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新加坡迎来了建国58年来第四任总理。从2011年正式步入政坛算起,黄循财用了13年的时间,把自己从一位高级公务员摇身一变,成为了新加坡领导班子的领军人物。今天,新加坡眼就和大家聊聊一些有关黄循财的故事。
会说福建话的海南人
黄循财出生于1972年,祖籍海南,和大部分的新加坡人一样,自小在组屋成长,有一个大两岁的哥哥。父亲在小时候从海南岛来到了马来亚,在怡保完成中学学业,后来移居新加坡并担任销售经理。黄循财的母亲是小学老师,在海洛男校执教超过35年。

小黄循财
虽然黄循财是海南人,但是却不会说海南话,父母在家里都是用英语或马来语(黄爸爸受的是马来文教育)沟通。因为母亲是福建人的缘故,作为海南人的黄循财,反倒是能说上一嘴福建话。



黄循财的家人,昨天(5月15日)回到海南文昌会文老家祭祖
在邻里学校上学的学霸
“当你把成绩册交给家长签名的时候,你会紧张吗?” 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主持人问了黄循财这样一个问题。
“我的成绩还不错,没有被爸爸妈妈骂。” 黄循财这样回答。
岂止是“不错”,黄循财从小的学习成绩就非常优异,完全不用父母担心。

黄循财与黄爸爸
其实,黄妈妈就在黄循财就读的小学任教,甚至还教过黄循财的那一班,因此,黄循财成绩的好坏,黄妈妈大概第一时间就能知道。
黄循财也有调皮的时候,他在2011年接受《新明日报》的采访时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因为在黄妈妈的班上上课,年幼的黄循财以为自己会得到优待,就没有把功课做好,结果被一视同仁的黄妈妈当众处罚,从此黄循财就决定勤奋向上。
小学毕业后,以黄循财的成绩,完全可以选择到其他的名校就读,但他却选择了附近的邻里中学。之所以会做这个决定,是因为他的哥哥、亲戚朋友都到附近的丹戎加东工艺中学就读,所以黄循财当时就没考虑其他学校。
黄循财在节目上打趣说:“现在不是强调每一个学校都是好学校吗?我看我在80年代就已经领悟这个道理。”
黄循财中学时最擅长的科目是英文和数学,几乎每一科成绩都很优异,唯独中文成了他最大的罩门。黄循财回忆说当时就把成语都牢牢地背下来,然后在写作文时都把这些成语都用上,凭借这一招,他O水准考试的中文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黄循财中学照片
中学毕业后,黄循财在马林百列的维多利亚初级学院就读。当时黄循财的父母对他说,如果没法进入大学,那就要准备步入社会开始工作;如果想出国念大学,家里没法负担学费,只能靠奖学金。
作为学霸的黄循财,之后就拿了公共服务委员会海外优异奖学金到美国继续深造,考获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经济学学士以及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经学硕士。
2004年,黄循财还在哈佛大学取得了公共管理硕士的学位。
踢足球,弹吉他
在黄循财上小学时,黄爸爸送了儿子一个吉他作为生日礼物。当时家里没钱让黄循财去上吉他课,但黄爸爸有一个朋友很会弹吉他,经常到黄循财家里教他。后来黄循财参加了教会的乐队,每个星期都会有机会表演吉他。

到美国念大学时,黄循财也把吉他给带了过去,刚好当时的室友也爱弹吉他,两人还经常一起外出表演。
即使当上了副总理,在空闲的时间或是面对压力时,黄循财都会弹吉他来解闷或减压。
中学选择课外活动时,黄循财选择了桌球,不过,他在中学最常玩的体育项目,却是足球。
“那个时候如果要打桌球,只能在课外活动的时间打,其他时间桌球桌都被锁住了。” 他在电视上这么说。
桌球不能经常打,精力旺盛的少年黄循财只能寻找其他的体育活动。
当时他就读的中学附近有一个大草场,一到休息时间或是放学后,黄循财就和朋友一起踢球。休息时间结束后,踢完球满身大汗的黄循财就大咧咧地回到课室,并且乐此不疲。
各位可否知道,黄循财做过最“坏”、最让黄妈妈生气的哪件事呢?他在2022年的一个广播节目上透露,是瞒着妈妈在美国考机车驾照,在美国骑机车。
当过李显龙的首席私人秘书
1997年,学成归来的黄循财加入贸工部,正式开启了他的公务员生涯。
亚洲金融风暴,也正好在这一年爆发。黄循财的其中一项任务,就是评估这次金融风暴对区域经济以及对新加坡的影响,然后向长官提交报告。
“这些学校上的课都没教”。黄循财在2020年在新加坡南大演讲时这么说。
黄循财之后被调到了财政部和到卫生部任职,并且在哈佛完成了硕士学位。
2005年,黄循财担任了李显龙总理的首席私人秘书 (Principal Private Secretary)。
首席私人秘书这个职务,大概有点儿像“中央办公厅主任“。
大家注意到,很多部长都担任过总理或资政的首席私人秘书,除了黄循财之外,有前交通部长许文远(1992-1995年,担任时任总理吴作栋私人首席秘书)、副总理王瑞杰(1997-2000担任李光耀首席私人秘书)、交通部长徐芳达(2008-2011担任李光耀首席私人秘书)、卫生部长王乙康(2002-2005担任李显龙首席私人秘书)。
总理和资政的首席秘书并不是给领导订酒店订机票订会议室,而是协助领导处理国家政务与外交。首席私人秘书一般都是行政官员中的司长升上来的,在担任了三四年的首席私人秘书之后,通常会调到部里当常任秘书或到局里当局长或主席。事实上,首席私人秘书更多的是个考察和培养的岗位。当然,也有个别人在这个岗位上被老大们认为不具备常任秘书能力而被清除出队伍的。
2008年,黄循财成为能源市场管理局(Energy Market Authority)的一把手,主导电动车测试以及智能电网科技等项目。
从政
人民行动党一向以来都有从公务员团队中,挑选顶尖人才从政的传统。2011年,黄循财接受李显龙总理的邀请,正式步入政坛。
在那年的全国大选中,黄循财和时任的贸工部长林勋强、后来也成为部长的易华仁,胡美霞以及邝臻组成五人团队,角逐西海岸集选区的议席,并以66.66%的得票率成功当选。

黄循财2011年参选新加坡大选
当选为国会议员后,38岁黄循财被任命为教育部和国防部政务部长 (Minister of State)。
新加坡政府部门的一把手是部长(Minister)。部长之下,可以设有政务部长(Minister of State) 、政务次长(Parliamentary Secretary),各自又可以设“高级政务部长“、“高级政务次长“。这些都是辅助部长的高级政务官员。
一些网上资料误把“政务部长“等同于部长,以为黄循财一从政就当上了两个部门的首长,其实是对新加坡政府部门职称不熟悉所致

每个部的政务部长、政务次长并无定额。在新加坡,经常一人要兼任两个部的政务部长/政务次长。也有A部的第二部长担任B部的高级政务部长的。如果要跟外国相比,可以把政务部长视为副部长,把政务次长视为部长助理。
一从政就受委任为一把手部长的不多,例如李光耀时代的财政部长胡赐道、李显龙时代的教育部长王瑞杰。第二任总理吴作栋1975年从政时,第一个官职是高级政务部长;李显龙1984年从政时,也是从政务部长做起。
崭露头角且逐渐受到重用的黄循财,在2014年被任命为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同时是通讯及新闻部第二部长(Second Minster)。
第二部长并不是一个常设的职位,位阶在高级政务部长之上,仅次于一把手部长。
一般上,新加坡的做法是,具备一把手部长潜质的,从政之后的第一个职务至少是政务部长,然后逐步升高级政务部长、第二部长、代部长,充分证明自己有能力之后,才会受委任为部长,出任一把手。

黄循财曾在电视剧《球在你脚下》中客串,也秀了自己的球技
2015年,黄循财被任命为国家发展部长,他曾在访谈中透露,为了进一步推动居者有其屋计划,他在任内提高了组屋津贴并缩短了轮候新组屋的时间,看到年轻夫妇能领取到新组屋,自己也会感到非常高兴。
国家发展部负责规划新加坡的未来建设,此前两位在这个部门担任一把手的许文远和马宝山,都是经验丰富、从政至少十年的政坛老将,黄循财能够在步入政坛短短几年就被委以重任,可见个人能力已受到了众人的认可。
不少人接触过黄循财后都表示,黄循财沟通协调的能力十分出色,而且也愿意倾听其他人的不同意见。
崭露锋芒
2016年,雅虎做了一个民调,让受访者选出自己心目中下一任的总理,当时呼声最高的尚达曼如今已成为新加坡总统,排第二的张志贤目前则是国务资政。在一众政坛老将中,黄循财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2016雅虎民调:你最希望谁能成为新加坡下一任总理
2016年8月,黄循财被任命为财政部第二部长( Second Minister for Finance),政治嗅觉敏锐的人,已经可以感受到领导班子想要栽培黄循财的决心。
财政部可说是新加坡政府最重视的一个部门,李显龙在当上总理之前就是财政部长,当上总理后还兼任了3年的财政部长,之后才把财长一职交给了尚达曼。在尚达曼之后,当上财政部长的王瑞杰,也一度成为李显龙总理的接班人选。
2020年1月,黄循财临危受命,与时任卫生部长的颜金勇,共同领导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致力守护新加坡人的健康。

黄循财和时任卫生部长颜金勇主持 跨部门抗疫工作小组记者会 (图源头:通讯及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