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鼎翔:裹粽子,展文化

2024年05月31日   •   2565次阅读

位于东海岸路的“金珠”专卖店和娘惹文化馆,经常人头攒动,不只有闻粽香而去的本地人,还有许多想要一窥娘惹文化的外国旅客。

这是黄鼎翔乐见的场景。

作为金珠肉粽的第三代,黄鼎翔一直想做得更多。他希望从祖母的传统手艺出发,宣扬娘惹文化,让更多人看到如切区的独特气息,以及南洋文化的多元性。

展现祖传美食文化

现年41岁的黄鼎翔,是“金珠”黄氏三兄弟中的小弟。他的祖母李金珠从1945年在如切街边卖粽子开始,一步一脚印,发展成了今天远近驰名的金珠肉粽。

▲“金珠肉粽”采用蝶豆花制作娘惹糕点和粽子。

小时候,黄鼎翔和哥哥不时会在如切坊的金珠老店和住家之间来回穿梭,尽管父母不太愿意让他们到店里帮忙,但他们还是学会了裹粽子。12岁那年,黄鼎翔被父母送到澳大利亚念书,令他没想到的是,这段离家的经历让他和家的关系变得更深。

“去了澳洲后,父母才知道原来我的粽子裹得不错,所以每逢学校放假,我就会飞回来帮忙裹粽。身在国外,我也深刻感受到了自身文化的可贵。”

直到今天,在一年中最繁忙的端午节期间,一家人仍会全员出动来裹粽,以应付数量庞大的订单。

▲金珠肉粽创办人李金珠。

走过近80年,黄鼎翔表示金珠始终守护着祖传口味,祖母当年坚持的,他们至今还遵守着。例如,不用肥肉只用瘦肉、裹娘惹粽只用嫩香兰叶、碱水粽里不放馅料等。制作工序上,虽然一些步骤已经以机器代劳,但裹棕的步骤仍是全手工的。

他说:“裹粽的每个细节,都是文化的展现。本地没有粽叶,我们的先辈就用香兰叶来裹粽,这变成了特色,也是传统。还有包碱水棕时,松紧度要拿捏得好,成品才会好。这是美食里的真功夫,应该被正视。”

与文化紧密相连的生意经

黄鼎翔在澳洲修读的是多媒体与科技,后到英国念政治学,回国后曾当过公务员。他于2009年正式加入家族企业,目前担任企业社会责任与业务发展总监。

会计师出身的大哥黄俊荣,是本地知名的娘惹文化“达人”,通过自行钻研而习得娘惹珠绣和服饰制作手艺。他在金珠的娘惹文化馆内开设工作坊,向公众展示娘惹艺术。二哥黄星源则擅长企业管理,曾在日本工作,如今负责金珠的生产与运营。

▲金珠娘惹文化馆,展示黄鼎翔家族收藏的古董家具和物品,常有本地人和游客慕名参观。

黄鼎翔表示,三兄弟原本在各自的领域发展,但过后都因为放不下亲情的牵绊,纷纷在不同的危机时刻回来帮忙父母。

“我们一家是靠粽子养大的。从小我就看到父母的辛劳,白天包完粽子,还得出门送货到深夜,虽然父母从未要求我们继承家业,但我觉得自己有一份责任。”

10多年前,黄家曾尝试扩展生意领域,在刚买下的东海岸路111号店屋开设“金珠小厨”娘惹菜馆。餐馆的菜肴获得好评,岂料后来因人手问题而无奈结业。之后,店屋底层改成了粿粽专卖店,同时售卖娘惹文化纪念品;二楼则成了文化馆,展示著从他们家里搬来的古董家具和物品。

2019年,他们与新加坡旅游局达成合作,成为其中一家访客中心(Singapore Visitor Centre)。冠病疫情过后,他们推出珠绣、烹饪、糕点品尝等活动,希望吸引更多旅客前来探寻娘惹文化。

▲金珠肉粽常与学校合作,让学生上与娘惹文化相关的工作坊。

在如切土生土长的黄鼎翔坦言,他心中一直有个想法——把如切打造成一个文化遗产小镇,而这个小镇应属于包括其他族群文化在内,是整体南洋文化的一部分。

“如切和加东区林立著许多具历史的店屋和住宅、不同种族的寺庙教堂,还有许多传统美食,文化气息独一无二。金珠可以成为其中一个站点,从单纯的粿粽店家,升级成为文化推广者。”

与社会挂钩的良心营运

一代代之间的转变过程总是不易。

黄鼎翔坦言,首先要过的就是父母那一关。无论文化层面还是基础运营,他和哥哥先后提出的许多新想法,开始时都无法得到父母的认同。

以日本的洗米机为例,他表示购入该机器是为了要把原本六至10小时的浸米过程,缩短至15分钟,但父母只有在得知有政府津贴后,才点头答应。他也费了好一番功夫才说服父母把送粽子的工作外包出去,以及开设网店,以减轻店里的人力负担。

▲黄鼎翔(后排左一)与家人的旧照。一家人齐心协力,投入保留娘惹文化的事业。

“出乎意料的是,送货工作外包不久就暴发了冠病疫情,我们的送货需求大增,单靠自己根本应付不过来,幸好外包解决了这个问题。父母看到我们的点子有成效,才渐渐放心,把生意交给我们三人打理。”

目前,金珠的老店、文化馆和两个中央厨房共雇有30多名员工,每天需生产超过1000颗粽子。对于像金珠这样的传统手艺业者来说,找到符合要求的人手往往是挑战。

对此,黄鼎翔大胆向父母提出了雇用自闭症患者的建议,原因是自闭症患者非常适合做重复流程的工作,而且对一致性的要求很高。这有利于粽子的品质管理,而患者如果能学上手,也能拥有稳定的收入。

此外,在疫情前他们也曾请乐龄人士帮忙处理绑粽子用的棉绳,把它们绑成一束一束,让他们打发时间的同时,赚一点外快。

黄鼎翔透露,他花了长达八年,才成功说服父母接受雇用残障者。接下来,如果有机会,他也会探讨和其他慈善组织合作的可能性。“我们希望当一盏灯塔,把助人的意愿传播出去,有需要的人可以来找我们合作。这是祖母从小就教育我们的,能力所及的话,一定要尽力回馈社会。”

在黄家三兄弟的努力下,金珠逐渐建立起独特的品牌文化,并得到了认可,成为157个获得“狮城之心”(Made with passion)标签的企业之一。

接下来,除了继续发展本地的文化事业,他们也计划走向海外,让更多人品尝到娘惹传统美食,看到丰富多彩的南洋文化。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8892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8379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7695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182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5130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495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4617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2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