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腦性麻痹聯盟特別學校的學生甄佳宜(中)和艾許(右)為「關懷巴士」設計了插畫。(取自早報網)
(新加坡訊)乘客只顧看手機,腦癱患者因無法自己推動輪椅而出行艱難,只能通過繪畫表達心聲,希望公眾乘搭公共運輸時,能多為他們伸出援手。
《聯合早報》報道,前進新加坡(Go-Ahead)、關愛通勤委員會以及新加坡腦性麻痹聯盟特別學校於前日合作發起一項「關懷巴士」(CARE Bus)計劃,以提倡關懷和包容的通勤文化。
3名患有腦麻痹的學生甄佳宜(17歲)、艾許(Asher Das,13歲),以及顏愷宏(16歲)通過手繪插畫表達了理想中的公交願景,如其他乘客在上車前幫忙推輪椅和刷交通卡、讓位等行動。他們的插畫印在一輛「關懷巴士」。
甄佳宜受訪時表示,繪畫的靈感來源於自己的生活體驗。這是因為腦癱患者獨立出行時,雙手沒有力氣推輪椅,很多時候都希望公眾能主動幫忙,尤其是上下巴士和刷交通卡的時候,「但人們通常只看著手機,並沒有看見我們。」
前進新加坡執行總監安德魯湯普森(Andrew Thompson)指出,由於他的女兒患有癲癇,所以自己非常理解特需者所面臨的挑戰,也會努力為他們打造一個更友好的公交環境。
前進新加坡也推出其他支持計劃,例如免費提供特需者「伸出援手卡」(Helping hand card),其中包括讓位卡、到站提示卡等,讓一些不使用輪椅的隱性殘障者能及時獲得幫助。
另外,白沙的巴士轉換站也設立了愛心區和冷靜休息室,分別能讓人們坐下休息以及供自閉症患者或有需要的公眾一個休憩的舒適空間。
淡濱尼美廉初級學院的5名學生也在現場展示插圖所傳達的信息,引導公眾如何正確地幫助特需者,例如上前詢問他們需要什麼幫忙、幫忙推輪椅、請推嬰兒車的家長優先讓位給輪椅使用者等。
參與展示的學生許信威(17歲)說:「現在的人總是羞於主動幫忙,我希望公眾可以通過這個計劃理解到,在他們眼前的不單是一個插圖或一個作品,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做出改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