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前教授利用職務之便,在6年半時間裡騙取8萬多新元的研究經費,被判入獄24周。
被告陳某一共面對32項偽造文件意圖行騙,以及五項欺詐的控狀。他在星期一(4月22日)承認其中12項,其餘交由法官下判時納入考量。

陳某案發時是國大工程學院電機與電腦工程系教授。2012年11月至2019年4月期間,他在系統中呈報不實的報銷,還通過電腦修改收據。陳某一共提交了37份虛假呈報,欺騙國大發放約8萬8399新元。

圖源:新加坡國大
犯案時患有抑鬱症
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間,陳某患上抑鬱症,症狀包括情緒低落、焦慮,以及動力和精力不足等。陳某認為家人對他缺乏關心,若他因這些罪行惹上麻煩,家人才會關心他。
心理衛生學院的評估報告顯示,抑鬱症影響了陳某的認知能力,這與他當時所犯下的罪行有一定的關聯。

陳某的代表律師在求情時說,他的當事人是因為精神狀況不佳才會犯下這些罪行的,並且在事後已經歸還了全部款項。
控方指出,陳某犯案超過六年,損害公共機構利益,且涉案金額不小,但考慮到他的精神狀態和做出全額賠償,建議法官判他坐牢24至26周。
在新加坡,偽造文件意圖行騙一旦罪名成立,最高可被判處四年監禁、罰款或兩者併兼施;欺詐的最高刑罰三年監禁、罰款或兩者兼施。
法官最後裁定陳某入獄2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