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工的行動限制將逐步放寬,從下周起每周可有最多500名客工能回到小印度活動。受訪的客工、義工組織以及議員都非常歡迎實施新試點計劃,讓辛辛苦苦為我國做出貢獻的客工能稍為過上正常的生活。
在本地工作六年的印度籍客工文克特(Venkt,31歲,維修人員)受訪時說,他大約有一年半沒到過任何社區活動,也沒有機會到印度廟宇參拜,只能在宿舍房內簡單地祈禱。他說:「宗教信仰對我來說很重要,如果我有機會去小印度,一定要去廟裡參拜。」
另一名孟加拉籍客工伊斯蘭(Islam Shoriful,35歲,建築工人)受訪時興奮地說,如果能到小印度去,首先會給家人匯錢,因為那裡的匯款服務提供更多選項,然後到餐館吃一些他想念的食物。
「當然我也很期待能與宿舍外的朋友見面,畢竟已經非常久沒有見到他們了。」
專門援助客工的義工組織冠病19客工援助聯盟(CMSC)創辦人之一易主兒受訪時說,所有服務與援助客工者都在期盼這項宣布,長期與世隔絕令客工焦慮、不安和極度鬱悶。
「我們知道有許多公眾仍很擔憂,但我必須提醒大家,本地大絕部分的客工都完成疫苗接種,每周也接受多次檢測。」
非營利組織客工亦重(TWC2)主席傅黛碧(Debbie Fordyce)受訪時也認為這是個好的開始,並希望計劃能儘快放寬讓更多客工能外出,有正常的社交活動。
她說:「客工終日在宿舍和工作場所面對同樣的人,可能他們其餘的時間並不想和這些人一起,如果他們在外出時能與想要見面的人相聚,那將會是最理想的。」
義順集選區議員黃國光曾多次在國會和社交媒體提出我國應保障客工福利。他受訪時說,客工在疫情中仍辛勤地為我國作出貢獻,但他們也需要休息和放鬆。
人力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醫生昨天在宣布放緩客工行動限制時說:「我們非常關注客工長期受限制而承受的精神壓力,他們畢竟與社區分隔了超過一年半。不過,我們也必須謹慎和按部就班地放寬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