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房遊戲:新加坡向左,香港向右,我們呢

2018年11月03日   •   7353次閱讀

香港和新加坡的房地產政策,一個向左、一個向右,最後的結果就是:香港連續7年高居房價最難擔負城市之首,新加坡則實現了孫中山「居者有其屋」的夢想。

來源:飯統戴老闆(ID:worldofboss)

作者:董指導

李嘉誠和李光耀,一個是香港的商界巨子,一是新加坡的政壇強人,兩人關係一向親密。不過在2009年,86歲的李光耀接受《海峽時報》專訪時提起李嘉誠,一臉不屑地評論道:

他製造了什麼行銷世界的產品了嗎?沒有!

這番話後來被收錄到《新加坡的硬道理》一書中,基辛格看完後高呼此書「空前絕後的坦率」。這評價一語道破了政界潛規則:退了才敢說,越老越敢說。

不過李嘉誠畢竟靠塑料花生意起家,塑料花友誼見得多了。李首富面對綁匪都會好言相勸,對李光耀的諷刺只會裝作沒聽到,甚至在李光耀的葬禮上,給對方高度評價:

一生果敢磊烈、持守相本、風度莊嚴、平易近人。

李嘉誠和董指導我兩人身家加起來,足有349億美金,比全球一半國家的GDP都高,說李嘉誠不行,不是嫉妒就是傻。坡縣老李諷刺港村老李,其實是在諷刺香港的產業只剩房地產。

作為日不落帝國曾經的兩個殖民地,香港和新加坡都在彈丸之地創造了經濟奇蹟,同列「亞洲四小龍」。不過兩家在房地產領域的口碑,可就差的十萬八千里了。

香港和新加坡的房地產政策,一個向左、一個向右,最後的結果就是:香港連續7年高居房價最難擔負城市之首,新加坡則實現了孫中山「居者有其屋」的夢想。

《論語》里告誡說,當你的朋友有好有壞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作為後進者,借鑑吸收了幾十年,一不小心弄出了諾貝爾獎級別的難題:

為什麼學歷不值錢,但學區房值錢。

01

1841年6月14日,剛剛把香港搶下來的英國殖民當局,迫不及待地拍賣了33塊香港土地,共計9英畝,第一次便將價值350英鎊的租地,賣到了3272英鎊,近十倍溢價率。

不少商戶更希望直接買地,於是侵略者頭子義律寫信回國,敦促英國政府同意出讓土地永久所有權。對此英國政府一口回絕。英國人一定是嗅到了土地生意里的竅門。

香港土地批租制度就此大行其道,而香港房價的未來也就此定格。

40年代,香港房地產採用「整棟出售」的模式。開發商必須找到大體量買家,才能回籠資金,周轉率低下。這對於吳多泰這種資金有限的小開發商而言,極為不利。

1947年,吳多泰和高露雲律師行的周建勛師爺,商討出了「分層出售」的契約模式,樓房可以一層一層地賣,推出後效果顯著,僅三天便將房子一售而空。

這一年,霍英東正衝破美帝海上封鎖,將物資一批批運往大陸。6年後,小有所成的他跨入地產行業,並在年底跟高露雲律師行商討出了根據施工進度「分期付款」的模式。

尚在施工中的樓宇,好比處在開花階段仍未結果的植物,故稱之為「樓花」。

這種「花」可不簡單,它跟荷蘭鬱金香、長春君子蘭一起,並稱為人類歷史上最適合做沐浴液的三種草本原料,隨便往身上一搓,泡沫就出來了。

「分層出售、分期付款」對於房地產而言,猶如哪吒的兩個風火輪,高速周轉、滾滾向前、火得不行。1955年,霍英東通過賣樓花,僅出資10餘萬元就獲利100多萬。

如此往復,霍英東僅兩年時間就賺了1000多萬,利潤率高達80倍,後來他回憶道:

不用什麼本錢,收錢收到自己都害怕。

高周轉率是個秘密武器,傳到大陸後更是被發揚光大。六十多年後,碧桂園也依靠自稱「別人想學也學不來」的高周轉,成為了宇宙第一房企。

馬克思說,有50%的利潤,資本家就會鋌而走險。但在高周轉模式下,5%的利潤就足夠激勵員工在「誓師大會」上喝雞血了。

02

1957年的春天,李嘉誠以應聘車間雜工的「商業間諜」套路來到義大利一家塑膠花生產工廠。他日夜觀察,並通過多次和技術工友喝酒,掌握了塑膠花的生產工藝。

隨後李嘉誠火速回國,開發出了類似的產品,填補了香港市場的空白,盈利數千萬港元,並成為世界最大的塑膠花生產廠家,這讓李嘉誠贏得了「塑膠花大王」的稱號。

功成名就的人,特別容易健忘,尤其是發家的那些事兒。

李嘉誠創業的這一時期,經濟領域盛行著源於日本的「雁型模式」,香港率先承接了 「雁首」日本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

那些年,大佬們還都喜歡干實業:劉鑾雄靠古典吊頂風扇成為大亨、李兆基的五金店鋪日進斗金、郭得勝的雜貨店廣為稱讚、鄭裕彤的周大福珠寶深受追捧。

1978年大陸改革開放,香港的金融業愈加繁榮。中環地區逐漸多起了梳著油光鋥亮的背頭、身著法式襯衫袖,露出鮮艷的背帶、扎著各種口袋巾的金融人士。

一股腦把製造業轉移到大陸後,香港直接跨越到了服務業占90%的經濟體系。

2006年,香港貿發局總裁林天福接受《南風窗》採訪,盛讚服務業獨占鰲頭,「香港服務業位列世界前列,而位居服務貿易前列的國家大多是已開發國家」。

結果,已開發國家之首的美國,2009年力推「再工業化」,2017年又高呼重振製造業,日本也在重塑「工業價值鏈」,德國更是全力打造「工業4.0」。這不禁讓人感慨:

說好一起到白頭,你卻偷偷焗了油。

1997年香港股市、房地產雙崩潰,產業轉型的呼聲愈發強烈。特首董建華瞄向信息科技工業,在1999年分別推行了「數碼港」和「矽港」兩個項目。

數碼港由小超人李澤楷的盈科公司負責。不料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滅,盈科用未經公開招標,政府免地價提供的優質地皮,做了房地產項目,大賺特賺。

「矽港」合作方張汝京,擬在香港申請200-250公頃土地,建6間晶圓廠,卻被港媒痛斥為「炒地皮」,遲遲得不到香港財政司曾蔭權的批覆。

張汝京最終選擇和上海合作,當時的市長徐匡迪給他在浦東中環內找了一大片農田,大手一揮跟他說:「都是你的。」這個地方就是後來的中國半導體重鎮張江。

展現在香港面前的,是一條服務業和金融業鑄就的金光大道,實業空心化的問題,似乎並沒那麼重要。

當年拋棄香港的中芯國際,2004年在港交所上市,市值500億港幣,十四年後跌到320億港幣。張江房價卻從3000/㎡漲到8萬/㎡。

03

1984年,中英兩國鏖戰22回合後,在北京簽訂了《聯合聲明》,為防止土地財政肥水過多流到英國人的田,聲明中約定過渡時期英政府每年批出的土地不得超過50公頃。

每年50公頃,哪裡夠用。土地供應大幅減少,帶來的後果便是香港房價如斷了線的風箏,逐漸走向「一年一小漲,三年一大漲」的不歸路。開發商更是賺的盆滿缽滿。

超人的長江實業、大劉的華人置業、四叔的恆基兆業、郭主席的新鴻基、鯊膽彤的新世界發展,聚齊五顆龍珠,可得香港經濟半壁江山。

但許多香港人耗盡半生,也買不起以上五家公司建造的任何一間房屋。

1997年,十餘年七八倍漲幅的房地產牛市,早已讓香港人明白,房子買是買不起的,但是可以炒啊。港人紛紛衝進樓市,有的用盡了所有工資,有的則刷爆了信用卡。

香港回歸當年,土地限制隨之取消。董建華在其首份《施政報告》中承諾,大幅度增加未來的建屋量至每年85000個單元,希望以增加供應來緩解房價壓力。

沒想到的是,1997年爆發了亞洲金融危機,香港房價大跌30%以上,一些房奴無力還款,被銀行趕出家門,有的露宿街頭,有的走向天台,負資產家庭數量高達10多萬戶。

負資產的可不光是老百姓。著名影星張衛健,在化妝間用15分鐘就做出了買一層樓的決定,結果「虧得老媽都不認識了」,不得不在大陸拍了六七年電視劇才還清了債。

俗話說:要讓一群人團結起來,需要的不是英明的領導,而是共同的敵人。被剪了羊毛的香港群眾,集結起來高呼嚴懲做空者,卻發現官方認證的罪魁禍首索羅斯,早就跑得遠遠的。

但索羅斯能跑,你港府可跑不了。

於是在2003年,五十萬人走上街頭舉牌抗議,痛罵八萬五建屋計劃,遊行隊伍里有人拉著大幅標語:馬克思發明了無產階級,董建華製造了負資產階級。

《宣言》里說,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在香港,房子就是階級,也是一切鬥爭的源頭。電影《維多利亞壹號》中,女主角為了買套兩居室,一晚上殺了11個人。

八萬五建屋計劃終被取消。香港房價逐步回升,如今距1997年最高點又幾乎翻倍,甚至在2008年次貸危機中都不曾顫抖。房奴們喜大普奔,社會一片祥和。

這段歷史被大陸群眾有樣學樣。當然港人的「冤有頭,債有主,出門右轉找港府」是萬萬不敢學的,只能挑軟柿子下手,組團去砸開發商的售樓處了。

後來開發商也學精了,一旦樓市寒冬降價促銷,就乾脆先砸為敬,引的群眾們紛紛來撿便宜,結果樓盤很快就賣光了。這一來一往,高度濃縮了群眾的本性。

20年後,香港的房事不斷刷新三觀。一部叫做《有樓萬事足》的社會紀實片里講道:香港劏房的人均面積只有48呎,約4.46平,但是香港的豬每隻都有50~80呎的豬圈。

這部片子展現了很多香港人為了買房的奇葩:比如$50哥,每天只花50塊,洗澡都要去大學的免費澡堂;還有105%姐,吃喝開銷蹭父母和男朋友,每月能存工資的105%。

你以為他們會很辛苦、很艱難、很憤怒嗎?錯!在片子裡,幾乎每個人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在他們眼裡,畢其一生買的那套幾十平米的房子,就是幸福的彼岸,人生的燈塔。

一位22歲的珠寶公司女職員,膚白胸大一臉整容相,在片子裡理直氣壯地闡述她的婚戀觀,:

冇樓咪白撞,有樓有高潮!

張宏傑在《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里,是這樣總結農民起義的:

農民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是更嚴密的控制,更堅固的監獄,和更好的馴化。

04

新加坡的起點遠不如香港。

1965年8月9日,馬來西亞國會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的壓倒性優勢,將新加坡從馬來西亞聯邦中除名。未參會的李光耀得知結果後,往沙發上一靠,雙眼一閉,然後嚎啕大哭。

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米的新加坡,在「生存機會渺茫中」,被迫宣告獨立,怎麼穩定這個內部動盪的年輕國家,成了當務之急。

李光耀觀察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50年代新加坡發生暴亂,年輕人把汽車掀翻、燒毀;而60年代中期,這些人有了住房和其他資產,發生暴亂時,他們會趕緊把摩托車抬回家裡。

李光耀開始思考差異的原因,儒學大家孟子的一句話給了他答案:有恆產者有恆心。於是李光耀下定決心,要讓新加坡每個家庭都有真正的資產讓他們去保護,尤其是住房。

這好比懷了孕的女人,跟丈夫吵架時把肚子一挺:打吧,反正這是你的骨肉。男的頓時就慫了。

要想讓老百姓有錢買房,得逼著他們攢錢。新加坡將英國遺留的公積金制度擴大到住房領域,設計了一整套「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強制國民儲蓄。

老百姓存公積金的利率高於銀行利率;老百姓貸公積金時又低於銀行貸款利率,這種「高存低貸」模式,最終使公積金覆蓋率高達95.3%,成為政府建房、民眾買房的錢袋子。

新加坡的土地也是國有,但85%的土地以很低的價格出讓,用於開發公共組屋,土地財政收入不足總收入的20%。

龐大的低收入人群是李光耀的基本盤。所以,只有這些人保障充分後,政府才可以對其他收入人群逐層覆蓋。這就是所謂的窮人國家幫,富人自己養。

最終,新加坡一手抓住房供給,一手抓居民儲蓄,用僅占全國用地14%的居住用地,實現了高達91%自有住房率,遠超香港的50%自住率。

政府建房這種模式,不是想學就能學到的。

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曾經指責保障房亂象,說北京經適房裡停了一堆奔馳寶馬;2009年武漢經適房小區余家頭三期B座在搖號過程中,出現6個相連的編號同時中標的奇觀。

機率論水平頗佳的戴老闆幫董指導我算了下,5141個人搖124套房子,出現6連號的機率為千萬億分之一。

後來武漢市派出調查組徹查,發現除了這6個連號的中標者系材料造假之外,還查出還有67個中標者也是走後門搖中號,也就是說,124套房子裡有73套都讓關係戶買走了。

當然,這些舞弊者,最終都逃不過黨紀國法的嚴懲,房管部門的5名瀆職者被處理,4名核心人員和7名「中間人」都被判刑。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550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037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