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雨一直下,媽媽這個是啥蘑菇?能吃嗎?額

2020年07月12日   •   3萬次閱讀

《蘑菇課》

一本有思考有故事有意思的紀實文學。這本書並不是「青少年必讀書目」但是在我的心目中,這本書兼具了文學性、科普性和哲學思考,是一本實實在在的青少年適讀書,裡面有趣的大山裡的人與動物的傳奇故事非常吸引一年級的茅根,他很喜歡讓我一遍遍讀其中的段落給他聽。

這本書也讓我對中國的科普作者刮目相看,胡冬林是作家卻兼有科學家的探索精神和道家對於自然的思考。

令人惋惜的是這位深入長白山駐守6年的科普作家三年前因病離世。

他的主要作品有《青羊消息》《拍濺》《蘑菇課》《原始森林手記》《狐狸的微笑》《鷹屯》《野豬王》《巨蟲公園》等。我將為茅根一一搜集來讀,作為長白山保護的閱讀主題。

下文是我所摘錄的《蘑菇世界的真諦》片段,請感受一下這位作者的筆風。

蘑菇世界的真諦(片段摘錄)

作者生動的描寫:

生長灰樹花的那片森林是一座橡樹紅松的混生林,全是遮天蔽日樹齡在兩百年的大樹。人仿佛置身於樹木巨人的世界,肅穆、寧靜、陰涼、疏朗。林下雜木、灌叢稀少,走起來省力,目光能望出很遠。一聲輕響,兩隻狍子的暗黃身影躥進樹林深處,白屁股像白燈似的閃閃遠去。眼前出現一個小水窪,四周的淤泥灘遍布狍子纖秀的雙蹄足跡。近前細看,淤泥上有幾處被蹄子刨開的泥痕,黑色濕泥中,零星散落著剛嗑開的松子殼和完整的松子。

介紹蘑菇家族50年持續參與分解倒木的過程:

森林參與分解倒木有以下幾種力量:蟲蛀鼠咬,風雨剝蝕,苔蘚消解,大型動物翻掘覓食,草木依附生長,真菌分解。其中,真菌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

橡樹倒下後第一年生膠陀螺(此菌有微毒,抗癌,用鹼水洗泡後涼拌是一道美味,食用以半斤為限);

生兩年膠陀螺後,第三年生香菇和榆耳;

第四年生凍蘑、榛蘑;

凍蘑可連出三至四年,香菇則零零落落出五六年。王老師曾連續幾年在這棵倒木上採收凍蘑,最好的年份曾一次采上百斤。在出凍蘑的同時,香菇轉至樹冠部分的枯枝上生長。

倒下七八年後,橡樹的樹皮脫落,樹身也沒勁了。這個「沒勁」指的是樹身糖分等營養物質已被那些蘑菇吸收,所以橡樹上生長的蘑菇最好吃。

八年後,倒木上開始生長各種木腐菌、苔蘚、地衣等,進入加速腐朽階段,以上列出的菌類大多屬木腐菌類。

50年後,這棵倒木基本分解,樹身上生長一排蓬勃整齊的幼樹。

現在這棵倒木上,已生長出山茄子、九重樓、白花碎米薺、草芍藥及禾本科植物;灌木有東北茶藨子,疣枝衛廬,刺五加等;幼樹植株有椴、樺、落葉松和雲杉。

無疑,經過一個世紀的競爭,那株高不及一拃碧蔥蔥墩實實的雲杉將成為這片空地的主人。

作者有關蘑菇和倒木的思考感悟:

年輕時,每當看見倒木,我會覺得那是一曲感傷的輓歌。如今認識大變,我認為它是無數生命的搖籃。

......

原始森林裡蘊藏太多神奇、太多奧秘,唉,我只讀到她一個隱秘而溫存的唇語。

和主題有關的拓展活動 除了一次次帶著茅根出門去找蘑菇,我還配合了在家種蘑菇、讀書會和參觀博物館。

6月15日到6月18日在家用菌棒種出來的蘑菇 在讀書會上,孩子們輪流讀了繪本《我的蘑菇朋友》,做了有關蘑菇結構的筆記,聽我朗讀《蘑菇課》中有趣的情節。 然後在想像中繪製出故事裡的情節。

孩子們的讀書會筆記 上周末,我們驅車去了坐落於上海奉賢的中國菇菌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其實是一個企業博物館,由生產銷售食用菌的大山合公司開設的。

展廳分三層,設施略有陳舊,講解員的專業性欠佳,但是勝在展品和展板內容豐富細緻。

中國菇菌博物館 在出發前的晚上,我帶著茅根看了有關這個博物館的一些視頻,他大致了解了裡面的一些展品。當我們一到大山合公司停車場,茅根就一眼認出了昨晚在視頻中見過的蘑菇圈,立即生了好感。

畫面正中的蘑菇圈是在真實世界中存在的貌似不可思議之事,也是茅根興趣所在。

奉賢南橋百聯邊上草地上的珠雞斑白鬼傘蘑菇圈 遇到講解員,開口就問鎮館之寶靈芝在何處。

比對成功的扁韌革菌和 帶有孢子粉的芳香撲鼻的鎮館之寶靈芝 博物館也記錄了蘑菇的馴化栽培史,現代化的蘑菇接種、種植和乾燥技術。

帶著一定的背景知識和問題去參觀一家博物館,他的收穫會多於毫無準備的猛然闖入。

我們從博物館出來之後,茅根說,「今天我一定要發現一支蘑菇!」為了他的這句豪言壯語,我們還真的去了樹林和草坪。最後在路邊的草叢裡發現了成片生長的韌革菌。

這個周末我們可能哪兒也不去了,埋頭在家做蘑菇報告:

蘑菇分草腐菌和木腐菌。

一般在死去的樹木(枯立木和風倒木)上可以發現蘑菇。

蘑菇作為菌類,參與大自然的死腐分解。隨著死腐木被分解的不同狀態,出現的蘑菇品種也將不同。

在雨後的潮濕天氣里可以在死去的樹木和樹樁上可以發現蘑菇。在未經翻動的草坪,落葉下和灌木叢的根部可以發現蘑菇。

為避免蘑菇中毒,對待野蘑菇的法則是不採不吃,同時也積極告知周圍人:讓這些小精靈自然生存吧,不要去打攪它們。

寫在最後

短短半個多月,我們成為了蘑菇達人。期間總被朋友們問起,去哪裡才能找到那麼多的蘑菇?

其實,蘑菇一直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無心去發現。

莊子兩千多年就洞悉了世界自有其運轉之理,只是天地萬物四時選擇低調沉默: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帶孩子去探索自然就是引發其好奇心想要去揭示天地秘密的過程。

自然原始的世界給予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間:

這些生命我為何從前從未注意過?

如今為何到處都有?

它們是如何生存繁衍的?

它們如何改變地球的?

他們都應該做那個最耐心最細心的觀察者去感受這種生命的美,用觀察、記錄、對照等方式去表達他們對野生環境下人類共生者的敬意。

上一頁
2/2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事關准證、匯款、出入境!7月,這些大事將影響全島604萬人
2025年07月03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2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這麼小,抵抗有什麼用?擋得住嗎?
2025年07月04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918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巴士上丟東西怎麼找回來?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7月03日   •   9063次閱讀
黃循財喊你領錢了,這些人最高可領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8892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721次閱讀
從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賣的背後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011次閱讀
在新加坡購買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6840次閱讀
新加坡組屋區要開通無人巴士了!中國造,靠譜嗎?司機怎麼辦?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閱讀
最新!新加坡儲蓄券VS國庫券VS定存!哪種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