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李顯龍總理在全國職工總會的勞動節集會上發表演說。

著重說明了新加坡為什麼這麼貴,以及新加坡現狀。
咱們來看看重點信息~
李顯龍總理昨日發表重要講話 黃循財宣布將定「10年規劃」
昨天的勞動節集會,現場出席者大概有1000人。
不過實際觀看者,還有包括線上的,所以目測參與者數量遠超現場。

李顯龍總理這次講到了幾個重點,其中就包括新加坡通貨膨脹,以及GST上漲的問題。
1)生活成本增加,新加坡政府在想辦法
他表示:
因為俄烏衝突,戰爭給全球帶來影響,也對新加坡造成影響。從目前的情況看,沒有好的影響,而且還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現在不僅僅是新加坡感覺到戰爭對生活成本的影響。
事實上,全球都相似。



比如最近法國選舉,關於物價的討論甚至高出對移民問題的討論。
再比如美國,他們通貨膨脹壓力已經持續40年了。
然而俄烏衝突加劇了這個問題。
俄羅斯是油跟天然氣的主要出口國,但現在他們不幹了。
而歐洲則是不買俄羅斯的貨了。俄羅斯緊接著對那些支持烏克蘭的國家喊停供應。
於是全球供應鏈受到撞擊。
此外,食品價格也在漲。

烏克蘭也是一個大的食品出口國。然而因為戰爭原因,烏克蘭種植業者遭遇打擊,種子設施都受創。 於是全球食物供應鏈又被打擊到。而新加坡的麵包價格就跟著漲價了。
但是新加坡當局,也有想辦法幫助本地人度過生活成本增加的問題,比如給出補助補貼:
發放100新幣的社理會鄰里購物券(CDC) 組屋雜費回扣+水電費回扣 社會關懷中短期援助計劃 公共運輸禮券等等 低收入水平的家庭則會收到更多幫助。
此外,新加坡金管局也在收緊貨幣政策,來應對通貨膨脹。

但壓力還是在的。全球供應鏈、食物供應鏈緊張,新加坡同全球經濟緊密聯繫,無法避免這些下行壓力。
除了太陽能供電,新加坡幾乎所有能源供應都是進口。當油價在每桶 50 美元左右時,新加坡每年進口原油和天然氣的成本約為 300 億元。
油價翻倍上漲,新加坡的支出也更高。
一部分可以轉移,但一部分開支必須由本地家庭、企業和政府承擔。
據貿工部預計,新加坡每年的損失將約為80億元。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在短期內,政府提供的援助計劃能幫助本地家庭減輕負擔,但長遠來看,這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根本的解決方案就是提高生產率,推動企業轉型,取得經濟增長。
大國可以轉向國內市場,「用中國話來說就是『雙循環』」。
但新加坡無法這麼做,因此我們必須保持開放,讓經濟變得更有韌性,同時不斷把握增長機遇,提高競爭力。
2)在跟職工總會合作下 新加坡失業率回到疫前水平
李顯龍總理表示,在疫情期間,職工總會與政府合作做了很多事情:
幫助失業人士找新工作 通過職工總會關愛基金、自僱人士收入補貼計劃為國人提供援助 協助本地公司維持業務,以避免裁員

基本能說,因為在雙方合作下,新加坡避免了新冠疫情帶來的最壞影響。
早前,新加坡人的收入因為新冠防疫措施收緊被影響到。但現在,新加坡已開放,情況好轉,而失業率也幾乎已回落到疫前水平。


但,李總理也說:
「新冠疫情的戰鬥非常漫長,而新加坡的新冠情況剛開始緩解。我們還不能高興得太早,不過我們至少能安心一些。」
3)2022年,新加坡忙復甦
新航重新起飛,樟宜機場的運營量要恢復到疫情前的50%。
新加坡的食閣咖啡店,重新變得繁忙。
建築行業也重新恢復運作,延誤的工程也重新安排上日程。
不過整體上,新加坡對後疫情復甦持著謹慎樂觀的態度。

圖源:Asian aviation
除了總理講話,總理接班人黃循財部長也發言了。
4)黃循財跟第4代領導團隊
將為新加坡制定10年規劃
未來總理接班人,目前是財政部長的黃循財,他也在這次集會上發言了。
他表示將在不久後啟動計劃,為新加坡未來10年跟之後的發展定製路線圖。
相當於就是一個10年規劃。
據他表示,這是第4代領導班子的一項重大任務。
接下來即將同不同層面的人接觸,包括工會、民間及私人領域。
主要對經濟、醫療保健、住房、教育等方面徵詢意見。

此外,他也借自己的童年經歷來講述,勞資政三方共同驅動新加坡的發展。
小夥伴可能知道,黃循財部長相比其他同事來講,背景「比較草根」。
他出生於馬林百列的普通家庭,幼兒園到高中都在家附近的學校上學,他的成長親身體驗包容跟平等機會帶來的好處。
他是這麼說的:
「我希望看到一個更公平、更綠色、更包容的新加坡,能讓我們永遠自豪地稱為家的新加坡。
在這個家,不論是怎樣的背景和地位,每個人都被接受和重視,受到平等對待和尊重。
在這個家,每個人都可以有尊嚴地生活,以自己的方式和步子發光發熱,無論他們有怎樣的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