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文才中學成績並不理想。為專攻數學,他曾把10年歷屆考卷幾乎每一題都做10遍。
沈文才(52歲)原以為長大後會接手父親的蝦麵攤,完全想不到有一天會成為投資銀行的董事總經理。
上小學時,每逢星期日、公共假期和學校假期,他都到小販中心幫父親賣蝦面。那時父親每年只在大年初一休息,他平時會賣油麵、米粉和粿條,但大年初二隻賣大份米粉面,因為顧客一早就來排起長龍,這樣沈文才就只須記得顧客先後,不會出錯。
沈文才中學的成績不理想,為專攻數學,他把10年歷屆考卷幾乎每一題都做10遍,終於如願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念機械工程。
大二那年,父親退休停賣蝦面,沈文才當起調酒師賺零用錢。為加快調酒不讓顧客掃興,他使出當年父親大年初二賣面的策略,只調製波本可樂一種雞尾酒,效率果然大幅提升。
畢業後,沈文才在星展銀行面試時說了這件事,對方欣賞他的應變能力,於是錄取他。沈文才認為,父親做生意的經驗給了他啟示:「當需求大於供應時,就得減少選擇」。
然而沈文才當時不太重視人際關係,因此畢業後的這第一份工作表現不理想。他到英國修讀金融學碩士後回國,在渣打銀行工作,上司給了他許多機會,他也更積極與人交流,改善人際關係,事業才逐漸有起色。
沈文才過後在花旗銀行任職期間外派到中國兩年。他認為這段工作經歷,不僅提升了他的華語水平,也為他後來當上瑞士銀行董事總經理鋪好了路。
沈文才目前已離開銀行界,在海內外大學擔任講師。他在領英上寫作,與學生分享職場心得。因冠病疫情他無法出國工作,期間寫了一本《小舉動大前程》,一度在亞馬遜Kindle求職類書籍榜上排行全球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