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组屋--给国民安个家
新加坡的国民大多不担心自己的住房问题,因为超过80%的人都住在政府为大家造建的价格低廉的组屋里,实现了国父李光耀当年提出的居者有其屋的愿景。
什么是租房?

组屋是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承担建筑的公共房屋,为大部分新加坡人的住所。新加坡的组屋大部分分布在大城市,大部分为二房式,多提供给中下阶层及贫穷家庭居住。新加坡的组屋逐渐减少,政府兴建人民组屋代替组屋。人民组屋与组屋的不同点是人民组屋的住户不拥有房子的拥有权,房子拥有权是政府,政府以租借的方式给予那些在零度木屋计划下,被迫搬走的家庭居住。住户每个月必须缴交房租给政府。

令人感慨的是,新加坡的组屋和中国诗人杜甫还有渊源。建屋发展局大厅的墙上就挂着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著名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加坡执政者的情怀和决心,数百万住在组屋里的新加坡人可能不一定了解杜甫,但实实在在都有了自己的安家之处。
组屋与高级的公寓不同,没有安保系统和游泳池等设施,也没有围墙,大家可以自由出入。而且组屋一般都是一大片连在一起,众多在组屋生活的人口形成了庞大的社区,因此新加坡在设计组屋时都会在组屋的周边建设社区中心、运动场地和超市等公共设施,为民众提供便利的生活。

组屋的颜色是丰富多彩的,那么该如何决定组屋的颜色呢?答案是当地政府采取居民投票的方式,选择票数最多的颜色。

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巴刹和食阁了。每片组屋区域都有“巴刹”(来源干马来语Pasar),也就是小集市的意思。居民在这里可以买齐常见的食材和生活必需品,基本需求如看病、理发等也可以在巴刹里的邻里诊所与理发店里得到满足。

另外,巴刹必有的著名吃饭场所就是食阁。食阁被新加坡人称为Cafe或者FoodCourt,一般建在四面通风的组屋一楼。各种风味的食物摊位排成一排,比如常见的海南鸡饭、川菜、福建菜、印尼菜等。在摊位面前有数排类似干国内大学食堂的座椅,大家在小摊买完饭之后就可以到旁边的桌子上用餐,十几分钟就可以解决一顿饭。很多在新加坡生活的人都不经常做饭,因为直接下楼心食阁吃饭对他们来说更加方便。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