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的新手父親將享有更多產假及福利了!
「 國會最近通過《兒童培育共同儲蓄修正法案》,為育有子女的父親,以及領養孩童的養母,提供更多福利。」
孩子在2021年1月1日或之後出生的父親,將可享有政府承擔薪資的陪產福利。在2021年1月1日或之後提交孩童領養申請的夫婦,也可享有政府承擔薪資的領養福利。

至於那些無法在工作合約期滿之前休完陪產假的父親和養母,也可獲得現金補貼。
在這同時,政府將為自願給予雇員產假、陪產假和領養假期的僱主,提供補貼,也就是說幫助公司承當一定的費用,減少企業的用人負擔。

另一方面,修正法案也取消已婚或未婚父親在婚外情所生的孩子,享有的帶薪和無薪育兒假。對於這一方面,相信很多人是支持的。
提出修正法案的目的,是要為本地夫婦在成家、撫養孩子方面提供更多支持,當局也致力達成這個目標,確保政策符合事宜和反映大家想要的價值觀。
而在本地,新生兒父親休產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數據顯示,本地為人父者有大約53%動用陪產假,而這個比率在公共部門中高達84%。我國公共部門動用陪產假的比率也比丹麥等以親家庭政策著稱的國家來得高。
儘管如此,很多專家認為政府可以在鼓勵僱主推動陪產假方面做得更多,旨在減輕家庭育兒負擔,促進本地出生率的提高。

現今的社會規範已經有很大改變,越來越多父親更願意參與養育孩子的過程,很多人也認為可以鼓勵僱主在這方面給予員工更多支持。
當然,也有一部分的企業這方面做得很好。
有跨國企業在本地將推出26周育嬰假,打造更佳企業氛圍。

英國酒業公司帝亞吉歐(Diageo)在新加坡的員工,從7月1日起,無論男女都可在成為新父母時,享有26個星期的育嬰假,比本地規定的女性產假還要多10個星期!
目前,該公司在本地的 150名員工,可享有人力部所規定的16周產假和兩周陪產假。
帝亞吉歐大中華區和亞太地區總裁表示,這些變化是公司為了打造「全面包容和多樣化員工隊伍」所做出的努力。

除了新加坡及英國,帝亞吉歐公司的新育嬰假政策也會在北美、西班牙、泰國和澳大利亞等地實行。
近期,彭博(Bloomberg)也更新福利政策,推出26周育嬰假。
照顧小孩的員工將享有24周有薪假期和10天「過渡期」假期。10天的過渡期指的是,允許員工在返回工作崗位後,每周休息一天,連續10周。
此前,不論性別,照顧小孩的員工享有18周的育嬰假。

人力資源公司萬寶盛華集團(ManpowerGroup)表示,帝亞吉歐和彭博提供的育嬰假政策,可能是新加坡最慷慨的產假政策之一,遠遠超出了政府規定的要求。
『那其他公司有什麼不同的陪產假政策嗎?』
保險公司英傑華(Aviva)為新加坡所有全職員工提供16周有薪產假,保誠(Prudential)提供女性員工6個月產假和男性員工3周陪產假。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給新媽媽提供20周有薪產假,新爸爸陪產假也延長至三周。

Netflix則沒有固定的產假期限,這是為了符合該公司獨特的「無限休假」制度,前提是需要「員工和經理緊密合作,了解什麼對員工的家庭和企業是可行的」。
這些公司一致表示,推出產假計劃的目的是提供靈活的休假時間,讓新父母有機會照顧剛出生的孩子及培養感情,而不用擔心重返工作崗位的事情。
儘管如此,新加坡擁有此類政策的公司仍是少數。

因為很多公司要考慮到成本的問題,除了每月的薪水、僱傭臨時員工的額外成本,僱主還必須確保員工休假時,公司效率不受影響。因此提供這種產假福利的往往是大型跨國公司和科技公司。
這類公司由於人才短缺的嚴重程度,導致行業內企業之間對人才的競爭十分激烈,在提供有吸引力的薪酬之外,還提供此類福利,是會影響員工決定去留的一個重要因素。他們認識到,這些福利的好處超過了提供這些福利的成本,節省了尋找新員工的時間和成本。
(文章來源:網絡)

