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新马分家的历史迷雾(二):三个民族的命运

2021年03月15日   •   2万次阅读

前情提要:1964年7月,新加坡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种族暴乱。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和马来西亚巫统之间的政治斗争趋于白热化,两党之间的理念之争无法调和。

而一切争端之根源,来自于马来西亚宪法第153条:马来人特权条款。

二、理念之争

(一) 马来人特权的来龙去脉

是时候揭开”马来人特权“的神秘面纱了,这个困扰了新马两国整个60年代,至今依然在折腾马来西亚人民的政治理念,其本质和起源却是来自于马来民族的自卑和焦虑感。这是马来裔精英们为应对本民族在与其他民族竞争中全面落后而打造的政治口号和理念。

早至二战前海峡殖民地时期起,马来人由于在种族竞争中全面落后产生的悲观情绪,直接导致了马来人特权理论的诞生。

至于落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既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也能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

1. 马来人的性格

“真正的马来人是勇敢无畏的……但是他们也比较奢侈,喜欢借债而不擅长还债……他引用谚语,从不喝酒,也很少吸食鸦片……他们实际上是冒险家,因他的国家和人民而骄傲,尊崇他们古老的习俗和传统,尊重既定权威…..他是一个既定的模仿者……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些懒惰……并没有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上面这段描述马来人性格的文字,来自于瑞天咸爵士(Frank Swettenham ),英国人,18世纪初的海峡殖民地总督,第一任马来联邦派驻官。

瑞天咸(右)与马来苏丹交谈

此人在马来半岛任职30多年,自学马来语,从普通民政官员起步,最后升任最高总督,一生之经历也算蔚为传奇,是当时海峡殖民地内最了解马来人的官僚。

他是典型的老派英国”绅士“,这帮人说话办事极有套路。他们从来不对事物发表直接了当的批评,有时候他们损了人,你还要想很久才能明白被损了。

这帮人说话的方式,类似于下图这位:

感谢卡相的表情包

虽然表面上说了不少场面话,其实瑞天咸真正想强调的事实,都在在BUT之后:

"但是(马来人)他们也比较奢侈,喜欢借债而不擅长还债......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些懒惰……并没有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奢侈、不善储蓄、懒惰、不守时,这是英国人的观察结果,也是几乎所有热带民族的通病。

奢侈就无法积累财富无法投资,懒惰不守时在任何生产关系中都是负面因素。

马来人可以是勇敢的采集狩猎者,士兵,航海家,却不是优秀的劳动者,商人,教育家。

当他们面临来自寒温带,特别是以勤劳,重视教育和积蓄的东亚民族竞争时,很快就在经济发展上处于绝对劣势。

更何况,他们面对的不是普通寒温带民族。

他们面对的,是海峡殖民地的经济支柱-华裔。

2. 经济支柱民族

海峡殖民地(1826年至1942年)是由大英帝国建立,以管制马来半岛的政治实体,核心是槟城、马六甲和新加坡三个自由港。

在此基础上,英国人还建立了马来联邦、马来属邦,其实和海峡殖民地是典型“两个牌子,一套人马”,海峡殖民地官员同时也会兼任马来各邦的驻扎官。

海峡殖民地地图:红色为海峡殖民地、黄色为马来联邦、蓝色为马来属邦

马来半岛森林密布,出产木材和各种香料,英国人在雪州发现了锡矿,引入了橡胶树种植大为成功,经济发展急需大量劳动力。

但通过接触,英国人很快发现本地马来人及其他土著“懒惰、不愿意劳作”,并非理想的“潜在劳动力”。

就在一筹莫展之时,英国人惊喜的发现来自中国南部沿海的华裔移民们勤劳肯干,纪律严明,温顺、少有政治诉求,甚至连税收都能直接外包给“甲毕丹(华裔领头人、大老板)”来收取。(其实也是早期华裔的悲哀,勤奋但麻木、不懂给自己争取政治利益)

马来人懒惰,华人能自己工作、自己管理、自己收税,华人移民定居在哪里,哪里就快速繁荣起来。

借用一个时髦名词,当时华裔移民的定居人数,就是是海峡殖民地各位官老爷们的KPI。

又赶上清朝南部闹太平天国,民不聊生,活不下去的福建、广东、海南华裔纷纷下南洋讨生活,导致马来半岛内华裔数量大增。

华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是惊人的,他们从锡矿苦力做起,从橡胶园割胶工人做起,起步可以说是不能更低了。但在短短几十年内,华裔将英属马来亚变成了女王殖民地中的明珠,锡矿产量超过世界50%,在一战期间马来产橡胶也远销欧洲,成为战略紧俏物资。

华裔从近乎奴隶开始迅速爬升,很快就在在社会和经济地位上超越了马来裔。

不得不说,马来裔精英们的感受是很痛苦的,他们自认为是马来半岛的土著居民(虽然其实不是),辉煌的马六甲王国后代,居然被外来种族全面超越。当时在马来人中广泛流传的预言就是:

华人们有钱,进入城市成为中产阶级,马来人沦为马车夫阶层。福建话取代马来语成为民间通用商业语言。

在这种压力的土壤中,“马来人特权”思想产生了。

这是一个当时马来亚贵族阶层以他们的眼光和见识,为马来裔困境做出的诊断,开出的处方。

他们认为:马来土著应该在经济、教育、商业、就业方面享受特权,使他们作为这片土地主人的应得权力。而外来者导致了马来裔的普遍穷困,英语和华语,而不是马来语成为商业语言,是他们落后的根源。

当时的马来人缺乏政治经济学发展理念,所以他们的开出的处方是个典型的治标不治本,副作用还极大的烂方,具体原因我们后续说。

不知道是故意还是妥协,英国人一方面极于依赖华裔的税收和经济贡献,却同意马来苏丹的要求,以”尊重马来人的传统“为理由,承认马来人特权。

在当时的海峡殖民地,各种力量达到了均势,英国人是绝对的掌控者,华人在经济上占优,但马来人在政治上占据优势。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来自远方的陌生民族打乱了这片半岛上三足鼎立的平衡。

(本章对于马来民族性格的分析,为避免有种族歧视之嫌疑,所有主观判断均来自英国人之口,部分评论选自于哈迪所著《马来人困境》一书。)

(二) 三个民族的抉择

从1826年海峡殖民地建立起之后的一百多年间,英国人作为“优势高等种族”,其统治在东南亚从未经历任何重要军事挑战。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当历史车轮滚滚而来,马来半岛安定的和平生活,终于在1941年戛然而止。

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战太平洋,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偷袭了珍珠港。

对这件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势的事件,在中国的历史课本中也花费大量笔墨进行了介绍,但主要集中在战役本身、后续美国参战、太平洋海战以及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而太平洋战争中另外一个不甚起眼的战场,却被无意间遗忘了。那就是由日本陆军发动,目标是占领东南亚,取得橡胶和石油资源,最终攻占澳大利亚的作战计划。

12月8日,就在珍珠港后第二天,马来亚战役开始了。日本陆军按照事前安排的计划,在泰国南部登陆,开始向南进攻。

马来亚战役战场图,来源网络

英国人在东南亚经过100多年的和平圈养,已经完全失去了先祖的勇武。他们龟缩在号称”苏伊士运河以东最强大的堡垒“新加坡不敢出战,军人和政治家们进退失据,丑态百出。

英国人认为北部马来亚原始雨林不适合行军,将所有的防御力量都集中新加坡东南部外海以防备日本海军。而马来之虎山下奉文指挥日军精锐第25集团军,骑着自行车,开着轻型坦克一路向南,势如破竹。

马来半岛上行军中的日军

英国人顽固的认为海战依然是巨舰大炮的时代,从英国本土调来了功勋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贸然向正如日中天的日本帝国海军挑战。

威尔士亲王号刚刚在欧洲参与并狙击了德国俾斯麦号。在此役中,皇家帝国海军以群狼之势强力围攻,将大西洋上最先进的战列舰,希特勒的心头肉俾斯麦号,一举击沉在法国外海。

但太平洋不是落后的大西洋,在这里航母和飞机才是更高维度的主角。

12月10日,距离开战仅三天,皇家海军的骄傲,大英帝国远东舰队的旗舰,就被日本的海军航空兵一举消灭,被击沉在马来西亚东部海岸线。

而这两艘战列舰,是当时大英帝国在苏伊士运河以东唯一的海军力量,加上美国海军在珍珠港遭受毁灭性打击后还在恢复力量中,日本海军趁机长驱直进,占领了南中国海广大的洋面。

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威尔士亲王号

为了防备日本海军,英国人又花费巨资,沿着新加坡东部海岸线修建了大量15英寸(约合381毫米),人称“野兽巨炮”的大口径岸防炮。但由于战略失误,这些巨炮又因为缺乏零件无法转动而成了摆设。

这尊英国人留下的15英尺巨炮,依然耸立在樟宜海岸

1942年2月,英国人千防万备的日本海军没来,反而等来了已占领马来半岛全境的山下奉文和日本陆军,从背后捅了英国人一刀。

日本陆军从柔佛新山,翻过跨海长堤向新加坡发动大举进攻。8万5千名英国、澳新、印度军队向3万日军投降,创造了大英帝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队集体投降事件。

英国驻新加坡军事长官向山下奉文正式投降

2月15日,恰好是1942年的农历大年初一,海峡殖民地首府新加坡陷落。日军进城后,对当地华裔进行了例行的大屠杀。大批华裔被驱赶到新加坡东部海岸,面向大海被日军从背后枪杀。

(当时日本人搞屠杀已经经验丰富,处理经验已经远超南京之时。这种屠杀方式可以管杀不管埋,尸体直接飘走由海洋生物处理掉。)

而大日本帝国奋其余勇,为了得到爪哇岛上的橡胶和石油,继续南下攻击荷兰殖民地印尼。日本全盛时期,兵锋直抵澳大利亚北部。

日本帝国最强大时期,兵锋直抵澳大利亚北部

海峡殖民地内部纠葛了上百年的三种政治力量,英国人、马来人、华人,在日本军队的压力下,第一次现出原型,各自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原来的统治者英国人趴下了,号称最先进最绅士的高等种族,被猴子一样矮小黑瘦的日本人踩在脚下。他们的下场也很凄惨,战俘们被送往泰国修建著名的死亡铁路,十不存一。

1/2
下一页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8892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7695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182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669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4617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4446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275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42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