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投資上萬元給「販賣機項目」,這些販賣機被指能租給香港大公司使用,還可用於申請香港科技券補貼,3年後穩賺約1萬6000元,結果日前發現公司店面被收回,職員也聯繫不上,數十人投資夢碎!
據悉,當中還有數名大馬苦主,保守估計至少有22人上當,損失超過20萬元。
這個打著「如何在保有全職工作的同時打造被動收入」的「販賣機項目」,聲稱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香港都有辦公室,還稱跟一些大品牌的商家合作。
苦主王美鈴(52歲,自僱人士)向《新明日報》申訴,去年11月通過廣告認識「CloudRetail」,這家公司主推「販賣機項目」,聲稱能幫投資者在香港開公司,並且申請政府的科技券補貼,購買三台智能販賣機,隨後把這些販賣機租給大公司使用,就可定期跟大公司收販賣機的「租金」。
她在去年12月4日簽下合同,需要付1萬1000元投資金,但可分期。而販賣機的租約則是3年,可穩賺1萬6000元左右。
「我頭期還了3110元,剩餘的分期6次攤還,每期1315元,目前共還了4期。我等了一個月後詢問申請科技券的進展,他們說需要再等。」
過去幾個月她一直追問,直到今年4月她突然發現已聯繫不上公司職員,因此決定先不還最後兩期的付款,不料公司在上周六(15日)早上又發電郵催她還錢。
「其實我在5月28日有上去公司,發現公司停運。我通過社交媒體發現其他苦主,與他們聯繫上,加入一個WhatsApp群組,裡面已有超過22人,估計損失總額超過20萬元。」

至今,有至少22名苦主受影響,損失超過69萬令吉。
另一苦主吳女士(37歲)受訪說,她在2022年12月簽了合約,通過6次分期付完9830元,當時越早投資越划算。
她說,後來一拖再拖,2023年12月她們找上公司,員工說是香港那裡出問題,說已經正在解決。
今年2月,她決定取消合約,原本說能拿回至少7000元,但職員通知她不能取消,直到她要去小額索償庭,公司才提出另一建議,要她轉讓公司所有權,但卻沒說明轉讓給誰,或賠償多少錢,之後就不了了之。
另一苦主譚先生(34歲)指說,他在今年有聯繫上申請香港科技券的機構, 他們告知他的申請因沒收到相關文件,而在去年10月就被取消。
「CloudRetail」公司卻在今年二三月時還告知他申請仍在審理中。
「他們也要我簽文件轉讓公司,但我都不懂轉讓給誰,所以也沒有簽名。」
加上另一名跟申訴的大馬苦主,目前4名苦主損失至少3萬2000元,其中3人已經報警,警方受詢時證實已接獲通報,案件還在調查中。
記者查看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發現這家公司還在運作。據悉,公司6月將在馬來西亞舉辦活動尋找投資者。

「CloudRetail」也在Carousell應用程式有帳號,主要售賣智能販賣機。
有公司職員跟投資者透露,所有新加坡職員已被解僱,公司也沒有替他們繳交公積金。
根據苦主在WhatsApp群組發訊息,稱一名銷售員斯坦利承認自己辭職後才發覺不妥,並指公司自今年1月便拖欠他的公積金,他也會報警。
另一名職員也跟投資者說,公司已解僱新加坡銷售團隊。
大馬苦主受訪指,9000新元泡湯。這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馬國女苦主透露,她通過朋友介紹才認識這家公司。
她在2022年2月與另一朋友合共投資9000新元,公司會幫忙她們申請科技券,這個申請一般會在六個月內被批准,隨後公司會得到20萬港元作為補貼購買販賣機,而公司也保證肯定能拿回利潤。
「我們等超過兩年了,一追再追仍沒有答案。我上網詢問過科技券的機構,他們回復我說,是公司沒把相關文件呈上, 導致我的申請才無法批准。」

有投資者曾在門上塗鴉「騙子」等字。(受訪者提供)
投資者到公司門外塗鴉,希望能逼負責人出來談話,對方報警。
苦主王美鈴受訪承認,她在5月28日當天下去公司地址發現沒人在,店面是緊閉的。
為了要逼負責人出面談話,她決定塗鴉店面的玻璃大門。
「我有通知他們若不還錢,我會採取行動。我已經無路可走,因此在大門塗鴉」騙子「過後,把照片發給他們。」
她受訪時解釋,她當時也沒逃走,還要求對方過來和報警,但對方不予理會。
王美玲說,隨後她得知公司有報警,調查官也聯繫她,她已到警局解釋此事。
記者走訪位於111索美塞的15樓單位的公司辦公室,發現公司大門被鎖上,門上也貼著告示,指在5月29日這家店面已被收回。若要拿回店內的私人物品,可與管理層聯繫。
據觀察,地上則有一封律師信,相信是代表投資者發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