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熊孩子、天價學區房
你喊著「今天又在恐婚恐育」的時候
新加坡年輕人同樣展現出了極低的生育慾望
成為全球生育率墊底的國家
新加坡生育率現狀
據新加坡國家人口及人才署發布的《2019年人口簡報》,截止2019年6月,去年在新加坡本地出生的嬰兒總數為3萬2413人,比前年略增0.2%。新加坡居民的總生育率(TFR)從2017年的1.16下降至1.14。
雖然生育率略有上升,但由於人口老化,過去十年的死亡率也逐年上升。去年新加坡有2萬1385人去世,去世的人數上升了0.5%。
與之對應的總人口平均增長率在過去五年為0.8%,與2009年至2014年的平均增長率1.9%相比已放緩不少。

來源:NPTD
在新加坡的三大種族,華人、馬來族和印度族中,華人占比約為70%,但生育意願並不強烈,常年占據生育率最低的位置。在2016、2017年兩年略高於印度族之後,2018年又以0.98這個首次突破1.0的生育率重回生育率最低「寶座」。

來源:NPTD
眼花繚亂的「催生」政策
超低生育率加上人口老齡化的威脅。新加坡出台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催生」政策。
改變人口政策
早在1987年,新加坡政府就出台了鼓勵生育的政策,提倡「生3個或3個以上的孩子」。改變了1970年代夫妻生育不超過2個孩子的人口控制政策。不再對育有2個以上孩子的夫妻在所得稅、產假和公共住房分配上進行限制。

來源:路透社
嬰兒獎金計劃
政府對生育進行直接的現金補貼,在2015年1月1日之後,補貼的力度又進行了加大。父母可以在孩子剛出生、6個月、12個月、18個月時分4次領取補貼。補貼金額根據家庭已有孩子數量,8000-10000新幣不等。

來源:MSF
產假計劃
根據GPLM計劃,在職女性分娩後擁有帶薪產假。2017年1月1日之後,帶薪產假為16周。男性依據GPPL計劃,可以享受由4周的帶薪陪產假。如果有需要,還可以從妻子的16周產假中共享4周的陪產假。
此外,對於領養兒童的母親,同樣享有領養假。有工作的父母還可以提出ICL的申請,享有無薪嬰兒護理假。
官方「催婚」
對於已婚夫妻放假髮獎金來「催生」,對於未婚男女,政府在「催婚」。
新加坡政府制定了SDNTrust認證框架,於2007年推出,針對約會行業制定出行業標準,支持和監督私人機構在本地開展約會活動。
Partner Connection Fund將對約會行業中的機構和參加約會的人員進行資金支持。參與活動的單身男女可以直接得到獎勵金。

約會機構組織的活動 來源:ptix.at
為何生育率依舊低
從找對象都生孩子,政府都有政策來「幫扶」,為何新加坡生育率依舊毫無起色?
離婚成本高
根據新加坡的法律規定,無論申請協議離婚或有爭議離婚都必須結婚至少三年。離婚的理由只能是婚內通姦、虐待、兩年無聯繫或協議分居至少三年這些「不合理行為」。過高的離婚成本使得年輕人不願輕易走入婚姻。

新加坡平均結婚年齡與結婚人口數量, 來源:NPTD
結婚養娃成本高
根據經濟學人智庫最新發布的《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新加坡、香港、巴黎並列成為了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
雖然有政府的生育補貼,但在孩子龐大的支出上往往杯水車薪。更好的學校、五花八門的興趣班,不想讓孩子被同齡人拋下,家長不得不為孩子花費更多的金錢。

來源:zaobao
心態的轉變
隨著女性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現代社會下同齡人的壓力,新加坡國家人口與人才署(NPTD)指出,儘管新加坡年輕人大多想要結婚生子,但是「他們逐漸將目標優先放在升學、職業生涯或旅行之上」。

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 來源:豆瓣
跨國婚姻比例高
《2019年人口簡報》中指出新加坡永久居民有53萬人,非居民人口則為168萬人,其中工作準證持有者最多,接近69萬人。
在2018年全年,每三對新婚夫婦中就有一對是跨國婚姻,而每五對當中就有一對跨族婚姻。
2019年的12個月中至少6個月在外國生活的新加坡人連續10年增加,達21萬7200人。這個數字在2009年為18萬零700人,10年的增幅約為20%。
結婚貴、離婚難,恐婚恐育的當代年輕人,面對再多的激烈政策恐怕都很難邁出「生孩子」這一步了。你對新加坡生育率低有什麼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