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三喜临门"?新加坡,你有点过分了

2021年01月30日   •   3万次阅读

相比于去年的第四名,新加坡今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自1995年成立以来,透明国际的旗舰研究产品“腐败感知指数”(CPI)已成为全球公共部门腐败的领先指标。该指数通过对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名对腐败的相对程度提供年度快照。

2020年的CPI通过13轮收集专业评估与商界看法的调查后,统计180个国家和地区的清廉指数,得分都从零(高度腐败)到100(非常干净)。

新加坡在2018年与2019年以及2020年连续三年获得85分,属于高度清廉国家

是新加坡天生与贪腐绝缘吗?

并不是。新加坡如今对腐败的零容忍,皆是源于曾经腐败的过分泛滥。

1959年,新加坡摆脱殖民,实现独立,李光耀担任新加坡首任总理。他环顾四周,发现新加坡是这样的:

“我们病得不轻,贪婪、腐败、颓废盛行。曾经为了人民而战的自由战士正在掠夺人民的财富,社会在倒退。”

在这种环境下,李光耀带领的人民行动党甚至把反腐败作为竞选口号,提出了“铲除贪污”的竞选纲领,其竞选道具是高举的扫把,意即扫除贪污。他们以此赢得了人民的支持。

从贪腐盛行到清廉度居世界前列,新加坡用了近60年。

这近60年的时间里,新加坡走出了一条强硬的反腐之路

首先,新加坡授予了调查腐败行为的贪污调查局极大的反腐权限

1959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成为执政党,总理李光耀誓言与腐败决裂,并授予贪污调查局莫大权力,贪污调查局成为新加坡真正的反腐利剑。

随后在1960年,新加坡颁布了《反贪污法》,并于1963、1966、1981、1989年先后进行了几次修订,使之日臻完善。

《反贪污法》严密、详细、具体而又全面,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赋予贪污调查局极大权限

有权在没有逮捕证的情况下逮捕嫌疑人;

有权没收贪污罪犯的全部受贿财物;

有权检查和冻结嫌疑人的银行账户,甚至可以查其家人账目;

有权入室搜查、检查和扣押认为可以作为证据的任何物品;

有权对所有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跟踪,暗地调查。

李光耀也给贪污调查局设立了一套最高标准的自查机制,可以自上而下查,可以平行互查,也可以自下而上查。而且,贪污调查局出现任何问题,由局长担责。

有了“利剑”,也有了“剑谱”,新加坡就以此剑挥向那些贪腐现象: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新加坡政府的反贪工作从来都是坚决执行,没有特权,没有侥幸,也没有大小。

新加坡反腐有一个响亮的口号:

“让腐败者在政治上身败名裂,让腐败者在经济上倾家荡产!”

只要腐败,不管是谁,严惩不贷,对高级官员一视同仁,敢拍苍蝇,也敢打老虎。

就连李光耀本人也曾经受到指控,称他和儿子李显龙买房收回扣,消息一出来公众哗然,当时的总理吴作栋立即下令调查。后经调查和议会辩论,所谓“回扣”只是正常商业行为。

根据新加坡法律,不管行贿性报酬给予或未曾给予,接受或未曾接受,只要“同意给予”或“同意接受”,均被视为犯罪;不管贿赂性报酬的接受者已经行动或未曾行动,或“无意这样做”,均被视为犯罪。

不管是行贿还是受贿,不管贿赂是否已成事实,贿赂这件事本身就会受到惩罚,不存在任何侥幸

而且,新加坡反腐可以说是“细到针眼里”。

《反贪污法》对“报酬(贿金)”未作最低金额的说明,因此,即使收受最少金额的“报酬(贿金)”,也可作为贪污受贿处理。这就是说,在一定情况下,给予或接受1元钱,也可以算作行贿或受贿,并受到坐牢的处罚。

所以,不管是一包咖啡,一支烟,还是天文数字,本质上没有大小之分只要涉及贪污受贿,就是零容忍!

在这样严格的肃清贪污之下,每个人都自然而然地不敢去贪。

但严刑峻法不是新加坡反腐的唯一法宝,政府提供的高薪也让官员不必为一点蝇头小利犯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薪养廉”

如今,新加坡的公务员可以获得与市场水平持平的薪水,不必贪污,也完全能够过与自己身份地位相称的生活。 除正常月薪外,公务员的收入还会包括业绩奖励、年终奖金、优秀奖金,医疗福利、住房优惠、集体保障等福利以及优厚的公务员退休养老金。

所有这些制度安排,足以保障政府公务员无需寻求薪俸以外的收入,即可获得稳定的生活来源,足以使他们无需借助贪腐即能过上一种与其社会地位相称的体面的生活。

这也就使得政府公务人员没有必要去贪,从而有效斩断了政府公务员贪污受贿的内在动机

而之所以发展成为一个在全世界有口皆碑的廉政国,还要归功于新加坡成功的廉政教育

新加坡的廉政教育强调全民教育、早期教育 。新加坡廉政教育的对象不局限于公务员,也不仅针对成年人,而是面向全体公民。

所有新加坡公民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接受廉政教育,几乎普遍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贪污是可耻的。于是自然而然地,没人愿意去做可耻的事。

总的来说,政府对于反腐反贪的坚持、机构与立法的联合作用、坚决执行的反贪工作以及“高薪养廉”与“廉政教育”的积极推行,都是新加坡廉政建设最有力的工具。这也才有了今天在全世界廉洁指数排名中位居前列的新加坡。

03. 宜居之城,优秀!

根据人力资源顾问公司ECA国际(ECA International)于1月27日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尽管新冠疫情导致许多城市的排名下跌,新加坡今年仍连续第15年蝉联全球外派员工最宜居城市

其实新加坡的“宜居”老早就是一个重复了不知多少次的优点。而这次的“宜居”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的评选是针对外派员工进行的。

外派员工们到底为什么15年来一如既往地对新加坡情有独钟呢?

首先是因为新加坡优越的基础设施和整洁的环境

说到宜居,就不得不提自然环境。位于热带的新加坡四季皆夏,除了室外热点,偶尔雨下得大点,几乎没有什么自然灾害。

新加坡还是著名的花园城市,绿化做得非常好,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活在这里,望着随处可见的绿色,心情都会不自觉得愉悦起来。

这里的环境也非常整洁,走在路上,几乎见不到垃圾,要多干净有多干净。

基础设施方面,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的发达与开放程度都非常之高,有着丰富的投资和就业机会。

此外,这里的住房条件好,还是世界闻名的美食天堂,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和每区都有的综合购物中心更是让出行和购物成为无比便利的事情……在衣食住行这种基础需求上,大概没人能在鸡蛋里挑骨头。

更不用说世界排名前列的医疗水平、几乎每个公园都有的运动设施以及诸多其他便利之处了。

其次是因为新加坡的社会安定、犯罪率低

新加坡已经不止一次被评为全球最安全的国家了。在这里,不用担心半路冲出个歹徒,不用担心一个人走夜路,也不用担心食品安全。

有条件的外派员工还可以将自己的长辈和孩子都接过来,让孩子享受世界一流的双语教育,让老人享受完善的养老设施,一家人共同在新加坡生活。

最后,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公平社会

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文化多元。因此,新加坡也是一个社会包容性很强的国家,一直倡导种族和谐,以及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可以说,来到新加坡工作,几乎不用担心社会融入有多难。

而且,新加坡职场比较简单,不需要为了谈业务而经常喝酒应酬,深夜而归;也不需要为了升职或促成业务而送礼不断。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才是成功的关键,这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更加公平

ECA国际亚洲区域总监关礼廉透过文告指出,新加坡的基础设施优越、污染水平低,加上有不少外来人士社群,能够继续吸引外派员工

相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新加坡还会继续保持这样的优势,吸引更多的外派员工到这里工作和生活。

我们生活在新加坡,生活在这个承载着诸多美誉的小岛上,享受着这里整洁的环境、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便利的生活。

但正如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新加坡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也正离不开一个个努力建设这片美好家园的人的努力。

只有不懈奋斗,才能变得优秀。

你我共勉。

资料来源:

1. 联合早报:调查:我国连续15年被评全球外派员工最宜居城市

2. 联合早报:新加坡在最新全球廉洁榜上排名第三

3. 联合早报:亚太区个人化医疗服务 新加坡居榜首

上一页
2/2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5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9405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