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掀起热议的“女生计算法”,是精打细算还是乱乱算?

2023年10月04日   •   5301次阅读

最近,有一个风靡全球的网络红词“girl math”(女生计算法)。

这个网络红词出自新西兰广播节目“Fletch, Vaughan & Hayley”,今年7月主持人“帮助”拨电进来的听众,将他们的奢侈购物行为合理化时用到这个词汇。

那什么是女生计算法呢?

在送餐平台上,为了达到一定的消费金额来享有免送餐费,会多买一两杯珍珠奶茶。平均下来,每杯的价格就更便宜了。

花了200新元买一条裙子,就说服自己,如果穿上200次,每次仅需1元。

购买昂贵钻戒时,就把它看成是“家传之宝”,日后可以传给孩子或后代。那枚戒指现在等同于打了五折,因为它有了两个主人。如果孩子也有孩子,价格就会降到33%?按这个思路计算,算到这枚戒指基本上免费为止。

简单来说,“女生计算法”就是用物品实际价格除以使用次数。

潜台词则是,女生买东西怎么算都不吃亏,而且女生计算法会让人心情愉悦。

位于乌节路的维多利亚的秘密。(海峡时报)这个神逻辑也存在于新加坡

这个神逻辑,迅速地席卷了TikTok,新加坡也不例外。截至目前,这个标签在平台上的浏览量已经超过5亿5000万次。

在新加坡,TikTok内容创作者Darshen Kunaseharan(29岁)就以女生计算法,来合理化我国节节攀升的拥车证(COE)成价。

在9月20日最新一轮拥车证公开投标活动中,大型及豪华车组(B组)成价报为14万零889元。

Darshen首先将COE成价四舍五入至14万元,然后除以10年的有效期,再将其除以一年的天数,以这个思路,继续除以一天的24小时,再除以一小时的60分钟,将价格降低到每分钟0.02元,这使得在本地拥车基本上是免费的。

Darshen告诉《南华早报》说,女生计算法的概念源于“幽默”以及“错觉” ,虽然并不成立,但它是年轻人对抗生活压力的“应对机制” 。

他解释说,

新加坡的生活压力太大了,开开玩笑何乐而不为。我们要学会偶尔地善待自己、奖励自己是很重要的,别忘记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怎样的生活,取决于我们自己。

“所以,如果你需要一个理由(譬如女生计算法)来说服自己,今天可以多花些钱,买杯冰镇燕麦拿铁犒劳自己,那就去吧。”

另一个本地网红Atiqa Dar就也举了好些“女生计算法”的例子:

如果你买了100元的衣服然后退货原银奉还,就等同于赚到,因为既满足了购买欲,又试穿了,满足曾经拥有。

如果你之前为星巴克预付卡充值了,日后买的每一杯咖啡都是免费的。

如果你现在想买一件售价50元的连衣裙,却等到打折至30元才买,你就算赚了20元。

如果你去逛了很多家商店但没买任何东西,你就等同于“赚到”,因为一分钱也没少。

如果你把买车的钱用在搭德士上,你其实还赚了。

如果你和朋友互相请喝咖啡,就等同于免费喝了杯咖啡。

如果你花50元买了一件衣服,穿过后以二手价40元卖出,你还赚了40元。

和朋友一起去昂贵咖啡厅是一种治愈方式,这比接受真正的治疗便宜,所以你算是赚到了。

如果朋友请你喝了咖啡,你打德士回家就等同于免车费。

乌节路商场313@Somerset人潮汹涌。(联合早报)“女生计算法”变相鼓励过度消费?

有人担心,这种看似新颖有趣的逻辑,会美化过度消费,鼓励不必要的消费。

个人理财专家解释说,

新元走强,加上冠病疫情让年轻人失去了好几年宝贵的岁月,这些都是促使年轻人挥霍的因素,有些人甚至把消费作为逃避残酷经济现实的一种手段。

德佳保险8月对新加坡年轻人消费习惯展开的研究显示,对于Z世代和千禧一代(18至42岁)来说,应对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和建立应急资金都是他们的首要目标,但许多人仍在与债务和储蓄作斗争,当中41%的年轻人支出超过收入,而且52%有背负某种债务。

网络理财漫画“The Woke Salaryman”(觉醒工薪族)联合创办人何瑞明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说,

这些消费习惯的形成,可能是年轻人认为拥有住房或汽车等长期目标越来越遥不可及。

“其实,在许多国家,年轻人已经放弃了传统的‘成年人标志’,比如拥有自己的房子。在某些人群中,更有种只购买短期物品趋势,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永远买不起长期物品。”

他指出,

负债正常化也是另一种趋势。Z世代和千禧一代生活在一个过度消费主义被美化的时代,人们不断在TikTok和Instagram上大谈他们的购物战利品,将购买比所需的更多以及购买超出经济能力范围物品正常化。

“女生计算法”也有性别歧视之嫌

男性也有冲动消费的时候。(海峡时报)

有人认为,“女生计算法”这一趋势不仅助长了不良的储蓄习惯,也加深女性无法妥善处理金的负面刻板印象。

摩根大通前股票交易员Vivian Tu向美国新闻网站《赫芬顿邮报》指出,

尽管她知道“女生计算法”只是个笑话,但她相信“这和说‘女人开车技术不好’有着一样的道理”。

“这可能会延续一种刻板印象,即:女性不擅长理财或数学,或者不认真对待自己的财务状况。”

星展银行财务理财规划部门主管陈勉孜指出,其实在“女生计算法”成为趋势前,“心理账户”的心理提示早就存在了。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心理账户并没有性别歧视之意。

编按:心理账户指的是,人们会把钱分门别类的存在内心不同的账户里。有的是储蓄的,有的是满足虚荣心的,有的是维系关系的,等等。有意思的是,价格的感知在不同的账户里是不一样的。由于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存在,在做购买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以至于做出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陈勉孜举例说,

有男人花了五位数买了一块百达翡丽手表,他也会说这是“免费”,因为这是家传之宝而且会升值,他是在为下一代“照顾”这块手表。

她说,“女生计算法”就像心理账户中的心理提示一样,研究表明,从财务决策和投资中消除情绪并非易事。

她敦促年轻人在购买时,要从整体上考虑自己的财务状况,并掌握好个人的资产负债表。

女生讥讽男性也有“男生计算法”

女生被性别歧视了,也不甘示弱指出男人有“男生计算法”。只不过,这么说取笑的不是男性的数学逻辑或财务决策,而是在性别不公平这个课题上。

有网民解释说,

“男生计算法”是这么一套逻辑:如果他已经倒了垃圾、割了草坪,那其他所有家务就理所当然交给他的伴侣,因为这段男女关系已经很公平。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Erin Spahr | Therapist For Moms (@feminist.mom.therapist)

另一名网民则指出,

“男生计算法”是将身高1.78米四舍五入至1.83米。

网友也说,

如果在政治上,“男生计算法”是你输了数百万张选票,还说自己赢得了选举。就像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特朗普以700多万张选票败给美国现任总统拜登。然后特朗普还在推特上(现为X)先后发了两条贴文,声称选举舞弊,所以是自己赢了并没有输。

特朗普现在面临着试图推翻选举结果的重罪指控。

一些男性还自嘲说,

自己用男生计算法来证明购买60元的游戏是合理的,因为这将占用他120个小时,这意味着他在这段时间内无法惹恼他的女朋友。

当然也有不少人站出来为“女生计算法”辩护。然而,都只是些讽刺手法,大家无需较真。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2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495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