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總統選舉的四位總統候選人,在2011年8月16日齊聚《海峽時報》編輯室參加圓桌會議。他們是(左起)職總英康前總裁陳欽亮、前國會議員陳清木醫生、前副總理陳慶炎博士,以及前高級公務員陳如斯。(海峽時報)
作者 劉智澎
(7月30日),職總英康前總裁陳欽亮在個人臉書宣布,他在三個星期前已向總統選舉委員會提交候選人合格證書申請,成為第四位正式表態的有意參選者。

(陳欽亮臉書截圖)
他在Po文中也補充一句:
「其他有意參選者可能都還沒提交呢。」
早前表態有意參選的三人是:
尚達曼(前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
吳振華(企業家、前新加坡駐摩洛哥非常駐大使)
黃國松(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前首席投資官)
吳振華和黃國松在兩個星期前,已親自到選舉局領取參選表格,並向在場媒體介紹他們的家人。
陳欽亮昨晚發聲明說,他並未到選舉局領取表格,而是直接從選舉局網站下載。
如果總統選舉委員會裁定這四人都符合參選資格,新加坡選民除了有機會投票,應該有一場好戲可看。
新加坡選民上一次投票選總統是在2011年。說起那年的總統選舉,很多人會聯想到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的前四個音符:
「Tan Tan Tan Tan……」
無巧不成書,四個候選人都姓陳,英文姓氏也都是Tan。
陳欽亮就是其中一位。
另外三位是前副總理陳慶炎博士、前國會議員陳清木醫生,以及前高級公務員陳如斯。

2011年總統選舉,(從上到下)陳清木的競選標誌是棕櫚樹,陳如斯的是一顆心,陳慶炎的是眼鏡,陳欽亮的是「對話氣泡」里有個打招呼的手勢。(新加坡選舉局)
當年的「四陳之戰」可說是新加坡獨立建國以來,競爭最激烈的總統選舉。
選情有多膠著?看看得票率就知道了:
陳慶炎:35.20%(74萬5693票)
陳清木:34.85%(73萬8311票)
陳如斯:25.04%(53萬零441票)
陳欽亮:4.91%(10萬4095票)

陳慶炎博士在2011年8月27日當選總統後,在大巴窯體育場向支持者揮手致意。(新明日報)
紅螞蟻還記得,投票日當晚苦守在電視機旁等待結果,一顆心撲通撲通地狂跳。
首輪計票在凌晨1點左右完成,卻因票數差距少於2%,必須重新計票。
最終結果是在凌晨4點23分,也就是投票結束後的八個多小時才揭曉。
那年的總統選舉也締造了多個「第一」:
參選人數最多的一屆
總統候選人首次舉辦群眾大會
首次以電視作為主要競選平台
總統選舉首次在全國大選不久後舉行(時隔三個多月)
陳欽亮:等候選人名單敲定再決定
陳欽亮12年前敗選時,得票率少於12.5%,是唯一失去4萬8000元競選按櫃金的候選人。

陳欽亮在2011年總統選舉中敗選,得票率僅4.91%。(聯合早報)
針對這次的勝算,他在臉書貼文中說: 「我在總統選舉中戰勝尚達曼的可能性只有10%。尚達曼是個深受人民喜愛的強大對手。」

(陳欽亮臉書截圖)
不過,紅螞蟻卻找不到這條貼文了……(莫非是Po完才考慮到吳先生和黃先生的感受?)
陳欽亮昨晚也發聲明說,他相信自己與尚達曼完全符合章程規定的要求。
「我不確定另外兩位潛在候選人(吳振華和黃國松)
是否符合所有要求,但我知道如果潛在候選人在某些方面無法滿足條件,總統選舉委員會有權豁免。
我會等委員會確定最終候選人名單,再決定是否要在提名日正式競選。」
換句話說,他還不確定會否參選,不想打沒把握的仗。
陳欽亮答覆《新明日報》詢問時說,如果吳振華和黃國松都不符合參選資格,他就會出來競選,以免尚達曼不戰而勝。
如果尚達曼以外的其他人也獲得參選資格,他就會視情況而定。 陳欽亮曾是人民行動黨的一員,但從未擔任部長或議員。
雖然他自稱是不親任何政黨的獨立候選人,但從他過去幾年發表的言論看來,他顯然對行動黨執政頗有意見。
2014年,他在革新黨舉辦的「李顯龍總理是否是領導新加坡的合適人選」集會上,針對國民服役、就業機會和部長薪金等課題「開炮」。
他也曾多次參與芳林公園演說角落的集會,批評公積金制度、水電費上漲,以及電動踏板車禁行人行道等政策。

陳欽亮(右一)曾多次參與芳林公園演說角落集會,批評公積金制度、水電費上漲以及電動踏板車禁行人行道等政策。(聯合早報)
2019年,他還拿自己當「白老鼠」,在網上公開身份證號碼、電郵、手機號碼和出生日期,以試探SingPass帳戶的保安措施。
現年75歲的陳欽亮在臉書上非常活躍,發貼文的頻密度不輸總理夫人。貼文題材非常廣泛,從投資心得到每日三餐,連體重變化也一一記錄。
娛樂指數不低,蟻粉閒來無事可以去看看。
陳如斯:從未遠離政治
比起陳欽亮,陳如斯個人臉書的政治色彩就濃厚得多,但他已經一年多沒發表貼文了。 (難道要等到下一屆全國大選,才會活躍起來?)
過去三屆的全國大選,都能看到陳如斯的身影。
2011年初試啼聲的他,在同一年內打了兩場選戰,但都敗下陣來:
5月代表新加坡民主黨競逐荷蘭——武吉知馬集選區,8月競選總統。
他在2014年創立國人為先黨,並在2015年全國大選率隊競逐丹戎巴葛集選區,得票率僅22.29%。

陳如斯在2014年創立國人為先黨,並在2015年全國大選的一場群眾大會上,批評人民行動黨言行不一。(海峽時報)
臨近2020年全國大選時,陳如斯卻宣布解散國人為先黨,在提名日的幾天前重新加入民主黨。
理由是:他要通過整合,強化反對黨陣營。
只可惜「強化」作用似乎未奏效,由他率領的荷蘭—武吉知馬集選區戰隊還是以33.64%得票率敗給行動黨。
這種屢戰屢敗的精神,還是要掌聲鼓勵一下。
現年69歲的陳如斯曾在貿工部任職,也是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擔任副總理期間的首席私人秘書。

2011年總統選舉提名日,陳如斯在提名站與支持者握手,他的妻兒也到場支持。(新報)
他在2011年競選總統時承諾: 「如果當選,我會每天開放總統府,把它變成公園讓國人散步和跑步。」
從他過去一年多來「毫無動靜」來看,今年的總統選舉他多半是「沒影」了。
陳清木:志在全國大選?
今年5月底哈莉瑪總統宣布不尋求連任後,坊間就開始議論:
新加坡下一任總統會是陳清木嗎?
畢竟他在2011年只差半步之遙,就能登上總統大位。
而且他在2017年也曾表達參選意願,但那年的總統選舉啟動了保留選舉機制,僅限馬來族群參選。
從陳清木上周走訪西海岸巴剎的媒體訪問看來,他確實準備再次披甲上陣,但目標應該不是這屆總統選舉,而是下屆全國大選。

陳清木上周走訪西海岸巴剎,與居民互動交流。(聯合早報)
這位高齡83歲的新加坡前進黨主席受訪時說: 「無論大選何時舉行,前進黨都已做好準備,因為這是我們作為從政者的目標,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1980年步入政壇的陳清木,曾代表人民行動黨參加六次全國大選,每一次都高票當選,是行動黨名副其實的「鐵票倉」。
他在2019年創立新加坡前進黨時,曾有人質疑他是不是因為2011年無法當選總統而耿耿於懷。
他當時笑說:
「我已經放下了,你不能靠著過去所做的事情活著,必須向前看。我成立新政黨是希望再次在國會為民請願,為國會添加多一把聲音。」 陳清木的目標也算是實現了。
2020年全國大選,前進黨強勢來襲,雖在西海岸集選區不敵行動黨團隊,但48.32%的得票率是所有落選反對黨團隊中最高的,讓黨秘書長梁文輝和副主席潘群勤得以當上非選區議員。
去年7月,陳清木曾進行肺部手術,健康情況堪憂。
不過,他在個人臉書上表示沒打算退休,「若有能力,使命必達」。
且看這位「時髦阿公」如何繼續在社媒上引發「陳清木效應」。

陳清木經常在社媒上展現幽默風趣的一面,一招「手指愛心」虜獲不少年輕選民的心。(聯合早報)
不怕多角戰,只怕沒競爭
縱觀歷屆選舉,參選的候選人越多,票數越有可能被瓜分,勝選者反而無法獲得強有力的委託。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胡君傑博士在亞洲新聞台發表的文章中提到,任何選舉都會出現「親建制派」和「反建制派」的選民對立。
以這屆總統選舉為例,出身行動黨的尚達曼可能被視為缺乏獨立性的「政府人」,而具備私企背景的吳振華可能獲得更多「反建制派」選民的支持。
種族因素也不容忽視,一些選民可能傾向投選「反映新加坡多數族群」的准候選人。
胡君傑認為: 「不論最終出現幾角戰,尚達曼這張『王牌』並沒有讓其他准候選人卻步,這本身對新加坡來說是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