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梭,眨眼間
中國農曆新年已經到來
新加坡作為一個約有76%的華人國家
在農曆新年期間
巨大生肖燈飾,財神繞街送福氣
都是新加坡春節中常見的熱鬧景象

網絡圖
所以,在新加坡農曆新年的習俗
仍然保留了不少的傳統
但新加坡仍有些特別的習俗和禁忌
讓「新式過年」別有一番風味

網絡圖

迎春到河畔

「春到河畔迎新年」是每年新加坡春節的重頭戲,舉行的地點是濱海灣,並在新加坡河兩岸燃放大型煙花。

網絡圖
在那裡有各種文藝演出、有中華各地特色小吃,還有迎新燈展,有時移至新加坡河進行水上大遊行。


看舞獅

農曆新年看舞獅,在新加坡是頭等大事,本地人喜歡在新春佳節請醒獅隊到家裡助慶,做生意的人也喜歡在新年伊始請醒獅隊到公司/店鋪去,為的是討個好彩頭。

網絡圖
隨著鑼鼓聲響起,醒獅慢慢地走進屋內,在裡面繞一圈。舞獅還會表演「采青」,將青菜和紅包懸掛在高處,讓醒獅獵取,撕碎後再從獅口吐出。因為生菜諧音「生財」,「采青」預示著你來年「生生髮發」!


發紅包

送紅包是華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最早據說源自漢代,幫助孩子避開「年」這種妖魔鬼怪。但在新加坡,卻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網絡圖
非婚長輩不可送紅包,在新加坡的習俗中認為:非婚男性送晚輩紅包,會難以娶妻;而非婚女性送晚輩紅包,會難以嫁人。


七彩魚生

和北方人過年必吃餃子一樣,新加坡人過年必備的一道菜就是魚生。撈魚生的各種食材,都有相應的意頭。例如魚生是「年年有餘」、麻,花生是「榮華富貴」、薄脆片是「滿地黃金」、醬汁是「甜甜蜜蜜」等。

網絡圖
家人團聚在桌邊、用筷子攪拌「魚生」,最好能將魚生連同蔬菜絲攪拌後高高舉起,並說出祝福語「撈喜、撈喜」,拉越長代表運氣越好、也有長壽的寓意。


雙桔拜年

桔子在新加坡習俗中具有「大吉大利」的美好寓意,桔有「吉」之意,廣東話中「柑」與「金」同音,兩粒柑橘象徵著「大吉大利」、「兩粒黃金」和「好事成雙」。

網絡圖
去親朋好友家拜年,會攜帶桔子禮盒交給主人。等到聚會結束、準備離開時,主人也會準備同樣數量的桔子作為饋贈,稱為「換桔子」,祝福賓主一家「好事成雙」。


黃梨撻

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一代,新年食物中必不可少之一是黃梨撻。這是一種是早期峇峇娘惹的傳統糕餅和台灣的鳳梨酥不同,餡料外露,小巧可人。

網絡圖
黃梨在廣東和潮州話中,有「旺來」之意,不僅僅家家戶戶會在過年時候吃黃梨撻,商家也會在擺上黃梨的裝飾以圖吉兆。
新加坡是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
雖然與中國遠隔千山萬水
但中國過年習俗絲毫不遜色中國內地
也洋溢著彌久欲新濃濃的年味

網絡圖
在新加來臨之際
RIVIÈRE祝大家鼠年萬事大吉
闔家幸福,開心過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