的,一方面我猜是因为公积金、养老金储备问题,也在另一个侧面说明需要持续引进PR人口的重要性

10. 虽然目前在疫情的恢复期,外来人口话题极其敏感,但是长期来看新加坡一定要保持包容的开放性策略,正如部长所说

而本文就是让普通民众能从另一个视角了解到新加坡政府的苦衷和长期人口策略规划。
不管民众和反对党如何质疑,新加坡政府还是很清楚的认识到关于人口危机: Winter is coming

不过新加坡到了2030年总人口690w?我认为是不可能了。

但是每年持续引进5万人的新移民PR和SC,一定会长期贯彻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