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Tall Order到Standing Tall:新加坡第二代领导人的君子政治

2025年05月25日   •   4275次阅读

读完了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的两本采访传记: Tall Order; Standing Tall

这两本传记是李光耀先生传记Singapore Story 两部曲之后 2020年读过的好书,讲述新加坡故事最好的文本。吴作栋先生也在书后记述:这两本书的目的不是在于讲述自己的政绩。他不需要别人的对他的褒扬。他更在于新加坡故事在李光耀、吴作栋之后,继续闪耀。

《Tall Order》这本传记描绘了新加坡领导权交接的过程,从李光耀强硬、果断的治理风格,转向吴作栋更为温和、包容的领导方式,被称为“Kinder and Gentler”(更温和、更仁慈)。这种鲜明的对比突显了新加坡领导层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期望而采取的有意转变。

“Tall Order” 一语双关,既指艰巨的任务,也形象地暗示了吴作栋在个人和职业生涯中面对的高难度挑战

字面意义

吴作栋身材高挑, “Tall Order” 可以直接联系到他的体型特征,展现出一种幽默感。

身高成为他个人形象的象征,在政治和外交场合中也常被提及。

隐喻意义

指吴作栋作为李光耀的接班人,面临的艰巨挑战:

填补李光耀的政治遗产:接过新加坡总理一职,他需要带领新加坡走过李光耀建立的 “基础阶段”,实现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赢得民众信任:作为一位与李光耀风格截然不同的领导者,他必须证明自己有能力延续新加坡的成功,并开辟新的方向。

这也是对他政治生涯的总体评价,强调他的领导任务难度之高,责任之重。

书出版时,李光耀尚在世,作者并未回避李光耀对吴作栋的评价。众所周知,吴作栋并不是李光耀的首选继任者(这是李光耀在国民大会上,吴作栋在场的情景下,向全国民众讲述的;而且李光耀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开批评吴作栋的演讲能力。)。李光耀认为吴作栋缺乏一些他认为在新加坡早期动荡时期领导国家所必需的特质。李光耀更倾向于选择一位更强势、更果断的领导者,这些正是他在执政期间所展现的品质。吴作栋本人对于坊间传说的“seat warmer”在书中也毫不避讳。历史和民众会给予更公正的评价。

然而,吴作栋的领导方式却非常适合20世纪90年代的新加坡。当时,新加坡社会愈发富裕,中产阶级不断壮大,治理方式需要更多的包容性。吴作栋强调协商与同理心,这使得他能够以更少等级化、更具参与性的方式回应公民需求,为新加坡政治设定了新的基调。

两位领导者之间的对比也反映了关于领导力和治理方式的更广泛讨论。李光耀以务实和高效为优先,有时不惜牺牲异议的声音,而吴作栋则在强势领导与更富同情心、更易接近的风格之间寻求平衡。这一转变彰显了新加坡的适应能力,以及其领导人在应对社会动态变化时的灵活性。

吴作栋大篇幅地提到了他在政治选举中的第一次失败,也是人民行动党(PAP)有史以来败给反对党。这次失败对他无疑是巨大打击,许多人认为他的政治生涯已经结束,甚至国会同僚也刻意回避他。但是李光耀先生认为:He failed the election test, but passed the political leadership examination (他在选举测试中失败,但通过了政治领导力考验).李光耀在他自己的传记中From Third World to First: The Singapore Story 对这次选举失败写道:I was disturbed, not by the defeat, but because I had had no signal from Goh that we might lose. I worried about his political insensitivity(我感到困扰,不是因为失败,而是因为吴作栋没有预警我们可能会输掉选举。我担心他的政治敏感性不足).但是李光耀同时写道:He remained calm and accepted responsibilities(他保持冷静,承担责任).

吴作栋在新加坡的医疗改革中扮演了重要的历史作用。70年代,杜进才提出,新加坡应该像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一样,提供所有的免费医疗。李光耀对这一观点极度排斥,和杜进才发生了的一系列冲突之后,杜进才于1981年卸任卫生部长,退出内阁;吴作栋此时接任卫生部长。他进行了包括个人共同支付(co-pay)制度的改革,设立医疗储蓄账户(MediSave)和医疗基金(MediFund)作为安全网(吴作栋少年时父亲早逝,如果当时有MediFund,父亲的肺结核或许可以被治愈,他靠政府奖学金完成了学业)。拿掉人民口袋里的钱,未雨绸缪存起来将来看病用,很多人不会太理解。杜进才甚至声称:政府对医疗的保障是文明的标志,个人承担(部分)医疗责任是文明社会的耻辱。这无疑需要大众的支持。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设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个人必须得承担起医疗费用,才不会滥用、浪费医疗资源。这套制度有效规避了英国NHS的福利陷阱和美国医疗体系的公平缺失,成功结合儒家储蓄文化与现代社会保障,也是新加坡精英治国(meritocracy)的一个重要补充。时至今日,在我的日常工作中,还可以切身感受到新加坡医疗体系中3M(Medisave, Medishield, Medifund)保障的巧妙设计。新加坡的医疗体系以"3M"为核心:Medisave(强制性医疗储蓄账户)让个人积累医疗资金,Medishield Life(全民医疗保险)保障大病治疗,Medifund(政府医疗救助基金)为贫困人群兜底。这一体系既强调个人责任,又确保全民都能获得基本医疗保障,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其核心逻辑是“共同负担”而非“免费午餐”,值得老龄化社会借鉴。

书中也提到了新加坡一个特色,公积金(CPF)的设计和历史沿革。新加坡公积金(CPF)一直在演化,时至今日,其内容已经很复杂精妙,成为新加坡社会稳定的基石,但也持续面临"政府过度控制个人财富"的批评。书中提到其中一个重要人物是Howe Yoon Chong (侯永昌,我们科一位非常受尊敬的医生是他女儿)。侯永昌在担任财政部长期间推动的中央公积金(CPF)改革,通过将这一制度扩展至住房、医疗等领域,为人民行动党(PAP)奠定了长期执政的社会基础。CPF政策使新加坡成为全球住房自有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并通过医疗储蓄账户增强了社会保障,这些成就成为PAP在历次大选中宣传政绩的重要筹码。然而,该制度也因高强制储蓄率、提取年龄推迟等问题屡遭诟病,特别是在1984年和2011年大选中,CPF争议直接导致PAP得票率显著下滑。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CPF制度如何在保障退休生活与保持政策灵活性之间取得平衡,将继续影响PAP未来的选举表现。这一"社会契约"既成就了PAP的长期执政优势,也随着时代变迁成为其不得不面对的政策挑战。

读这两本书的时候,跨越了2024年底和新加坡2025年的大选。吴作栋在书中提到了新加坡政治的接班人,这和很多国家都不一样。新加坡不完全照搬西方的民主,英美走马灯似的换总统和首相,对于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家来讲风险太大。新加坡必须吸引、培养卓越杰出的人才,担任国家的掌舵人。另外和其他国家的政治生态很不一样的是,政治斗争(在任何地方都会有)不像其他国家那么激烈。(这里可以脑补一下韩国的政治生态)他说到他自己,有意担任总理,但不会去争。李光耀虽然不是首选吴作栋,但是还是让第二代(2G)团队自己推选。那天二代团队的聚会吴作栋迟到了,等他到的时候,大家都已经推举完了——吴作栋担任2G的领导(总理)。他就同意了。

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1996年吴作栋处理的一起事件——时任内阁资政李光耀与副总理李显龙在购买房产时获得的折扣(李光耀和李显龙在玉纳园购买的房产,分别获得了7%、12%的折扣),被质疑是否存在不公平现象。吴作栋在李光耀刚手术后与他在总理办公室谈及此事,李光耀坚持在国会公开调查并辩论此事。虽然国会辩论此事是否合适仍有争议,但足见人民行动党和新加坡对腐败的零容忍。吴作栋在书中强调:“Integrity and incorruptibility are absolute values. They must be white as snow and not white with stains. The world knows that Singapore brooks no corruption. We run a clean ship”(廉洁与不腐败是绝对价值观。它们必须洁白如雪,不容瑕疵。全世界都知道新加坡不容忍腐败,我们治理严明)。曾经,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郑章远因贪污事件自杀,给李光耀留下遗言:“I feel responsible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is unfortunate incident and I feel I should accept full responsibility. As an honourable gentleman, I feel it is only right that I should pay the highest penalty for my mistake”(我对这一不幸事件负责,理应承担全部责任。作为一位君子,我应为自己的错误付出最高代价)。

吴作栋说,写这两本书的目的不是在于讲述自己的政绩。他不需要别人的对他的褒扬。他更在于新加坡故事在李光耀、吴作栋之后,继续闪耀。他说: I come to world unannounced and should leave quietly (我无声无息地来到这世界,也应悄然离去。). 李光耀也拒绝立碑、立像。 “Remember Ozymandias”.

多少政治人物能够做到:事了拂衣去!

读新加坡这些建国先驱和吴作栋的传记的时候,心中不断闪现孔子对于“君子”的描述。新加坡这些建国先驱和吴作栋,他们是西方世界的gentleman,更像是儒家社会的君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如果看到今日新加坡的政治,是否会感叹:“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新加坡政治人物写过很多好书。李光耀本人的自传和书内容丰富,可读性非常强2023年读过的好书;还有前外交部长杨荣文和前副总理S Jayakumar。期待李显龙、尚达曼将来的的传记和对新加坡历史的记述 (如果有的话)。

555

他在新加坡一天花15万新币!全岛收入、生活费大曝光~
2025年05月23日   •   15万次阅读
他们在新加坡地铁上接吻!违法了?这15 件事在新加坡一定不要做
2025年05月25日   •   6万次阅读
别打车!新加坡这9条穿梭巴士,省钱直达景点、医院和商场~
2025年05月24日   •   5万次阅读
变了!新加坡所有公民都受影响!CPF有9样重要改变!
2025年05月24日   •   4万次阅读
从新加坡入境中国又要做核酸了?
2025年05月23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月薪2000 新币,我却当上了“土皇帝”
2025年05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新内阁名单出炉!阵容大洗牌,80后崭露头角!
2025年05月23日   •   2万次阅读
新议员火速回应居民诉求拆除斜坡 网民以为帮倒忙其实有说法
2025年05月24日   •   2万次阅读
全球最高?!新加坡部长、总理、总统的工资都是怎么算出来的?
2025年05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又领先一步!无人驾驶巴士正式上线,连司机都要失业了?
2025年05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的纸片楼又火了,具象化了《楚门的世界》,它居然还有这个作用
2025年05月25日   •   1万次阅读
猜不到吧!掌握内地富豪最多秘密的人,居然藏在新加坡
2025年05月24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新内阁名单出炉!四十多岁就当部长的可不少!
2025年05月23日   •   1万次阅读
如果来新加坡旅行,只想参观一栋建筑,就非他莫属
2025年05月27日   •   1万次阅读
竟有好几万新币补贴!新加坡在职妈妈一共可以拿多少钱?
2025年05月27日   •   9576次阅读
​三年净利破200亿新元!华侨银行CEO黄碧娟的东盟 大中华“金融桥”战略
2025年05月25日   •   9063次阅读
在新加坡捡到漂亮黄鹂鸟,能带回家养吗?
2025年05月27日   •   8379次阅读
去美元化时代来临,新元走向世界?
2025年05月29日   •   8037次阅读
新加坡为无人驾驶铺路!从组屋到商厦,全岛上下车点将改造
2025年05月28日   •   7866次阅读
新加坡这13个巴士换乘站点附近,竟然藏着这么多米其林美食、公园!碧山、勿洛都有
2025年05月26日   •   7695次阅读
为什么新加坡不流行考公务员?甚至还有点儿“缺人”
2025年05月28日   •   7524次阅读
在新加坡生活太贵太累?其实你只是没用对这10个生活细节(收藏级清单)
2025年05月24日   •   7182次阅读
为什么新加坡能成为全球治安指数第一城市?
2025年05月25日   •   7011次阅读
新加坡人一生绕不开的3件事:CPF、补贴、组屋制度,一篇搞懂!(建议收藏)
2025年05月27日   •   666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