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一句,風水輪流轉。 去年我們看其他國家,比如日本、韓國、澳洲、英美變成疫情震中。
今年輪到人家看我們,水深火熱。
「這麼高的完全接種率,現在竟然發展到自新冠爆發以來最嚴重的情況?日增新高,以及更多死亡?」

「小心,看看新加坡吧。他們現在不得已得採取措施來支援那些打完疫苗又重新感染的人,只能在家康復或者社區護理設施。」

我們眼中的新加坡正在病毒搶時間共存。
但海外網友眼中的我們,有種疑似難民跟的既視感。
不管看著像什麼,選擇了共存的新加坡,此刻備受世界關注。
10月中旬達5000例!
目標:高疫苗接種率+高群體免疫
官方從8月23日開始計算的這一場共存後的第一次疫情反彈還沒有消停的意思。
如果按照之前部長們推測的病例翻倍周期來看。

鑒於後來部長又改口,猜測這場疫情可能日增5000例。
而就在前天傍晚,關於什麼時候日增5000例。 抗疫小組下午也宣布了,目測是在10月中旬。

但當局強調,超過98%的病患沒有出現症狀或症狀輕微,且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居家康復的。
不過前幾天,又有淡馬亞教授跟林麗明醫生預測,病例繼續翻倍的話可能一個月內會日增1萬。
綜合他們所講,新加坡10月的病例增加情況可能就變成了這樣。

不得不說,預測十分大膽。
新加坡的病例日增1萬? 作為一個平均每平方千米就有7480人(以面積728.6平方千米,總人口545萬計),人口密度位列全球前三的新加坡。
如果真到了日增1萬的程度,那會是個什麼景象?
別說了,椰子想都不敢想。
專家所預測的日增1萬,是病例翻倍周期不停止的情況下發生的。

來源:海峽時報
現在當局已經緊急剎車,進入了限制人流的「穩定疫情期」,預計在接下來10天到14天可能就會看到效果。
如果穩定期有看到成效,那麼可能下周就會到這波疫情的峰值,就如當局所說的日增5000例。
如果沒有看到成效,病例繼續激增,住院情況更嚴重。那也沒什麼好選擇,擺在眼前的就是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或者重啟阻斷期。
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少出門,少社交,我們剎車了,就看疫情剎不剎了。
不過現在的問題在於,就算疫情不剎車,新加坡也是會堅定共存且開放。

下午的會議上,抗疫小組組長黃循財再一次表示:
「我們關注的已不再是這些數字(指日增病例),因為我們的疫苗接種率高,焦點應該集中在重症病例身上,並且確保新加坡的醫療體系有能力照料他們。」
「我們的解封策略未改變。但這是我國首次面臨這麼大一波疫情,而這一波疫情正對我們的醫療體系造成巨大壓力。因此我們需要改變一些程序,這些都需要時間。」
「這一波疫情也不會是新加坡的最後一波疫情,大家需要做好心理準備,未來還會有數波疫情。」
「最終,新加坡將達到高接種率和高群體免疫,到時,或許在數月後,我們能和歐洲國家的情況相似,疫情穩定並不再出現新一波疫情後,有信心地解封。」

新加坡放寬邊境的法國、義大利、德國
現在新增確診3000例以上,死亡日增100例以下 簡單理解,就是新加坡想要學歐洲那樣闖關。
現在82%的高疫苗接種率,就是闖關盾牌,在家康復計劃,擴大醫療設施,就是闖關手段。
最終,如果新加坡趟過眼前未知確切深淺的疫情之河,在高疫苗接種率以後,以低相對低的死亡率達到高群體免疫。
那麼基本上新冠共存的計劃進度條就算快拉滿了。
只是在那之前,困難重重,民眾也顧慮重重。有很多網友, 正在為下午的這番表態擔心。
「有點失望。
當一名成員感染新冠,整個家庭都會受到很大影響。
我們裝備簡陋,沒有經過專門訓練,沒有個人防護裝備,遠程醫療有的沒有反應,HRW、QO等通知也有延遲。沒有盔甲的我們要如何打這場仗?

「你知道我們這個國家到底有多小嗎?我們如何去冒這個險?」

「所以真的很快我們遲早都會感染新冠的。之前我們跟朋友碰面,打招呼都是問你打完疫苗了嗎。結果現在,以後我們碰面都會變成問一下你中新冠了嗎?」

仿佛是預知到大家會擔心。
就在這兩天,新加坡衛生部官網神速改版,首頁四大板塊教你度過這個非常時期。
衛生部官網再改版
四大板塊教你度過非常時期
新加坡的衛生部官網又又又改版了。
上個月,關於新冠的詳情頁是以防疫措施為主,列出了比如堂食幾人、社交活動限制幾人、健身房幾人、婚宴大型活動幾人等等。
但是這兩天,防疫措施規定變成了跟新冠病毒共處的一系列指南,四大板塊內容給你指點迷津

咱們來分別看下具體內容。
1)我新冠檢測陽性了(分2種檢測方式:抗原快速檢測ART/新冠核酸檢測PCR)
*進入此板塊後有一份簡單的信息問卷調查

以及判斷你是否符合在家康復計劃的對應步驟指南。

*上述網站快捷通道:https://www.covid.gov.sg/covid-positive/filter
2) 我曾暴露在新冠感染風險之中(即我可能是新冠陽性患者的密接者)
點擊進入後,會有一個「下一步應該怎麼做」的問卷調查

以及其他不同情況的對應指南,包括
如果是同住者,應該怎麼做;
如果不是同住者,又該怎麼做;
收到健康風險警告的情況

*上述網站快捷通道:https://www.covid.gov.sg/exposed/filter
3) 我是父母親或看護(我應該為孩子做些什麼?)
這個版塊主要是針對弱勢群體的,比如不適用在家康復計劃,並且需要居家康復夥伴。
通常這部分人情況理想的話是送去社區護理設施的。

這個版塊列出了三種情況:
弱勢群體感染了新冠該怎麼樣
弱勢群體暴露在新冠風險中,接獲隔離令(QO)
弱勢群體暴露在新冠風險中,接到健康風險警告(HRW)

*上述網站快捷通道:https://www.covid.gov.sg/caregivers/covid
4)我什麼也不確定(上述三種都不符合我的情況)
這個版塊的內容,是提供給那些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暴露在新冠風險中的人。
如果確實曾暴露在新冠風險中,那麼這部分人會在24到48小時內收到健康風險警戒簡訊。

此外還有抗原快速檢測陽性以後,根據有無症狀該怎麼辦的對應指南。

*上述網站快捷通道:https://www.covid.gov.sg/not-sure/filter
以上四大板塊,其實就是新加坡此時此刻新冠處境的真實寫照。
跟病毒共存,檢測陽性了第一個要求助的不是醫院診所,是自己。
可能曾經到過病例去過的地方,或者是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第一要求助的不是別人,還是自己。
擔心自己的孩子,每天關注日增2000例,日增3000例,不是很敢讓孩子出門,這種情況,最先要求助的仍然不是別人,是自己。

來源:海峽時報
高層把握大局觀、策略、疫情動向。
也給小民普及人手一份的自助求生指南。
同時為了讓大家放心,衛生部還做了幾個簡明的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