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雨一直下,妈妈这个是啥蘑菇?能吃吗?额

2020年07月12日   •   3万次阅读

《蘑菇课》

一本有思考有故事有意思的纪实文学。这本书并不是“青少年必读书目”但是在我的心目中,这本书兼具了文学性、科普性和哲学思考,是一本实实在在的青少年适读书,里面有趣的大山里的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非常吸引一年级的茅根,他很喜欢让我一遍遍读其中的段落给他听。

这本书也让我对中国的科普作者刮目相看,胡冬林是作家却兼有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道家对于自然的思考。

令人惋惜的是这位深入长白山驻守6年的科普作家三年前因病离世。

他的主要作品有《青羊消息》《拍溅》《蘑菇课》《原始森林手记》《狐狸的微笑》《鹰屯》《野猪王》《巨虫公园》等。我将为茅根一一搜集来读,作为长白山保护的阅读主题。

下文是我所摘录的《蘑菇世界的真谛》片段,请感受一下这位作者的笔风。

蘑菇世界的真谛(片段摘录)

作者生动的描写:

生长灰树花的那片森林是一座橡树红松的混生林,全是遮天蔽日树龄在两百年的大树。人仿佛置身于树木巨人的世界,肃穆、宁静、阴凉、疏朗。林下杂木、灌丛稀少,走起来省力,目光能望出很远。一声轻响,两只狍子的暗黄身影蹿进树林深处,白屁股像白灯似的闪闪远去。眼前出现一个小水洼,四周的淤泥滩遍布狍子纤秀的双蹄足迹。近前细看,淤泥上有几处被蹄子刨开的泥痕,黑色湿泥中,零星散落着刚嗑开的松子壳和完整的松子。

介绍蘑菇家族50年持续参与分解倒木的过程:

森林参与分解倒木有以下几种力量:虫蛀鼠咬,风雨剥蚀,苔藓消解,大型动物翻掘觅食,草木依附生长,真菌分解。其中,真菌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

橡树倒下后第一年生胶陀螺(此菌有微毒,抗癌,用碱水洗泡后凉拌是一道美味,食用以半斤为限);

生两年胶陀螺后,第三年生香菇和榆耳;

第四年生冻蘑、榛蘑;

冻蘑可连出三至四年,香菇则零零落落出五六年。王老师曾连续几年在这棵倒木上采收冻蘑,最好的年份曾一次采上百斤。在出冻蘑的同时,香菇转至树冠部分的枯枝上生长。

倒下七八年后,橡树的树皮脱落,树身也没劲了。这个“没劲”指的是树身糖分等营养物质已被那些蘑菇吸收,所以橡树上生长的蘑菇最好吃。

八年后,倒木上开始生长各种木腐菌、苔藓、地衣等,进入加速腐朽阶段,以上列出的菌类大多属木腐菌类。

50年后,这棵倒木基本分解,树身上生长一排蓬勃整齐的幼树。

现在这棵倒木上,已生长出山茄子、九重楼、白花碎米荠、草芍药及禾本科植物;灌木有东北茶藨子,疣枝卫庐,刺五加等;幼树植株有椴、桦、落叶松和云杉。

无疑,经过一个世纪的竞争,那株高不及一拃碧葱葱墩实实的云杉将成为这片空地的主人。

作者有关蘑菇和倒木的思考感悟:

年轻时,每当看见倒木,我会觉得那是一曲感伤的挽歌。如今认识大变,我认为它是无数生命的摇篮。

......

原始森林里蕴藏太多神奇、太多奥秘,唉,我只读到她一个隐秘而温存的唇语。

和主题有关的拓展活动 除了一次次带着茅根出门去找蘑菇,我还配合了在家种蘑菇、读书会和参观博物馆。

6月15日到6月18日在家用菌棒种出来的蘑菇 在读书会上,孩子们轮流读了绘本《我的蘑菇朋友》,做了有关蘑菇结构的笔记,听我朗读《蘑菇课》中有趣的情节。 然后在想像中绘制出故事里的情节。

孩子们的读书会笔记 上周末,我们驱车去了坐落于上海奉贤的中国菇菌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其实是一个企业博物馆,由生产销售食用菌的大山合公司开设的。

展厅分三层,设施略有陈旧,讲解员的专业性欠佳,但是胜在展品和展板内容丰富细致。

中国菇菌博物馆 在出发前的晚上,我带着茅根看了有关这个博物馆的一些视频,他大致了解了里面的一些展品。当我们一到大山合公司停车场,茅根就一眼认出了昨晚在视频中见过的蘑菇圈,立即生了好感。

画面正中的蘑菇圈是在真实世界中存在的貌似不可思议之事,也是茅根兴趣所在。

奉贤南桥百联边上草地上的珠鸡斑白鬼伞蘑菇圈 遇到讲解员,开口就问镇馆之宝灵芝在何处。

比对成功的扁韧革菌和 带有孢子粉的芳香扑鼻的镇馆之宝灵芝 博物馆也记录了蘑菇的驯化栽培史,现代化的蘑菇接种、种植和干燥技术。

带着一定的背景知识和问题去参观一家博物馆,他的收获会多于毫无准备的猛然闯入。

我们从博物馆出来之后,茅根说,“今天我一定要发现一支蘑菇!”为了他的这句豪言壮语,我们还真的去了树林和草坪。最后在路边的草丛里发现了成片生长的韧革菌。

这个周末我们可能哪儿也不去了,埋头在家做蘑菇报告:

蘑菇分草腐菌和木腐菌。

一般在死去的树木(枯立木和风倒木)上可以发现蘑菇。

蘑菇作为菌类,参与大自然的死腐分解。随着死腐木被分解的不同状态,出现的蘑菇品种也将不同。

在雨后的潮湿天气里可以在死去的树木和树桩上可以发现蘑菇。在未经翻动的草坪,落叶下和灌木丛的根部可以发现蘑菇。

为避免蘑菇中毒,对待野蘑菇的法则是不采不吃,同时也积极告知周围人:让这些小精灵自然生存吧,不要去打搅它们。

写在最后

短短半个多月,我们成为了蘑菇达人。期间总被朋友们问起,去哪里才能找到那么多的蘑菇?

其实,蘑菇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无心去发现。

庄子两千多年就洞悉了世界自有其运转之理,只是天地万物四时选择低调沉默: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带孩子去探索自然就是引发其好奇心想要去揭示天地秘密的过程。

自然原始的世界给予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间:

这些生命我为何从前从未注意过?

如今为何到处都有?

它们是如何生存繁衍的?

它们如何改变地球的?

他们都应该做那个最耐心最细心的观察者去感受这种生命的美,用观察、记录、对照等方式去表达他们对野生环境下人类共生者的敬意。

上一页
2/2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万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这么小,抵抗有什么用?挡得住吗?
2025年07月04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918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阅读
黄循财喊你领钱了,这些人最高可领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8721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721次阅读
新加坡巴士上丢东西怎么找回来?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7月03日   •   8721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011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6840次阅读
新加坡组屋区要开通无人巴士了!中国造,靠谱吗?司机怎么办?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阅读
最新!新加坡储蓄券VS国库券VS定存!哪种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