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網友在「新加坡眼」APP上分享了其在新加坡收到郵費不足包裹的經歷。該網友因對某公司廣告中的麵食產品感興趣,通過掃描廣告上的二維碼申請了免費試吃,卻意外收到了一份不同種類的粿條,並且對產品的質量表示懷疑。

郵費不足的困惑:該網友收到的包裹外貼有一張面值為58元的郵票,但附有新加坡郵政公司的說明,指出郵費不足2元,並建議提醒發信人繳足郵費。然而,郵政公司並未扣留包裹,也沒有要求收件人支付不足的郵費。
產品質量的疑慮:收到的粿條包裝上未印有成分信息,且說明中提到產品能在室溫下存放30天,這讓網友懷疑產品可能添加了防腐劑。出於健康考慮,該網友表示不打算食用這包粿條。
收件人的責任:該網友的經歷引發了關於收件人是否應負責支付郵費不足包裹的討論。雖然郵政公司有權扣留或要求支付不足的郵費,但在這個案例中,收件人並未被要求承擔額外費用。
編者提醒:「新加坡眼」提醒其他網友在遇到類似情況時,應注意檢查包裹的完整性和產品質量,並及時與發信人或郵政公司溝通,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