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一個從未踏進過傳統教室的孩子,竟然會在奧運會的領獎台上為新加坡贏得榮耀?
17歲的墨士廉不僅在巴黎奧運會上拿下了男子水翼風箏板的銅牌,還讓我們見識到新加坡教育體系的神奇魅力!

(圖源聯合早報)
讓我們回到故事的開始。墨士廉小時候的教室可不是普通的教室——他的學習地點基本是家裡的沙發、餐桌和風箏板上!沒錯,這位「海上飛人」從小就在家接受教育,12歲那年才去學校做了個小測評,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畢竟,他的「學校」有大海、有風箏,還有家裡親愛的媽媽。

新加坡的教育系統就像一個大熔爐,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學習配方,無論是A-Level、IB,還是德國的課程體系,甚至是自己「配方」的在家學習,新加坡的教育體系都支持你去探索,去嘗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就算你在中學時沒機會進初級學院(JC),讀了理工學院(Poly),你仍然有機會入讀新加坡國立大學或南洋理工大學這些世界頂尖學府。

簡直是「條條大路通名校」!
墨士廉的故事告訴我們,新加坡的教育不是只看分數或教科書,而是看你是誰,你的夢想是什麼。你可以是教室里的「學霸」,也可以是海上的「風箏騎士」,重要的是,這個城市會給你舞台,讓你展現獨一無二的自己。

墨士廉的故事就像新加坡教育的「一枚彩蛋」——你永遠不知道這個多樣化體系會激發出怎樣的驚喜。
不管你是在課堂里打拚,還是在風箏板上飛馳,我們的目標是幫助每個學生找到自己的天空,不管那片天空在哪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