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有越來越多人參與健身運動,國大醫院的研究發現,因攀岩、健身和騎腳踏車而受傷的國人有所增加。背部和肩部受傷最為常見。
健身教練姚慶和指出,越來越多人從網絡短視頻學習健身,結果因為姿勢不正確而受傷。參與團體健身課受傷的例子也不少。
私人訓練及團體課程健身教練姚慶和說:「尤其是那種激烈的負重的團體課,你可能有45秒到60秒的時間去做,然後有15秒到30秒去休息。可能團體間的壓力,或者你要加重隨著時間的緊張會忘記自己的安全拿得太重。」
國大醫院團隊分析了2000多份醫療記錄,發現從2019年到2021年,因健身而受傷的人同比增加75%達140人,超過一成的人出現背部損傷。騎腳踏車造成損傷的,則從7人增加到近30人,因攀岩受傷的人則有22個,增幅超過一倍。
國立大學醫院骨科外科部門,運動與肩肘外科駐院專科醫生朱珍慧醫生說:「新加坡人最喜歡跑步,跑步包括快走、慢跑,我們在診療所也看了蠻多跟跑步有關的傷害包括腳底筋膜炎、髕腱炎。」
國立大學醫院骨科外科部門,運動與肩肘外科運動醫學顧問醫生王明昌醫生說:「假設做了兩、三個月的物理治療,症狀還是比較嚴重還是很痛,我們會推薦他們做衝擊波治療,衝擊波治療是幫助發炎的肌腱,刺激血液循環,給那個受傷的肌腱容易癒合。假設衝擊波治療沒有好轉,有一種科技就是血小板注射。」
根據全國運動參與率報告,定期鍛鍊的新加坡人比例從2015年的五成增加到去年的七成。雖然這為健康帶來很多好處但是運動帶來的傷害也跟著增加。這份報告可讓有關部門和醫療人員更好地預測未來趨勢,實施有效的干預措施,降低醫療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