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个和谐的矛盾体

2019年06月18日   •   1万次阅读

初来新加坡,你一定会惊艳于这里花园般的美景、现代化的设施、洁净的街道,所有这些都会让人油然产生某种安全感和可靠感。但是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新加坡美丽的外表下其实有着更加复杂的运作规则。毕竟,只用一代人的时间就从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新加坡,不可能是个没有故事的地方。

新加坡河的夜景

花园城市

如果你是一位游客,在游玩了新加坡的热门景点后,一定会对新加坡无处不在的环保意识产生深刻的印象。在樟宜机场,行李提取处有郁郁葱葱的“室内森林”;手机充电要靠自己发电,对,就像下图印度裔小哥那样操作。

樟宜机场行李提取处

机场的“全自动”充电装置

在新加坡动物园,你经常会看到野生猴子在这里玩耍,它们住在新加坡的森林里,和你一样,也喜欢偶尔到动物园里溜一溜。

野生长尾猕猴的标示牌

正在互相抓虱子的野生僧面猴

园中所有种类的动物都会有一块介绍相关知识的标示牌,牌子上同时也会强调这种动物的存续状况及其面临的生存挑战。

新加坡动物园也有动物表演,但这所谓的“动物表演”其实是一场大型环保宣传秀。在常见动物表演中出现的训练有素的动物演员们,在这里却是动不动就玩失踪、要哄著劝著才肯上台的小顽皮鬼。而“表演”也只是驯养员带着各种动物上台溜一圈,和台下观众打个招呼(如果它们愿意配合的话)。最有技术含量的表演是模拟因为森林砍伐而失去家园的动物四处逃窜的场面。这里的演员包括在台上表演“逃窜”场面的小浣熊(要放出几只老鼠让它们去追),以及高潮部分同时放飞的一群水禽和鹦鹉。

这种不专业的表演,让我对新加坡动物园产生了极好的印象。

跑来看台上看表演的孔雀

作为世界贮水量第二大的水族馆,新加坡海洋公园同样也没有“正经”的动物表演,能看到的唯一表演就是喂食活动,以及和海星、海螺们的互动(你可以摸摸它们的硬壳)。海豚和魔鬼鱼自由游动,不需要和人类有任何接触。当然,在游览全程都有宣传海洋保护的标示牌。在结束游览前,还有专门宣传全球变暖和海洋污染危害的小展览。

在世界第二大水族缸中游弋的魔鬼鱼

除了能见到各种动物外,在新加坡,更多时候时刻将你包围着的,是丰富的植物群和无处不在的绿化区。

公共建筑中随处可见的绿色植被

新加坡有两处大型花园。其中新加坡植物园是一座有着 150 年历史的花园,是世界上三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花园中,唯一一座热带花园。另一处是海滨花园,它坐落在市中心中央位于滨海蓄水池附近,建立在填海陆地之上。这座花园是新加坡第三任总理李显龙提出的“花园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花园包含两个冷却温室,花穹和云雾森林。建造之初,这两座建筑的设计就以展示生态建筑的节能特性为主要目的之一。花穹是世界上最大的玻璃温室,云雾森林则模仿了热带山区清凉潮湿的环境,雨水通过穹顶表面收集起来并循环制冷。整个花园的设计精密而复杂,同时在建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云雾森林中的巨大室内瀑布

通过精密复杂的设计实现两座室内花园生态功能的 Supertree

新加坡为什么会对环境保护有着超乎寻常的关注?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型国家,国土面积不到中国的万分之一。

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快速转型(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也加速了新加坡的城市化进程。在此过程中,新加坡失去了 95% 的森林;半数野生动物群和植物群都存在于自然保护区中,而这些自然保护区只占新加坡国土面积的 0.25%。

面对已经无法进一步掠取的土地资源和损失殆尽的绿色植被。新加坡采取了两个对策。首先,通过填海的方式扩大国土面积。从独立以来,新加坡已经通过这种方式扩大了 23% 的陆地面积。但这一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因为用来填海的沙土必须来自河床和沙滩,而非沙漠,而这种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巨大的需求量。新加坡从马来西亚、印尼、越南进口了大量的填海沙土,但在近些年,这些国家都对新加坡的沙土进口施行了限制甚至禁运。直到 2016 年,新加坡找到了新方法,开始采用从荷兰学到的围垦方式来填海造陆。

与此同时,因为无法继续扩大自然保护区和野生森林的面积,新加坡开始努力让植物和城市彼此相融。于是,就有了现在的花园城市新加坡。这也是为什么新加坡要如此积极地宣传环境保护的理念,并经常在生态建筑方面做出大胆的尝试。

保姆国家

新加坡另一个极为明显的特征是公共秩序的稳定和居民的文明守礼。这些都很好,但是,这只是硬币的一面。

第一次意识到这件事是在新加坡的公交汽车上,当时人很少,我们也都有了座位。新加坡气候炎热,经常需要补水,在我正要喝刚买来的矿泉水时,我居住在新加坡的朋友制止了我,她说在公交车上喝水是违法的,被抓到会被施以 500 新加坡元的罚款。好吧,虽然有点不近人情,但至少在公共运输上不允许吃喝也是有合理缘由的。

后来有一次,我在新加坡的大街上看到有些墙上画着很有创意的“涂鸦”作品,我很想知道这些作品是哪些艺术家创作的。朋友告诉我,这些画作不可能是个人艺术家创作的,因为“涂鸦”在新加坡被定义为破坏公物行为。例如,前段时间有一个美国人就因为在墙上涂鸦而被判罚了鞭刑,据说连美国总统求情都没有用。

像这样对居民进行“微观管理”的法律法规还有很多。比如,新加坡不销售口香糖,因为有一次有人把口香糖粘在了地铁闸门之间,导致地铁无法正常运行;新加坡大部分地区在 10 点半之后不能卖酒,因为有一次一个醉汉晚上喝多了把公共财物点燃了。另外比如在公共卫生间便后不冲厕所、在不穿衣服的情况下不拉窗帘,都会被处以罚款。

公交车展旁的招贴画,其上内容翻译如下:“在需要的时候,地面反应执法官就在那里。为了保障每个社区的平静与和谐,训练有素的他们致力于减少冲突和暴力。这不只是一份工作,通过守护每一天,这是一份能够真正创造不同的事业。成为执法官,加入新加坡警察。”

2019 年的“世界公正计划”为 126 个国家做了遵纪守法的排名,新加坡排在第 13 位,在秩序与安全方面排名第 1,在执法力度方面排名第 3。但在人权方面,“无国界记者”把新加坡排在了 180 个国家中的第 151 位,在言论自由、媒体自由,以及其他一些民事、政治权利方面,新加坡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都有着很大的限制。

新加坡有着发达国家中最低的失业率,同时对于低收入群体,也提供了各种各样关怀入微的福利。政府会对贫困家庭提供每月 400-1000 新加坡元(2000-5000 人民币)的补助、政府医院免费的医疗,以及孩子上学的学费。新加坡对公民提供的福利包括鼓励居民去公共健身房健身的资金、每一个新出生的新加坡公民会得到高达 16.6 万新加坡元的资助,还包括医疗方面的补助、帮助残疾人的救济金、为贫困学生提供笔记本电脑、各项交通补助,等等。

但同时,新加坡也通过一系列政策严格控制着汽车的数量。新加坡购车需缴纳的关税是汽车市场价值的 1.5 倍,同时还需要竞拍有效期为十年的拥车证(COE),单单拥车证的价格就足够在美国买一辆保时捷 Boxter 了。这也是新加坡街头鲜少出现豪车的原因。

新加坡对居民生活的帮助和限制很容易让人想到东南亚华人精英家庭中家长对家庭成员的支持和束缚。这也是为什么新加坡被公认为一个“保姆国家”(nanny state)。保姆国家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或政策过分保护或干涉个人选择。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对此的回应是:“如果说新加坡是一个保姆国家的话,那么我很自豪自己培养出了这样一个国家。”

新加坡甚至对路边摊也有着严格的管理。马来西亚、印度、中国移民带来的当地美食构成了新加坡极其丰富的饮食方式。这些价格低廉且美味的街边美食都被政府整合成 Hawker Centre(美食中心),新加坡国家环境局会对每个食品摊进行卫生评级。整个新加坡遍布著 114 个这样的美食中心。其中最大的一处坐落于中国城,不仅如此,这里还有一家全世界最便宜的米其林一星餐厅。

位于中国城的美食中心

全球最便宜的米其林一星了凡鸡饭

娘惹文化

所谓娘惹文化是指 15 到 17 世纪之间移民到马来群岛(现在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土生华人(也被称为峇峇娘惹)所形成的文化。

英国总督来福士于 1819 年 1 月 28 日登录新加坡,在他到来之前,新加坡的居民只有约 1000 个马来人以及几个华人,到了 1860 年,新加坡的人口迅速增长至 8 万人,其中半数是华人。

直到 1942 年英国人被日本人打败之前,新加坡一直都是英国殖民地,凭借自身的深水港优势,新加坡逐渐成为东南亚贸易的重要中心。而华人一直是经济精英阶层的重要成员。

1942 年 2 月 15 日,日军在战胜英军并成功占领新加坡之后,展开了预先策划好的针对华人的“肃清大屠杀”。因为华人是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而且有些富有的华人还在经济上支持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抵抗日本。日军当局将以下几类人定为“不欢迎的分子”:

1/2
下一页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3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7182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5814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