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总统哈莉玛6月23日宣布,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建议下,正式解散国会,颁布选举令。
这意味着2020新加坡大选正式打响,各党派正式候选人提名日为6月30日,而最终的大选将在7月10日举行。
新加坡国会实行一院制,议员由公民投票选举产生,任期5年,占国会多数议席的政党可组建政府。这是新加坡第13届国会选举,全国共设14个单选区和17个集选区,议席数由89个增至93个,需要参加投票资格的选民共有265万多人。
哈莉玛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由于新冠疫情,此次选举将与以往选举非常不同,选举规则将有不小的变动。
于此同时,现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目前已经确定将会卸任职务,那么从1965年新加坡独立以来就一直执政至今的人民行动党会提名哪个新候选人?下一届总理将会是谁?便成了外界最关心的问题。
于此同时,执政党新冠疫情应对情况和外籍劳工等议题又会给大选带来怎样的变数……
01. 2020大选有何不同?
今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大选规则与往年相比有很大变化。
1)首次不办群众大会
新加坡选举有史以来,首次不办群众大会。2020届大选只能通过网上直播线上群众大会,当局将提供场地进行直播录制。候选人可选择申请在特定时段使用这些场地,进行网络直播。而关于直播场地与使用时段的详细安排,则要等选举令状颁布后公布。

少了人声鼎沸的现场群众大会,网上选战会是怎样的一幅光景,选民的热情会受到影响吗?网上容易聚也容易散的人气,或许会让选情更加捉摸不定,可以预见政治谈说网红和意见领袖在这期间的网上言论也会更活跃,带来另一种选战景象。
2)增设选区竞选广播
因为无法举办包括群众大会在内的竞选集会,选举局决定增加各政党的电视广播宣传时段,首次增设选区竞选广播。单选区候选人可有一次三分钟广播,四人及五人集选区分别有12分钟和15分钟广播。选区竞选广播将通过新传媒5频道播放。候选人可以自由选择任何一种官方语言发言。
3)增加政党竞选广播播放平台
跟上届一样,来届大选会有两场政党竞选广播,而且会在19个电视和电台频道播放,比上届的13个来得多。
4)竞选广播车禁播音乐
政党可在竞选期间使用竞选广播车,不过候选人不能现场发言或播放视频和音乐,以避免吸引群众聚集。当局也不允许政党在投票日隔天,通过广播车进行谢票活动。
5)支持者不能在提名中心聚集
提名日当天,当局不允许支持者进入提名中心或在中心外聚集。提名中心情况将在电视和网上直播。
6)支持者不能在集合中心聚集
当局也不允许在投票夜,有任何集合中心让支持者等待开票结果。选举官将通过电视直播宣布开票成绩。
完整的大选规则和变化对比可以从下图中清晰一览:

02. 为什么是王瑞杰?
从1965年新加坡独立以来,人民行动党(PAP)都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每届大选的胜利。一般人民行动党提名的候选人,都被默认将成为新加坡下一届总理。
所以,党内的候选人竞争可能是比大选更要变幻莫测的事。此前,关于人民行动党下届接班人的预测一直层出不穷,王瑞杰、陈振生、王乙康和黄循财等人都曾是被外界“议储”的人选。
在人民行动党领导高层每次换届中,最敏感和引人关注的位置不是主席和副主席,而是助理秘书长。因为助理秘书长作为秘书长的李显龙最心腹的手下,也大概率就是李显龙选择的接班人。
也就是说,直到新一届人民行动党的第一助理秘书长人选确定后,这个“储君”之位才算是尘埃落定。
2018年11月23日,PAP公布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完整名单,其中的大部分人将成为新加坡下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

其中,第一助理秘书长的人选花落王瑞杰。名单公布后,继续当选为人民行动党秘书长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第四代领导班子已形成共识,由王瑞杰担任领导。
而当时,王瑞杰要求曾经呼声很高的陈振声担任副手,后者也已经答应。陈振声目前担任新加坡贸工部长,他被委任为人民行动党第二助理秘书长,预计也将在未来的内阁中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半年之后,2019年4月23日,李显龙宣布内阁职务调整,两名副总理张志贤和尚达曼卸下副总理职务,任国务资政。而财政部长王瑞杰升任成为唯一的副总理,并将在李总理出国时担任代总理,同时继续掌管财政部。
王瑞杰升任内阁副总理,就完成了党内和政府内阁中接班就绪的职务任命,他在李显龙总理卸任后,接替成为新加坡第四任总理基本上已无悬念。

实际上今年已经58岁的王瑞杰,在第四代领导班子中年龄偏大。而且,三年前突然中风入院,更令不少人担忧他的健康状况是否能够应付领导新加坡的高强度工作。所以,他曾一度不被人看好能够接班。
而且,你可能不会想到,在2011年才步入政坛,从政经验只有短短8年,并且只领导过两个政府部门的王瑞杰,到底凭什么从众多部长中脱颖而出,C位出道?
1)李光耀点名:“我最好的首席私人秘书”
在新加坡,只有总理和内阁资政才配有首席私人秘书(Principal Private Secretary)在身旁处理大小公务。在公共服务体制里,这些人可谓是公务员中的翘楚,精英中的精英,必须通过层层筛选和面试才能脱颖而出。
公务员首长叶成昌、樟宜机场集团总裁李绍贤和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都曾担任李光耀首席私人秘书。
李光耀向来对公务员有超高要求是众所周知的,成为了领导人的随行助理,必然更是时刻受到检验。

王瑞杰于1997年至2000年之间,担任李光耀的首席私人秘书。从李光耀2013年出版的传记《李光耀观天下》来看,王瑞杰当时不仅过关了,还被李光耀盖章认证为最杰出的好帮手。
他当时在书中如此写道:“王瑞杰,现在的教育部长,是我历来最好的首席私人秘书。” 由此足见王瑞杰的才智与能力。
有趣的是,向来说话犀利的李光耀当时大赞王瑞杰能力的同时也不忘“黑”他一下,书中接着道:“唯一可惜的是他个子不高,这在群众大会上是有区别的。”
2)央行行长到财政部长,没人比他更懂新加坡经济
新加坡内阁里的两大金融才子,一个是副总理尚达曼,另一个就是王瑞杰了。
王瑞杰在2005年至2011年之间担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相当于中央银行)局长,六年来领导金管局应对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突发事件。
彼时,保持新币稳定、银行体系健全,以及维持企业与投资者对新加坡的信心,是王瑞杰身上最沉重的担子,如今也成为了他最亮眼的政绩。

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任职期间的王瑞杰
英国《金融时报》集团出版的《银行家》在2011年评选王瑞杰为“亚太区最佳中央银行行长”时指出,金管局对金融危机迅速作出反应,有效地保障新加坡金融体系的良好运作。
尽管新加坡经济在2010年逐渐复苏时,当时的通货膨胀压力还未完全显现,但金管局坚持两度收紧货币政策,后来也被视为正确而有力的预判。
全球金融危机已是10年前的事,对于多数人而言,当时雷曼兄弟崩塌掀起的一波波金融震荡或许早已是模糊不清的前尘往事,但在王瑞杰看来却仿佛历历在目,更以“恐怖”、“可怕”形容那段暗无天日的时期。
“我望着远处的海港,那是非常可怕的景象。平常你会看见起重机正在移动,货柜也在移动,整个海港是繁忙的。在情势最严峻时,海港显得非常安静,你知道吗?” ——2018年9月《联合早报》访问
2015年担任财政部长至今,王瑞杰在多次相关访问中也谈到金融危机对他的影响。在过去五年主持财政预算案工作期间,他宣布了多项帮助企业和员工转型、进军国际市场、培养新型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计划。
在民间不断有呼声要求政府挪动更多税收补贴医药费和生活费时,王瑞杰也坚持维护长期的财政可持续性。
四年贸工部常任秘书、六年金融管理局局长加四年财政部长的经验,使王瑞杰比其他第四代领导班子成员更了解新加坡经济发展的过去与未来,也更明白了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3)从生死边缘抢救回来,身体比中风前还健康
2016年5月,王瑞杰在内阁会议上突然晕倒,紧急送院后被诊断出是脑动脉瘤破裂造成出血性中风。王瑞杰动手术后留院45天,同年6月25日出院,8月22日恢复工作,康复过程十分顺利,除了消瘦些许,跟中风前几乎没什么差别,令不少人又惊又喜。

王瑞杰去年出任行动党第一助理秘书长时受访透露,中风后的康复情况非常良好,医生鉴定他已完全无碍,最新体检报告也显示他的健康比以往更好。
“我的体重减轻了一些,那是因为我如今更健康,花更多时间在运动上。”

他当时也强调,若非对自己的健康有信心,他也不会接受第一助理秘书长的任命。
“我是在咨询了医生、参考过体检报告,并清楚自己的体能后才接受的。我一直非常认真地考虑这项任命,尤其是确保我的健康状况允许我这样做。”
当时,《联合早报》曾用“按下去又竖起来的不倒翁”来形容王瑞杰的坚韧。
4)领导重大全国性项目?他都交出满意答卷
2011年从政至今,王瑞杰三次被李显龙总理委以重任,领导大型全国项目——2012年的“我们的新加坡对话会”、2015年庆祝新加坡独立50周年的金禧庆祝活动,以及2016年的未来经济委员会。
每一项任务在当时都是备受各界关注,且深具战略意义。
2011年5月大选,新加坡选民对政府政策不满,直接反映在选举成绩中。行动党当年的得票率减少超过6个百分点至60.1%,还丢失了一个集选区。
在那次大选步入政坛的王瑞杰当选后领导全国对话会工作,成为执政党展现检讨与聆听民意决心的最佳代表,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到新加坡各地举办对话会,收集各界新加坡人对政策和国家发展方向的反馈。

2012年“我们的新加坡”全国对话会
2015年独立50周年庆祝活动所承载的非凡意义自然不必赘述。
庆祝活动长达一年,从官方到民间社团都在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如何协调多方同时达到全民同乐的目标,颇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