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德国和美国!博士爸爸最终选择新加坡教育竟然是

2020年07月12日   •   3万次阅读

文:卢延风

目标狮城

七年前,我在德国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在准备答辩的同时,我也开始了在新加坡的求职准备。我在德国的博士研究,总共不到三年时间。

据导师说,我是他的博士生中,完成论文用时最短的学生之一。

在德国,我和安娜喜欢逛各种展览 我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完成我的博士研究,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一个就是,我们要在女儿上小学报名前赶到新加坡。结果,我2013年8月开始在新加坡工作。没过多久,女儿正赶上小学的报名活动。

德国幼儿园的亲子活动。 在去德国做博士研究前,我在美国生活了十年时间。根据我的欧美背景,许多朋友以为,我会选择去欧美培养孩子。

这也是目前中国父母的一个“时尚”的选择。许多有能力的父母,都会想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到欧美去接受教育。有的甚至在孩子很小时,就把孩子送出国门。

安娜在德国的好朋友。 LIFE IN Germeny

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参加爸爸大学的春节联欢晚会,和德国卡鲁中文学校的同学们一起演出,演唱《声律启蒙》;和德国好朋友一起聚餐;参加德国卡鲁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复活节画彩蛋;安娜德国幼儿园的活动。

这种现象与国内教育的过度功利化不无关系。日后,我会详细分析这种功利教育的文化基础。深究父母送孩子出国读书的动机,逃避中国的功利教育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在女儿就读的小学也有一些从中国来的孩子,但是中国父母送孩子出国读书,欧美肯定是首选。

其实,我们选新加坡并不是我博士毕业期间的临时决定。在我去德国之前,我们就基本上选定了新加坡。

参加法兰克福书展。当时我们已经决定来新加坡定居,因此特意带着安娜参观了新加坡展台。

随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中国教育的现实让我们越来越感到担忧,孩子们从很小就开始做无限度的比拼让我们越来越感到惧怕,尤其是身处北京海淀区时。我决定带全家再次出国,逃避功利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

去德国前,我和爱人专程来新加坡做调研,这里的教育体系是调研的主要对象。那次调研之后,我们就基本上做出了决定。

十年后的今天,女儿已经升入中学。我们对十年前做出的决定感到庆幸。在这个选择中都有哪些具体的考量?这种庆幸感的基础又何在?下面我就细细讲给正在关心孩子教育走向的父母们。

今年1月,安娜在新加坡莱佛士女中的迎新会上。

文化定位

如果一直在自己的文化中生活,人们对文化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会处于潜意识状态。我们在自己的文化中长大,文化会潜移默化地主宰我们的许多观念和行为,而我们对这种文化影响却没有明确的意识。

我们会把自己文化中的许多元素看作天经地义的东西,因而不会对它们有明确的关注。一旦我们离开自己的文化,到一个异族的文化中去生活,这种原生的状态就会被打破。这时文化这个原先潜藏的事物就会变得凸显。所有曾经侨居海外的人,对此都有切身的体验。

上述现象中不仅包含着文化差异,即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而且同时也包含着文化同化。文化同化是指,一个人在某种文化中成长,这种文化会对此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此人被该文化所同化。

文化差异和文化同化使得在中国人把孩子送到海外读书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文化定位的问题。我们希望将来孩子有怎样的文化取向?这是文化定位的核心问题。

左图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了安娜和4位同学一起组成的华文诗社,右图是安娜在新加坡全国诗歌竞赛中的获奖证书。

说起文化差异,它存在于所有的民族之间。我们时常把欧美相提并论,其实在西方不同的民族之间同样存在不小的文化差异。在美国生活了十年之后,再到德国去生活,我可以明确体验到这两个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

然而,西方国家却分享著共同的文化传统,主要是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和希伯来的基督教文化,因而它们分享著共同的基本世界观念和人生观念。从这方面来看,欧美文化又有许多共性。与欧美的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则有天壤之别。在世界观念和人生观念方面,中华文化都与西方文化迥异。由一神教主导的西方文化和非宗教的中华文化,可以说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两个极端。

文化差异有不同的程度,文化同化在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童年时期,文化对个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非观念的方面,例如饮食口味、说话口音,甚至性格取向等。但是,进入青春期,个人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念和人生观念。这时文化的世界观念和人生观念无疑会对个人产生强大的塑造作用。这也是文化同化的关键时期。童年期大致对应小学阶段,而青春期大致对应中学阶段。此外,文化同化显然与时间长短也有很大关系。

女儿在德国幼儿园里可以无障碍地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可现在得从头学德语。

在文化同化方面,女儿和我自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我在德国做博士研究期间,女儿在德国生活了一年多时间。她当时在幼儿园里可以与老师和同学毫无障碍地交流。但是由于年龄小、时间短,德国文化对她几乎没产生影响。而我去美国时已经研究生毕业。

十年的旅美生活使我对美国文化有了切身的体验,但是在这期间我不仅没有被美国文化同化,反而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最终找到了对自己文化的明确认同。

上图为安娜在德国图书馆做手工。下图为安娜在德国幼儿园做科学实验。

父母是否有权力有意识地影响自己孩子的文化取向?这在西方文化的人生观念中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在中华文化的人生观念中却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

在西方文化中,人是上帝的羔羊,个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关系,所以才有所谓的天赋人权。但是在中华文化中,个人的源头在于父母。个人在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自然和社会中生存之前,对父母有根本的依赖。

只要社会不是像斯巴达那样,在孩子出生不久就把他们带到军营中去集体培养,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因此,父母不仅给了个人生命和遗传基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人格和命运。

影响自己孩子的文化取向,不只是父母的自然权力,同时也是父母的自然责任。父母影响孩子的文化取向,一定是基于自己的文化取向。如果父母认为中华文化在本性上就落后于西方文化,他们也一定会努力让自己的孩子向西方文化看齐。这种文化取向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居于主导地位。我去美国留学时,自己的文化取向就离此不远。

十年后离开美国时,我已经完成了重定向,走出了那个时代的蒙蔽。如今我离开美国近十五年了。在此期间,我一直没有停止对美国的关注。目前的世界局势更加巩固了我的文化重定向。

在新加坡过华人的传统节日比中国的许多城市更有气氛。春节和中秋节期间会举办大型的灯展,其中中华文化的元素非常明显,如这里的中秋节彩灯所示。

詹姆斯·罗杰斯是量子基金的创始人之一。量子基金在十年间升值了三十几倍,他因此声名大振。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有一个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好环境,2007年罗杰斯举家从美国移居到新加坡。他把女儿带到新加坡,是出于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罗杰斯一家移居新加坡。 我们把孩子带到新加坡来,语言和文化环境同样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但是,我们的基本考量不只是在经济层面上,而主要是在文化层面上。

根据我在欧美十几年的生活经验,如果让孩子在那里长大,他们最后就会变成所谓的“香蕉人”。香蕉外面的皮是黄色的,但是里面的心子全是白色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想让孩子受到中华文化的同化,就必须把他们浸泡在中华文化中。

中西合璧

新加坡虽小,但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城市国家。它原先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继承了许多西方文化的元素。但另一方面,华人又是新加坡人口的主体,所以中华文化在其中又占有显著的地位。 严格说来,“中西合璧”并不能完全表达新加坡社会文化的特性。由于新加坡自由港的历史地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曾到这里来做贸易,所以,这里的文化异常的多元。在华人之外,马来人和印度人在人口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西方人在这里也是随处可见。

1/2
下一页
2025年春节新加坡发钱啦!200万公民拿储蓄补贴,80万长者获乐龄花红
2025年01月24日   •   7万次阅读
农历新年除夕夜,新加坡地铁和公交将延长服务时间
2025年01月20日   •   7万次阅读
新加坡公积金特别户头正式关闭,55岁以上的会员该怎么办?看这里
2025年01月20日   •   6万次阅读
天啊,这个夺命女佣还想回新加坡吗?
2025年01月18日   •   5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李显龙资政双双表态!这9大重要新政需注意
2025年01月20日   •   5万次阅读
“小心!新加坡有个‘芽笼园区’!”
2025年01月24日   •   3万次阅读
13年的杀猪盘!他们在新加坡被“老师”骗了上百万新币
2025年01月18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过年,原来和中国有这么多不同
2025年01月21日   •   2万次阅读
就职典礼竟坐在情报头子身边,Tiktok暂时保住了,条件是...
2025年01月23日   •   2万次阅读
鲨疯了!这个中国知名品牌出海新加坡后,成了老大!
2025年01月1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春节全岛26大活动:亮灯、音乐会、市集...几乎全免费
2025年01月20日   •   2万次阅读
天呐,新加坡的贫富差距居然这么大!
2025年01月22日   •   2万次阅读
“孤独死”每天都在新加坡上演 见报的只是冰山一隅
2025年01月22日   •   1万次阅读
对不起!拖后腿了!新加坡一个月吃喝拉撒住竟然要花这么多钱
2025年01月23日   •   1万次阅读
不愧是本命年,围观也要吃!万态步行道拍到蛇吞八哥
2025年01月20日   •   1万次阅读
为什么新加坡人很少在家做饭?【新加坡百问百答40】
2025年01月21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的天是漏了吗?长命雨到底要下到几时?
2025年01月19日   •   1万次阅读
WP准证离开新加坡前一定要做这件事
2025年01月20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神奇的邮政编码你了解吗?
2025年01月23日   •   9918次阅读
4.5米的“白娘子”惊艳亮相!滨海湾蛇年花展太会玩了
2025年01月19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入境卡上的地址怎么填?可以填朋友的租房地址吗?
2025年01月24日   •   9063次阅读
一大波中国游客即将飞抵!入境新加坡千万要注意这些事情
2025年01月20日   •   8892次阅读
新加坡140万公积金会员特别账户被关闭,未来将如何影响退休收入?
2025年01月21日   •   8721次阅读
2米长蟒蛇横卧新加坡街头,两勇士徒手解救
2025年01月24日   •   855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