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海南都是島嶼,所有島嶼經濟體受到的局限,二者幾乎同樣碰到。可是,新加坡早已成長為公認的發達經濟體,海南在全力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建設中,可以學習新加坡哪些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
海南要會講故事 懂得「炒熱」自己
大約六七年前,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曾到訪海南,專程去看了海口的歷史文化古蹟,對海口騎樓、大亞酒店、瓊台書院等古蹟留下深刻印象。
「獨特的東西最有魅力。我們不要守著金飯碗去找泥飯碗。」顧清揚形象地說,要深刻理解海南歷史文化,必須和海南的土地談戀愛,廝守一生,了解她的喜好、本質,了解五指山、萬泉河的文化意蘊,梳理出她的與眾不同,規劃海南的建設發展。
顧清揚說,不可重複的才是高價值的。海南旅遊怎麼創新?要學習一切先進經驗,學習新加坡、日本等旅遊業的創舉、創意。

2019年9月9日,新加坡濱海灣的繁榮景象。來源海南日報
新加坡建國之初,總理提出發展旅遊業,但旅遊局局長認為新加坡沒有發展旅遊業的可能,埃及有金字塔,中國有長城,美國有夏威夷等,而新加坡一年四季除了一個直射的陽光之外什麼名勝古蹟都沒有,發展旅遊業可能行不通。
這就是新加坡的實情。人少、國小、自然資源匱乏,然而,現在再看新加坡的旅遊業,去年新加坡國際遊客達到1850萬人次,創下新的歷史紀錄,世界著名的花園城市美譽並非浪得虛名。
「現代旅遊不是看名山大川,而是人身的感悟、體驗,海南應重在培育旅遊的綜合魅力。」顧清揚認為。
新加坡會造節,會「玩噱頭」。新加坡過年很有味道,以前只是華人過春節,現在舉辦了各國綜藝大遊行,吸引周邊國家遊客過來欣賞消費;新加坡地方小,本沒有條件辦馬拉松,但是新加坡設計成來回跑;辦一級方程式世界錦標賽沒有富餘的地方,那就首創夜間比賽,不影響白天市民照常上班……
「酒香也怕巷子深,海南要會講故事,要懂得『炒熱』自己!」顧清揚指出,旅遊不是單項,不是狹義的,要把教育、醫療、會展、休閒娛樂、文化藝術等充實進去,才會綻放獨特魅力。
從投資者角度 看營商環境好壞
憑什麼留住遊客?拿什麼把投資留下?
世界銀行每年發布《全球營商環境報告》,至今已發布16次,新加坡始終位列前三甲,足見其營商環境的優越。
「所謂的營商環境,其實是綜合競爭。廣義的營商環境除了硬體和軟體外,還要有心件。」顧清揚說,新加坡的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都相當昂貴,為什麼還有1.4萬家跨國企業在新加坡投資?這跟新加坡宏觀經濟的穩定性、金融體系的服務、人員的高素質、政府的高效透明,甚至交通的便捷等密切相關。

2019年9月10日,新加坡港口的通關卡。 來源海南日報
「要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營商環境。」這個地方不僅要適合投資,還要考慮購物要有好的商業中心,孩子上學要有國際教育體系,出去娛樂要有安全的治安環境。
新加坡獨立學者劉叔銘說,「對於企業而言,能用最少的成本賺更多的錢,當然就願意來投資。」
新加坡重商親商,注重服務高效便捷。政府多年前就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如今,在新加坡註冊一家公司,最快僅需10分鐘。企業、人員信息只需網上登記一次,新加坡所有公共部門甚至有些私人領域,再也不用重複填寫登記,極大簡化了申報程序,為企業節省了大量時間成本和精力。
海南服務業要做 高端生產性服務業
海南自貿區是國內11個自貿區面積總和的27倍,是香港的32倍、新加坡的49倍、杜拜的9倍。顧清揚認為,海南自貿區更有優勢,在制度創新方面應該釋放更大的紅利,開掘出新的道路。最為關鍵的是,如何定好戰略和發展思路。
顧清揚建議,海南可以發展旅遊業,但是要創新的旅遊業,可以發展服務業,但是要做生產性服務業,要做高端服務業,而不能只做消費性服務業,比如可以利用優越區域位置發展海事仲裁、智慧財產權交易等,新加坡一直在努力發展面向整個東協的服務業,如培訓、仲裁,他以新加坡樟宜機場為例,某國機場連年虧損,樟宜機場派了4名骨幹去重建該國機場運營管理,很快實現止損盈利。

2019年9月11日,新加坡濱海灣燈火輝煌的夜景。來源海南日報
劉叔銘認為,海南有自己的特色,有較豐富的資源,如果能抓住自己的特色,因地制宜,發揮優勢,整體規劃,硬體如高速網絡的鋪設,軟體如法規制定的完善,心件如高端教育的配套,發揮效益提高辦事效率,在中國國家大戰略推動下,海南還是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對標新加坡,海南需要信心和理念。新加坡沒有資源,人少地少,它都能做到這麼好,海南一定也能做好。」劉叔銘說,海南要發展,信息一定要自由,資金一定要流通,人才一定要集聚。在「一帶一路」大戰略下,海南可藉助地理及氣候優勢,用高遠的事業、國際化的規範、創新的能力及實幹,去實現海南自貿區、中國特色自貿港的建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