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在2017年11月,MAS又發布了 《數字代幣發行指引》(A Guide to Digital Token Offerings),被視為對IC0監管的澄清性文件。當中對MAS的監管範圍和過程也給與了更加清晰的說明。
2018年6月,MAS局長孟文能(Ravi Menon)在野村亞洲投資大會上再次強調,首次代幣發行就性質來說是不屬於證券範疇的。目前MAS對代幣的監管,除了涉及到證券的代幣,仍不是直接的。但會密切關注金融穩定、洗黑錢、投資者保護和市場運作這四個領域的發展。
這給予了在新加坡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募資的項目很大的發展空間。

時間來到2019年,隨著新加坡區塊鏈市場加密交易所叢生,甚至出現「千所大戰」的混亂局面。新加坡金管局再出手,宣布出台交易所牌照法令。
這項法案將直接影響眾多在新加坡市場中的數字貨幣交易所、錢包及OTC平台,並將從風控和合規兩個方向對相關業務進行全面監管。
從此,數字貨幣交易在新加坡再也不是灰色地帶,而是有法可依,有規可循的領域。

或許在法律明確的要求下,新加坡的區塊鏈市場會少了往日的熱鬧喧囂,但也能沉澱下來真的有價值的技術和項目。
而對於我們這些風險承受能力較小的普通人來說,現在去了解和進入這個行業或許正是一個不錯的時機。
資料來源:
1.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新加坡對區塊鏈技術的政策和態度
2. 新加坡區塊鏈技術的優點,為何備受認可?
3. 數字鯨魚:下一個區塊鏈新大陸——新加坡?
4. 未央網:機遇還是泡沫?新加坡ICO發展概況解析
5. 中證網:資本搶灘區塊鏈金融 火熱背後泡沫隱現
6. Bplus新加坡:重磅|新加坡《支付服務法案》正式通過:交易所均需著手申請牌照!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