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兒子摔骨折到終於看上醫生,我們度過了漫長的5個小時。中間有無奈的等待,也有去錯醫院的尷尬。
恢復期因為石膏過緊導致腫脹、疼痛,在馬來西亞旅行途中又拆了石膏重新打了一次。可謂一波三折。 還好由於我們情緒安撫比較到位,孩子一直配合治療,心態還不錯。

以下文章把我們在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旅遊時給孩子看病的經驗教訓分享給姐妹們,如果遇到了類似事件,可以少走彎路。
分享 | 新加坡可樂米霞@小紅書
我們家可樂是個身體棒棒的孩子,來新加坡一個多月,還沒有生過病。沒想到前幾天晚上在公寓小區的遊樂場盪鞦韆的時候,意外摔下來骨折了。
1. 老公給我打電話的時候也說不清怎麼回事,只聽到可樂撕心裂肺的哭聲,我就知道事情肯定很嚴重。掛掉電話,我狂奔到他倆身邊,看到可樂左手臂明顯反向彎曲30度以上,動不了,情緒也非常差。
老公抱著可樂飛奔回家,豆大的汗珠從他的額頭和鏡框上落下。當時我的腦子也是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去哪個醫院,怎麼查就近的醫院,甚至連新加坡的急救電話也不知道。
冷靜幾秒之後,我迅速打電話聯繫了幫我們配置新加坡保險的朋友和住在附近的一個本地媽媽,她倆迅速幫我查到了附近的醫院,還協助我們打車前去。
很快,我們就到了當晚去的第一間醫院——諾維娜急救中心。前台全部都是全英文交流,還好連比帶劃聽懂了他們的意思:這是成人醫院,給孩子看骨折,要去KK婦幼兒童醫院。

我們趕緊在護士的協助下打車,大約15分鐘之後,我們到了KK醫院。門口負責登記的小哥哥是可以講中文的,預檢和付費都是全英文。
雖然是看急診,但依舊是要排隊的。 從拍片到正式見醫生看片診斷,已經是深夜11點了。骨科醫生耐心地用英文解釋嚴重性,告訴我們如果直接正骨可樂肯定受不了,需要等到12點給他打麻藥再正骨。
醫生很周全,還主動幫我們寫情況說明給學校,還問我們最近是否出國,好幫我們提前弄好相關資料和複診的計劃。

凌晨12:14分,終於等到正式治療開始了。先是打麻藥,在這前後的10分鐘時間段里,醫生都讓我和老公陪著可樂。
麻藥起效之後,要開始正骨了,醫生讓我們到外面等著。那段時間,我們覺得時鐘每一分每一秒都走得好慢,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度日如年。
1點多,醫生開門推出了可樂,他眼睛睜著,意識卻還沒有清醒,手腳冰涼。我趕緊上前,和護士一起把可樂推到了觀察室。
觀察、結帳後,離開KK醫院回到家,已經凌晨3點了。
這5個小時,對於初到異國他鄉的我來說,真是太感慨萬千了。像打了一場完全沒有準備的仗一樣,身心都十分緊張。
2. 本來以為,打上石膏,剩下的事情就是吃藥,安撫孩子。
然而,變故還是接踵而來了。
在新加坡複查了一次,醫生說,除了石膏有點緊,其他沒有問題,繼續觀察就行。我們就在複查後的第三天,放心地去馬來西亞旅行了。
我們坐車到新山的當天傍晚,可樂的手臂就有一點腫了,我們開始重點關注。抵達新山的第二天,我們坐大巴去了馬六甲,傍晚開始可樂感到手臂一陣一陣的疼,飯也沒胃口吃。我們去藥店買了止癢止疼的藥,但整個晚上可樂仍舊疼的睡不著,我和老公也一晚沒睡。

第二天早上,可樂的精神狀態非常差,晚上的時候我們帶他去了馬六甲的醫院。由於語言不通,那裡的醫生也不敢調整石膏。連比帶劃,我們大概知道很大原因是因為我們把繃帶拿下來過。因為可樂手臂是錯位修復的,拿下繃帶就會導致他疼得厲害。於是我們把繃帶調整了一下,可樂感覺好了一些。但石膏打得實在是太緊了,可樂的手已經腫得不像樣子,必須得重新打繃帶。
本來我們在馬六甲定了兩晚酒店,也不能退,但看到可樂這個情況,我們還是放棄了原來的旅行計劃,提前去了吉隆坡。那邊有華人朋友在,就醫要方便一些。
到了吉隆坡,我們預約了下午2點去看醫生。拍片後醫生告訴我們,雖然疼,但實際上恢復得還不錯,原來兩根骨頭是裂開的,但是現在已經是拉直了。這次重新打石膏,主要解決太緊導致疼痛的問題就行了,預計一個月後就可以恢復。



這次在吉隆坡看醫生,也花了4個多小時,打石膏用了1個小時左右,整體用的時間和花的費用跟新加坡的公立醫院差不多。
經驗教訓分享
我也總結了一些經驗和教訓,分享給想要帶娃來新加坡留學的家長們。
第一,本地保險要買足。
大家都知道,在全球最貴的新加坡,沒買保險等於在裸奔。然而了解歸了解,具體操作起來還是會有一些問題。
我們因為在國內配置的保險很充足,所以來新加坡之後,只是第一時間新增了本地的住院險。誰想到意外險中國國內和國外保障不同,可樂的骨折費用國內保險根本沒辦法報銷。
於是,我們立刻聯繫新加坡本地保險經紀,配齊了其他本地基本保險險種。
第二,穩定好孩子的心態。
從可樂摔下來到打車去醫院,雖然我和老公內心焦急慌亂,但從來沒有忘記過安撫可樂這個第一當事人。
我們不斷親吻他的額頭,牽著他的手安撫,給足了他安全感,所以他除了最初的崩潰,後面一直都非常配合醫生的治療,醫生也說他很快就可以恢復。
我們沒有把可樂當成一個啥也不能幹的虛弱病人,他還是該吃吃、該玩玩,正常上學。我們還帶他去了動物園和科技館,也沒有因為這次骨折取消孩子盼望了許久的馬來西亞旅行。
可樂過著正常秩序的生活,心情一直很好。



第三,迅速建立起本地朋友圈。
在異國他鄉出意外時,無論多厲害的人都會六神無主。如果認識幾位在新加坡生活很久的新移民或者本地朋友,會第一時間得到準確的幫助。
第四,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到底怎麼選?
有關孩子的病,如果半夜看診,選公立醫院就是KK和NUH。緊急病症可以打995急救電話,救護車很快會到,救護車上就有急救措施,也會直接帶你到對口的醫院,會節約很多時間。
公立醫院可能會排隊,想要第一時間看醫生,選私立醫院會好些,住院險也可以對應地購買可報銷私立醫院的。
第五,骨折快速恢復的心得
小孩子總是安靜不下來,我們大人就要盯緊孩子繃帶,多多囑咐他手不能時不時搖晃。買繃帶的話,還是新加坡的白布繃帶最合適。

另外就是,保證孩子,吃好睡好。我找國內醫生配了湯補方子,請朋友幫我從國內帶過來,給孩子做營養餐。這讓我也克服了以前對孩子飲食粗糙的毛病,這些天兒子臉蛋還長了點肉肉。
共同經歷,共同成長,才是我們陪著孩子一起行萬里路的意義。一家人一起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重新開始,真的需要一顆強大的心臟。
也感謝我們這段時間得到的來自朋友,甚至陌生人的關心,讓我感到在異國他鄉被善待的溫暖。
願我們這些生活在異鄉的家庭,都能順利、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