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庆节当天,我家收到了一个超级大礼!

面对疫情 保持镇静
国庆节当天早上,好不容易睡个懒觉,结果队友突然叫醒我:“完了!完了!完了!我中了!怎么办?”
我一下子就清醒了!该来的总算来了,就好像一直悬在头上的第二只靴子终于落地,没有一丝丝惊慌,反而莫名地感到踏实是怎么回事?
新加坡官方数据显示六成本地人都已经感染过了,身边的朋友也有很多都中过招,作为一直“清白”的我们全家,都感觉是人群中的异类。

本来想着,既然队友中了,不如全家躺平,一起同甘共苦算了,反正都是早晚的事。
我刚想躺下,突然想起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一周后,我家哥哥要考PSLE口试,妹妹要考GEP!!天呐!我怎么可以在这么重要的关头有躺平的念头!!!
我迅速起身,从卧室拿走我接下来一周可能要用到的物品、衣服、甚至把充电线也拔走了,可以说走得很“绝情”。
最后一把把卧室门关上,对着门内还一脸懵的队友留下一句话——“从现在开始,你不许出来了,除非ART转阴!”
主卧有阳台有卫生间,就跟酒店一样。就让队友再体验一把回国隔离的感受吧~

面对疫情 沉着应对
接下来的日子,我就挑起了全家的大梁。我的目标是:盯紧服务队友,保护孩子!加油!我可以的!
体贴的公司领导让我在这期间居家办公,可以顺便照顾家人,再次特别感谢老板和同事们的支持~
新加坡政府规定,家中有人确诊新冠,但本人每天ART阴性的话,可以照常出门上班上学,所以两个孩子都没有因为这个耽误学业。
只有周五早上妹妹测出浅浅的一道,马上换一个测,又是阴性,而且她没有任何针状,估计是测试盒有问题。为了安全起见,就跟学校请了一天假。幸好老师说那天全校演习,也没上什么课。
我参考了网友们的经验,准备了20份一次性餐具,包括大碗、小碗、勺子、筷子和水杯。在这种情况下,环保已经不是我该考虑的事情了。

参考国内隔离酒店的配置,我在主卧门口放了一个凳子,在凳子上放了个托盘。每次我把饭菜水果饮料准备好放在托盘里,敲3下门就跑开,然后队友就心领神会地开门取走托盘,关门享用他的“大餐”。
全程只有眼神的交流,因为我俩都戴着口罩。。。

为了减少接触,病号每天喝的水就用瓶装饮用水,我在网上超市上定了一箱1.5升的瓶装水,每天给1到2瓶就够了。我们一家四口每天都要测ART,所以5个装的测试盒我一口气买了6盒,感觉自己好壕
为了让队友能获得充足的营养,能快点好起来,我基本上每顿都准备一份主食,一到两份蛋白质,一份蔬菜,一份汤,一份水果。我还特意买了好几只“传说中对退烧有帮助”的鲜椰子,每天砍一只给队友喝。

去年上班以后,就很少这样一天三顿都在家自己做饭了,这次做了整整7天,娃对我的手艺还是很肯定的,哈哈,宝刀不老~
一天三顿,足不出户,就这样队友的体重还轻了,可见这场病还是很消耗能量的。(毕竟有两天烧到了39℃)
我给了他一个垃圾桶和一卷垃圾袋,他把每天的垃圾都扔在垃圾袋里,晚上吃完饭把垃圾袋拿到门口,我带着手套拿去丢掉。我和队友除了开门时用眼神交流,其他都通过手机联系,比如我询问他病情,他要我递水给他等等……感谢现代科技!

在线问诊 送药上门
因为家里备了退烧药和莲花清瘟,所以第一天就没配药。第二天大概是觉得这些药不够用,队友开启了在线问诊模式。
队友用的是一个叫WhiteCoat的APP,具备GP资质。

用Singpass登录,就能识别你买的什么保险。不是很严重的话,在线问诊还是很方便的。

有很多医生可提供选择,医生会的语言也一目了然。队友选了一名会华语的医生。毕竟有很多医学术语,以我们的英语水平是很难交流的,万一说不清楚,也可以用华文交流。
不过他没用上,医生还是以浅显易懂的英文跟他顺利地进行了沟通。

医生开的诊断书,为上呼吸道感染。医嘱是:请呆在家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好好休息,补充水分,避免剧烈运动;如有必要,服用药物缓解症状;如果发烧超过41摄氏度,或者持续发烧超过3天、嗜睡、咳嗽加重、胸痛或者呼吸短促,需要及时去急诊就诊。

还给他开了处方,配了药。一共3种药:止咳糖浆、扑热息痛、润喉片,基本上就是缓解症状的。

医生还给队友开了5天的病假单。
11点看完诊,下午2点药就送到家里来了。快递费都是保险包了的,真是相当的方便。
战胜疫情 保护孩子
家里老大8月15号考PSLE口试,老二8月17号考GEP,这两个对于新加坡小学生最重要的日子,恰好碰上家里有人确诊,我真的会谢!
为了保护孩子不被感染,我严禁她俩靠近主卧房门。有时候姐妹俩心疼爸爸,会主动帮我把食物拿到门口托盘上,帮着敲主卧的门,我都会让她们做完这些就去洗手。
每天上学前,都要做个ART,除了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也是让老师同学放心。

每天保证营养和睡眠,用维C泡腾片和她们喜欢的GUMMY BEAR补充维生素。幸好队友阳性期间,两个娃都没事,也没有影响她们考试。
队友也在7天之后转阴了,获得了人身自由!撒花~ 这场与病毒的斗争终于以我方胜利告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