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陽發
新加坡市場近一年難得迎來一隻科技「獨角獸」。創立於1999年的納峰科技,是當地一所大學的衍生公司。從實驗室到商業化,再壯大成科技獨角獸,納峰走了逾20年。
新加坡是否還有更多具備前瞻技術的衍生公司,值得留意?「創新研發·商業革新」系列邀請三家正在起步階段的衍生公司,分享他們如何從大學課堂或研究機構的實驗室走入商業市場,以及其中的挑戰和機遇。
新加坡人工智慧科技起步公司Sentien.io自2017年成立以來,已經向10多個投資者籌得超過700萬元的資金,目前已有上萬個用戶在使用它的人工智慧(AI)系統,他們主要都是電腦編程人員,來自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以及越南等地。
從創辦時獨自一人,Sentien.io的隊伍不斷擴展,如今已是個超過30人的團隊。團隊開發和推廣的AI系統,在人們的生活中可以有許多派上用場的好地方,在企業內部、企業對企業,以及企業對消費者,都可以有許多用途,比如讓用於與客戶溝通的chatbot聊天機器人的發音更接近人聲、自動化時刻計算店內人數、語音識別、人臉識別等。
Sentient.io創辦人兼總裁楊乃發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時透露,希望公司有一天能夠到日本上市,因為那裡市場活躍而且已經有AI公司掛牌上市,新加坡還沒有。

Sentient.io創辦人兼總裁楊乃發說,希望公司有一天能夠到日本上市。(唐家鴻攝)
Sentient.io算是一家從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發展出來的公司。談起公司淵源,可從楊乃發說起。
正如大多數新科研的衍生公司(spin-off),楊乃發也是該局的「校友」,曾經在該局旗下負責進行商業技術轉讓的科技拓展私人有限公司(Exploit Technologies Pte Ltd,簡稱ETPL)任職。他離職後仍與前同事有聯繫。
10年前的某日,他前往開會之前遇到以前在科技拓展公司的同事唐大豪,兩人正好都在思考著AI科技的應用。楊乃發想要用AI使大家受益,唐大豪則思考AI如何能幫助企業。
楊乃發說:「商家對於如何使用AI覺得難以掌握。我則是希望通過API,讓編程人員輕易使用AI,從而讓它普及,使大眾受惠。要幫助數以億計的人,我們就應該為編程人員提供一個平台,對此我們兩人有了共識。

楊乃發說:希望通過API,讓編程人員輕易使用AI,從而讓它普及,使大眾受惠。
「因此,我們認為這是設立一家公司的大好機會,之後我便開始與他們正式會談。最後決定是向新科研取得執照使用有關科技,主要是語音科技,從語音轉成文字,以及從文字轉成語音的科技。」
語音技術能了解「新語」
新科研的這個科技,就是一個AI的模式,而它以授權使用科技,換取Sentient.io的股權。這個AI模式的語音科技,幫助楊乃發啟動Sentient.io公司。從當初巧遇時的一席談,到公司在2017年5月成立,這六七年的過程說來話長,但楊乃發已透露概要。
公司創辦之初,楊乃發都是「一腳踢」,後來便有幾個人加入。2017年11月,公司便有了一些可展示的科技,因此爭取到Origgin的「種子」投資,投入30萬元。Sentient.io的團隊也包括新科研的前同事。
楊乃發表示:「之後,我們把這個語音技術改良許多,它如今能了解新加坡式語言,例如Tampines(淡濱尼)和Hougang(後港)。如果你用Google,它並不知道如何讀Hougang。Hokkien Mee(福建炒麵)也是新加坡式語言。」
他也說:「如果我能錄下你的聲音長達60小時,我的系統就可以使到聊天機器人講得像是你在講話。我們幾個月後將在語音模式方面取得突破,到時只須錄下60秒的講話,不是60小時。」
這個AI科技能調整機器人的聲音,可以應用於廣告宣傳。例如使聲音具有個性,如果把音調調高些,就能使語音如同是出自年輕人,以配合年輕的品牌形象。音調降低一些,就顯得是來自成熟年長者。
語音模式或波形(waveform)就如同指紋,大家的語音都不同。Sentient.io的目標是要使AI系統能夠更好地學習某人的波形。
這個語音AI科技也可用於語音識別。楊乃發透露,當系統還須100小時錄音來學習某人的聲音時,公司便在與本區域一家銀行討論如何使用語音識別幫助提供銀行服務,但冠病疫情干擾了這方面的進展。這其實很有用途,一些國家有很多人使用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有了語音識別就有更多可能,包括電話銀行、網上購物等,讓人只用語音便能得到服務。
Sentient.io也在致力於把AI用於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科技。很多小零售店裡都有攝像機,Sentient.io的平台能夠幫助這些店時刻知道店內人數,以免店內過於擁擠。
這個AI平台也能幫助確認「不明物體」,例如遺留在大廈電梯大堂的行囊,幫助保安工作。
除了楊乃發,Sentient.io目前另一大股東是設於新加坡的日本投資者Veenex,新科研仍持介於5%至10%的股權。
楊乃發透露,處理東南亞市場,公司今年計劃在日本開拓業務,因為那裡有許多廠商。目前名古屋有一個客戶採用Sentient.io的AI平台檢查產品是否有缺陷,這個應用取得良好效果。所以公司獲得機會要把這個方案賣給該區更多廠商。公司明年可能進軍澳大利亞,甚至去到印度。
公司有意朝翻譯發展
楊乃發表示,公司的平台是雲技術,上網向編程人員行銷不受疫情影響。

楊乃發表示,公司的平台是雲技術,上網向編程人員行銷不受疫情影響。(唐家鴻攝)
至於業務模式,目前是用多少付多少,以多少通電話計算。不過,Sentient.io在今年第三季將推出訂用模式,讓用戶能支付月費,「免費」使用一定的電話通數,類似流動電信服務。它預期一些客戶會更喜歡這個模式。
公司今年的目標是要達到200萬元營業額,並預期用戶增加40%至1萬4000個,但它預期明年才能取得盈利。
楊乃髮指出,這是因為AI投資相當重本,大學需要15年造就一個AI科學家,他們的薪酬當然不便宜。
然而,他依然決定投身AI事業。「因為我相信AI將變得很強大,但為什麼只有富人能夠從AI受惠?我相信咖啡店的阿叔阿嫂也應該可以獲益。」所以,他要讓公司的AI系統能更好地與一般公眾溝通。
公司接下來也將朝翻譯方面發展。今年第三季,它將推出能夠聽英語、然後用印尼語講出來的平台。不過,客戶的第一個要求,其實是把英語翻譯成日語。楊乃發說,那是來自一家日本公司的要求。日本公司目前已到世界各地做生意,但當他們開會的時候,在日本的同事無法充分理解對方講的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