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對新加坡的執政黨人民行動黨來說,可謂是負面新聞不斷,先是兩部長因黑白屋出租的問題引發爭議,後有交通部長易華仁涉嫌貪腐被反貪局發逮捕通知,再到後來的兩國會議員涉婚外情而雙雙辭職。
你要知道,眼下這個時間點相當敏感,因為接下來的2025年,就要迎來新一屆的大選,行動黨能否妥善處理好這些事情,能否還新加坡人民一個滿意的交代,這將直接影響一年後的選票。上面這些事件,黑白屋出租爭議,最後證明兩部長並未徇私,涉婚外情的兩議員也已雙雙辭職,算是有個了結。

但交通部長涉貪腐這件事,想必沒有那麼簡單,要不然李顯龍總理也不會第一時間做出回應和處理,目前仍在調查中,對貪污零容忍的新加坡來說,帶來的轟動效應相當之大,從開國總理李光耀,再到現任總理李顯龍,貪污都是不可逾越的紅線,畢竟距離新加坡上一次高級部長貪污,已經是37年前的事了。
那麼今天,藉此機會,聊聊新加坡對貪污的零容忍,是如何做到的,以及在零容忍背後的制度邏輯。
提到新加坡的貪污反腐,不得不提一個機構,那就是貪污調查局,單就名字來說,類似香港的廉政總署。它既是行政機構,又是執法部門,雖說主要職能是調查貪污,但它有權調查其它可能涉及貪污的刑事案件,直接隸屬於總理公署,局長直接向總理負責。可以說,新加坡貪污調查局獨立於新加坡警察部隊和其它政府機構,以防止任何不當的干涉。當然,若總理干涉調查工作,局長可直接向總統彙報。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獨立的調查機構,權力很大,相信不少政府官員都對這個機構有所忌憚,就像上段時間,因黑白屋出租事件接受過反貪污調查局「喝咖啡」的外交部長維文醫院所言,接受貪污調查局的盤問,是一個最不舒服、最沒隱私、最事無巨細的過程,他不希望在座各位有相同的經歷。
至於新加坡為何設置這樣一個機構?與高薪養廉的制度設定,又有什麼關聯?在這背後,這就有一段故事了。
其實貪污調查局早在1952年就已成立,但這個機構幾乎無所作為,當時的新加坡,就如同不少的東南亞國家一樣,貪污成風,屢禁不止。這讓李光耀非常困擾,在他分析後,原因有兩個,一是貪污調查局沒有必要的資源,二是缺乏法律授予的權力。於是,在他出任新加坡首任總理後,一方面完善和強化法律,二是調整貪污調查局的定位,賦予了貪污調查局一種可以調查任何人的極大權力。
一方面,李光耀提高公務員的收入,像內閣部長的年薪更是超過100萬新幣,以進一步減少貪腐的空間。高薪伴隨著嚴管,新加坡政府制定的《公務員指導手冊》規定,政府官員借給別人錢時,不能收取利息,向別人借錢時,不得以自己職務為名,做各種交易;官員收受的禮品也要一律上交,若要留作紀念,可由專人估價後自己出錢買下;收受紅包或禮品超過80新幣就屬違法……
針對貪污的處罰也相對嚴格。一旦確認貪污,可被判罰款最高10萬新幣,或最長五年監牢,或兩者兼施。按李光耀先生自己的話講,對於貪污的政府官員,可能不只讓他們傾家蕩產,還可能會身敗名裂。

這就要說起37年前轟動新加坡的高級部長貪污案,案件的主人公是鄭章遠。他是李光耀年輕時一起與他打天下的好哥們,後提拔他擔任國家發展部部長,也是內閣成員,1986年貪污調查局懷疑鄭章遠在1981年和1982年分別用批地權從房地產開發商處撈取好處,總計達100萬新幣。
鄭章遠在接受調查時,先是全盤否認,隨後稱願上交80萬新元以求免於起訴,但遭到貪污調查局的拒絕。就在案件調查僵持時,鄭章遠託人給李光耀先生帶話,要求見李光耀一面,李光耀先生回復他說:「在調查結束前我不能見你,否則我將變成證人之一。」
一周後,也就是同年12月15日,鄭章遠在正式上庭前自殺身亡。鄭章遠死後,並留下一封信給李光耀,說他「過去兩周深感沮喪,對於發生這樣的事情,他應該承擔全部責任,作為一個有尊嚴的東方紳士,覺得自己只有用高的懲罰來贖罪,才是正確的舉動」。今天在貪污調查局的展覽室里,仍能看到鄭章遠生前寫下的這封懺悔信。

法醫後來確認,鄭章遠服用過量安眠藥自殺。李光耀後來在一次群眾講話中提及,並非自己逼死了鄭章遠,而是嚴厲的反腐手段讓他臉面盡失,他寧可結束生命,不願面對恥辱。
所以,你就能理解最近的交通部長被貪污調查局調查的事情,為何引發轟動了吧?現年61歲的易華仁,1997年當選為國會議員,2006年被任命為副部長,在2021年5月成為交通部長,之前也曾擔任過貿易和通訊部長。
此消息一出,輿論一片譁然,不難理解,畢竟新加坡從建國至今就以廉政聞名世界,端正廉潔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針對此事,副總理黃循財表示,他和李總理會全力保持和維護新加坡人對行動黨政府的信任,不論最終結果如何,都會坦誠透明,不會把任何事「掃到地毯之下「,即使有損行動黨和政府,哪怕讓他們難堪,他們也不會做任何掩蓋和隱瞞。
新加坡在治理貪污方面,可謂是鐵拳,完全零容忍,新加坡因此在2022年的全球年度廉潔排行榜上,與瑞典並列全球第五名,是唯一連續十年躋身排行榜前十的亞洲經濟體。

不過在一些西方學者看來,如果沒有兩黨或多黨輪流執政,沒有完全開放的新聞自由,根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廉潔。就此,李光耀先生的回答是,看看新加坡周圍的那些國家吧,印度、菲律賓、泰國、韓國都是按照「西方標準」建立的體制,但這些國家的政府廉潔程度,有哪個比新加坡高呢?
我覺得李光耀的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關於交通部長涉嫌的貪污案件,對執行黨來說,是一次考驗,對新加坡的人民來說,等待是一個交代。我也期待這次這次事件,有個公正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