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業環境迅速轉變,新加坡必須加緊培育人才,在提升就業團隊整體水平的同時,也為有潛能的新加坡人提供更多深造的機會,以應對眼前的挑戰。
貿工部長陳振聲昨天出席新加坡科技研究院(A*STAR)獎學金頒獎典禮時指出,新加坡在人才培育方面,面對三大挑戰。首先是中美貿易戰、英國脫歐,以及歐洲民粹主義高漲,導致全球商業環境變得碎片化,貿易、人才和數據的交流,因此將受到干擾。
此外,智慧財產權日趨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優勢,國際企業也日漸注重培養跨文化和跨領域的工作團隊。我國必須加強現有的人才培育措施,協助新加坡人順應新趨勢。

貿工部長陳振聲(前排中)在新加坡科技研究院獎學金頒獎典禮上強調,新加坡人必須和世界接軌,才能在迅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找到契機。
陳振聲說:「作為一個體量小並且開放的經濟體,這些波動將對新加坡帶來顯著的影響。過去50年,新加坡在自由貿易和經濟一體化下受益,突破了規模和地理位置的局限。這個世界格局如今面對巨大的壓力。」
除了提升新加坡就業團隊的平均水平,政府也著重於協助有才能的新加坡人實現潛能,如設立A*STAR獎學金及其他措施。
他說,本地多達七成的研究員、科學家和工程師是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
至今,A*STAR已經通過各項獎學金計劃,協助約1600名新加坡人考取博士學位,當中850人已畢業並加入就業團隊,在研究、創新與企業領域,做出積極的貢獻。
A*STAR去年也推出了電腦應用計算與信息科學獎學金。

陳振聲說:「數碼經濟未來有潛力成為新加坡經濟的下個前沿。新加坡人和企業必須做好準備。」
此外,陳振聲也強調,新加坡必須和世界緊密連接。亞洲發展迅速,新加坡在區域中地理位置優越。因此,「新加坡人必須懂得如何在超過一個市場中工作,這是重要的」。
他說:「當其他國家在建造圍牆,新加坡必須繼續搭建橋樑。」
新加坡也必須吸引國外高技能專才,以及到海外工作的新加坡人才回到新加坡工作,以加強新加坡的競爭力。
這些專才能為新加坡帶來契機,讓新加坡人在具有國際競爭力,並且彙集各國人才的團隊中,參與前沿的工作項目。這也將為新加坡人開拓擢升路徑,讓他們有機會在頂尖公司擔任高級管理職位。

共有近100人在昨天的頒獎典禮上,獲頒獎學金。
ASTAR人才培育辦事處執行署長伍芳葆受訪時說,本地在機械和人工智慧這類新興市場仍缺乏人才。培育科研專才需要好幾年的時間,因此ASTAR必須緊跟市場的發展,掌握新趨勢,才能確保所提供的獎學金能協助國家應對未來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