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所属类别 : 国家
新加坡,全称为新加坡共和国(英语: Republic of Singapore),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国土除新加坡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

14世纪,新加坡属于拜里米苏拉建立的马六甲苏丹王朝。19世纪初被英国占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军占领。1965年,新加坡正式独立。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促进种族和谐是政府治国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是亚洲的发达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根据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之后的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协(ASEAN)成员国之一,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 成员经济体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新加坡

国家领袖
总统陈庆炎,总理李显龙
外文名称
Republic of Singapore
人口数量
540万(2013年)
简称
新加坡、狮城、星洲
人口密度
7,257人/平方公里(2011年)
所属洲
亚洲
主要民族
华族,印度族,马来族,欧亚族
首都
新加坡

主要宗教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
主要城市
新加坡
国土面积
714.3平方公里
国庆日
8月9日
水域率
1.444%
国歌
《前进吧,新加坡》
GDP总计
2600亿美元(2011年)
国家代码
SGP
人均GDP
50,123美元(2011年)
官方语言
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
国际电话区号
+65
货币
新加坡元(SGD)

国际域名缩写
.sg
时区
UTC+8
道路通行
靠左驾驶
政治体制
议会制共和制
中文名称
新加坡共和国
英文名称
RepublicofSingapore

人类发展指数
0.866(极高)
主要学府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
国际机场
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实里达机场
地理环境

位置
新加坡位于北纬1°18′,东经103°51′,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北隔狭窄的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并在北部和西部边境建有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的民丹岛和巴淡岛等岛屿都有轮渡联系。新加坡的土地面积是718.3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200余公里,全国由新加坡岛、圣约翰岛、龟屿、圣淘沙、姐妹岛、炯岛等六十余岛屿组成,最大的三个外岛为裕廊岛、德光岛和乌敏岛。由于填海工程形成新的陆域,将增添额外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新加坡的标准时间为UTC+8,较其地理位置时间快1小时。

地形
新加坡地势起伏和缓,其西部和中部地区由丘陵地构成,大多数被树林覆蓋,东部以及沿海地带都是平原,地理最高点为武吉知马,高163米。

水文
新加坡河流由于地形所限,都颇为短小,全岛共有32条主要河流,河流有克兰芝河、榜鹅河、实龙岗河等,最长的河道则是加冷河。大部分的河流都改造成蓄水池为居民提供饮用水源。

气候
新加坡地处热带,长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为赤道多雨气候,气温年温差和日温差小。平均温度在23至34℃之间,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湿度介于65%到90%之间。11月至次年1至3月左右为雨季,受较潮湿的东北季候风影响天气不稳定,通常在下午会有雷阵雨,平均低温徘徊在摄氏24至25℃。6月到9月则吹西南风最为干燥。在季候风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地面的风弱多变阳光酷热,岛内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35℃。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新加坡建有17个蓄水池为市民储存淡水。其中,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占地约三千公顷。该区拥有麦里芝蓄水池、贝雅士蓄水池下段等四个主要的水库。其土地除了用来收集雨水,并发挥着重要的城市“绿肺”功能。为减少对外来水源的依赖,新加坡通过大型蓄水计划,以及海水淡化和循环再利用等技术,使得水源供应更加多元化,逐步迈向水供自给自足的目标。随着最大的大泉海水淡化厂的落成,当前可提供超过60%的用水需求。

森林资源
新加坡约有23%的国土属于森林或自然保护区,而都市化限缩了雨林面积,森林主要分布于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以及3个保护区,西部地段和离岸岛屿。

人口族群
截至2014年6月,新加坡常住总人口临时数字为547万,其中334万人属于新加坡公民和53万个“永久居民”简称PR,居住在狮城的外籍人士数目相当多,有约160万人。新加坡人主要是由近一百多年来从欧亚地区迁移而来的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其移民社会的特性加上殖民统治的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影响,使得新加坡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社会特色。

族群
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来区分:华人(汉族)占了人口的74.2%,还有马来族(13.3%)、印度裔(9.1%)和欧亚裔/混血(3.4%)等公民。大多数的新加坡华裔的祖先源自于中国南方,尤其是福建,广东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闽南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还有峇峇、娘惹等。新加坡人口密度7615人/平方公里,人类发展指数为0.901。

国家象征
国家标志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公元14世纪,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乘船前往小岛环游,看见岸边有一头异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他认为这是一个吉兆,于是决定建设这个地方。新加坡“Singapura"是梵语“狮城”之谐音,早期的居民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过去,新加坡一直使用“新嘉坡”作为其独立初期的通用中文国名。由于受到当地华侨所带来的方言习惯影响,早期也出现许多衍生的名称,例如“息辣”、“石叻”、“叻埠”等,还有因其小而将之称为“星洲”、“星岛”的。而外界也普遍以“星国”或“狮城”来描述新加坡。

国家信约
国民信约是新加坡本国公民对新加坡宣誓效忠的一个方式。新加坡人一般在公众活动中一齐宣读信约,尤其是在学校、新加坡武装部队以及国庆庆典的时候。信约的中文内容是:“我们是新加坡公民,誓愿不分种族、言语、宗教,团结一致,建设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并为实现国家之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

国家首都

新加坡市区中心(金融区)位于新加坡岛的南岸,由于面积仅有718平方公里,所以没有省市县镇等行政单位之分,整个国家也即是一座城市,有“花园城市”的美誉,又是该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3]。珊顿道是金融区里的主要道路,两旁都是摩天大楼。而毗邻的吉宝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新加坡河从市区穿过,河岸两侧是移民最先迁入的地方,是商业最先繁荣的地带,也是老新加坡的经济动脉。在河口上矗立著一座乳白石的“鱼尾狮”雕像,即是新加坡的精神象征和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