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牛車水中秋集市因疫情取消,牛車水中秋燈飾活動作為主辦方僅剩的唯一一個實體中秋活動引人關注,卻也惹出爭議。
由接近700個燈籠打造而成的中秋燈飾點綴著牛車水,包括一座10米高的三代同堂燈飾。然而,今年的牛車水中秋節燈飾初次亮相街頭,卻又因某些不恰當的祝福話語和燈飾而遭到吐槽。情報君來帶你來看看充滿槽點的中秋燈會吧~
「不倫不類」的祝語
橋前路率先掛上了中秋節燈飾,為17日舉行的中秋節線上亮燈儀式做準備。不過,夾雜著中英文祝語的燈飾隨即引發熱議,一些祝語如「亮亮堂堂」「國家歡樂」「皓月閃爍」被批用詞不當,顯得「不倫不類」。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潘豐源攝)
牛車水慶中秋籌委會燈飾組負責人李玉鳳表示,籌委會早在承包商開始製作燈飾前就已要求將這些設計刪除,但承包商未能及時更正,籌委會在測試亮燈時發現這些祝語仍在燈飾上。
據觀察,籌委會於16日更換了部分燈飾,原本寫著「亮亮堂堂」的燈飾被替換成「花好月圓」,而「皓月閃爍」則改為「中秋快樂」。「國家歡樂」燈飾雖已撤下,但並未出現替換的燈飾,不知籌委會是否已決定將此處留白。

圖片來源:8視界新聞(蕭歆怡攝)
同樣被網友批評的「星光閃耀」和「身體安康」等祝語則倖免於被替換之難。
對此,李玉鳳表示:「雖然橋南路的一些祝語可能看起來不合常規,但籌委會保留了這些問候語,以重現著名的復古香港氛圍。」
「月到是秋分外明」?
另外,也有網民批評牛車水燈柱掛著的裝飾寫著的「月到是秋分外明」有誤,認為「月到中秋分外明」才是正確的。但實際上前者在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也都常有人用,只不過在新加坡更常用「月到中秋分外明」,使得不少新加坡人誤以為裝飾有誤。

圖片來源:facebook(翁玉明)
「月到是秋分外明」里的「是」在文言文里有「這個」的意思,因此同樣說得通。
雖然如此,牛車水慶中秋籌委會也已將此裝飾換下,改為常見的「月到中秋分外明」。

圖片來源:8視界新聞(蕭歆怡攝)
嫦娥「懷孕」?
去年,牛車水的中秋節燈飾也鬧了笑話。嫦娥燈飾被批太「陽剛」,與傳說中的花容月貌形象不符,主辦方只好徹夜趕工為嫦娥「整容」。

圖片來源:中國報(檔案照)
今年的主辦方終於長了記性,今年的Q版嫦娥面容可愛,卻有依然嚴格的公眾和網友認為造型看似小腹隆起猶如孕婦。竟然還有人說。難道是疫情隔離期間嫦娥妹妹也發福長肉了?還是有喜懷孕了?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潘豐源攝)
牛車水慶中秋籌委會燈飾組負責人李玉鳳受詢時表示,今年在余東旋街與新橋路上的嫦娥造型實際上呈現的是坐姿,而身體突出的部分則是嫦娥的膝蓋。為了真實呈現,所以雙腳會前傾,但也造成視覺上的錯覺。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潘豐源攝)
不管怎麼樣解釋,一旦接受了嫦娥妹妹懷孕的設定,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非常搞笑了~
「元芳,你怎麼看?」
一些到牛車水拍照的受訪公眾也表示,並不覺得嫦娥「懷孕」了。
Annie說:「我覺得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她的設計我覺得也蠻好看的。要看她比較漂亮的一面,不會去看她的膝蓋那些不重要的,最重要是她的臉會笑,看了就高興了。」
菲律賓籍的Rosa和Jane特地帶了相機和腳架到牛車水拍照,打算分享在Instagram上。Rosa說:「我們不在乎她長得怎樣,最重要是整體帶來的中秋節感覺和氣氛,尤其是在當前疫情下。」
Jane則認為,燈飾的顏色很賞心悅目,設計也相當鼓舞人心,給人帶來希望。

圖片來源:8視界新聞(陳明耀攝)
在橋南路,原本被批祝語使用不當的燈飾也已撤下,並以其他燈飾替換。「常客」劉太太今晚身穿旗袍,在丈夫的陪同下,以寫上各種祝語的燈飾為背景拍照留影。
劉太太說:「我是每年都來的,因為我喜歡拍照,拍了感覺很不錯。」劉先生則認為,這些燈飾營造出類似一種香港街道的氣氛。

圖片來源:8視界新聞(陳明耀攝)
「溫馨慶中秋,月圓人團圓」是今年牛車水中秋活動的主題,旨在希望大家在疫情下更加珍惜一家人難得的團圓時光。牛車水燈飾將一直展示到10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